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本溪县 1958~200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归纳出近 20a本溪县气候变化特点是 :温度呈上升 ,降水呈减少趋势 ;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0~2000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溪地区小于1km低能见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出现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归纳出本溪地区低能见度的季、日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3.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3-2005年本溪地区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本溪地区的年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8℃/10 a,冬季最大为0.54℃/10 a;年降水量和各季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1.67 mm/10 a,春季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他各季倾向率均为负值;水热匹配条件趋于恶化,干旱发生频率增大。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3—2005年本溪地区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本溪地区的年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8℃/10 a,冬季最大为0.54℃/10 a;年降水量和各季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1.67 mm/10 a,春季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他各季倾向率均为负值;水热匹配条件趋于恶化,干旱发生频率增大。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植物物候资料诊断预测温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伯钧 《气象》2000,26(3):56-57
通过对辽东山区本溪县1979~1996年树木、作物物候资料分析,发现利用杏树、加拿大杨等树木开花始期可以准确地诊断、预测出春季气温的高低和生长季≥10℃积温的多少;利用玉米拔节普遍期可以做出作物低温冷害的诊断,这对山区气候变化研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本溪县气象局把气象科技送下了乡。  相似文献   

7.
利用 1990~2000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分析了本溪地区小于 1km低能见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出现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 ,归纳出本溪地区低能见度的季、日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1958—2009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本溪地区4个站点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的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1958—2009年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2 a来,本溪地区年和春、秋季及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是不显著。本溪地区春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弱增加趋势,而年夏季及秋季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近52 a来本溪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本溪地区年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突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溪地区相对进入了明显的暖期。年和各季的降水量均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海东地区的气候及特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代表海东地区东、南、北三个地区的民和、化隆、互助三县近40a气温、降水等资料的统计,分析海东地区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焦作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焦作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焦作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气候变化对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本溪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其气候特点决定了春播期间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的明显差异,因而导致了播种期的差异。若能寻求客观定量的揭示这些差异的方法,将给春播服务带来很大的方便。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揭示了山区春季主要气象要素在年际间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春播期间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2.
1引言本溪是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主要生产钢铁、水泥等工业原材料。本溪市由于城区工业高度集中,企业又多为50年代生产设备,耗能大、污染重。又因受山区地形特点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使得市区大气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气污染是全国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经过几年的治理,本溪的环境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仅从1989、1995两年的本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分析就可看出,反映本溪市区大气污染状况的TSP、SOz、NOx、CO及降尘的浓度,在每个监测点上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本溪市区的环境治理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交通区(永丰)的大气…  相似文献   

13.
太子河作为本溪的主要河流,是本溪工业、农业、生活的主要水源,为了更好的了解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水体情况,以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的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1月)18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结合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太子河本溪城区段进行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通过比较分析,最终以平水期的评价结果为主,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评价结果为辅。结果表明:仅有22%的监测断面处于健康状态、56%的监测断面处于亚健康状态、22%的监测断面处于一般状态,说明太子河本溪城区段大部分流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生态系统退化,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保护。  相似文献   

14.
天气预报在观音阁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由于大的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屡见不鲜,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能减少或减轻洪涝灾害,发挥水库防洪调营作用,就应以天气预报为依据,科学地做好水库防洪调度工作。本文以辽宁省观音阁水库为典型事例,阐述本溪县气象局提供的天气预报在计算入库库容增量及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2观音阁水库概况观音阁水库是国家大一型水库,位于太子河主干流上,距本溪市上游40km,距本溪县城3km,控制流域面积2795km2,总库容21.68亿m3,与相距70km的下游参窝水库形成太子河干流梯级开发。观音阁…  相似文献   

15.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本溪县气象局把气象科技送下了乡。3月16、21和30日,本溪县局先后3次赴草河口镇、偏岭镇和碱厂镇的科普大集,局长丁礼文、副局长刘洋亲自带队,并组织了由预报、测报、农气等有关业务人员参加的服务小分队参加了这次活动,共有18人次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科普大集上,气象科技人员采取了发放科普宣传材料,题板宣传和口头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有关气象方面的科技咨询;对个别用户采用了复信咨询。大集上共发放“1997年年景预报”、“春季农田墒情分析”、“春季天气预报”、“1997年天气趋势预报”、“天气预…  相似文献   

16.
浅析气候资源变化对本溪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平  魏军  吉奇 《辽宁气象》2005,(1):15-17
根据近40a气象资料,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和辽宁农作物气候产量模型,建立了适合本溪地区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模型.计算出各相关参数,得出了近40a本溪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认为:太阳辐射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是本溪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陈建文,李兆元(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5)1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用凤翔、旬邑、兴平、蒲城和渭南1961~1990年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值分析本区气候变化特点。1.1近30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建成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本溪地区气象决策服务工作平台.以便更好地为当地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更多气象决策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55-2000年本溪地区生态与环境监测资料分析、调查,在“3S”技术支持下,探讨了近45a本溪地区生态与环境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建立了辽东山区生态与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及方法,并对2004年本溪地区生态与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平凉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杨小利  尹东 《气象》2001,27(5):16-18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80年代前后平凉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