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前言滦河是北方大河之一,河水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不但在河口形成三角洲,而且也影响周围较大海域的含沙量和海底地貌。因此调查研究滦河的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调查研究滦河口附近海域的输沙状况,对于了解滦河口地貌的形成、演变以及开发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乐清湾的潮位、潮流和余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在乐清湾进行了代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航次调查,设置了Y4、Y14、Y15和A共4个连续观测站位,共得到12组实测的海流流速和10组CTD数据。采用潮汐调和分析法分析了距江厦潮汐能试验电站3 km处的潮汐站位连续19个月的潮位资料,结合调查数据特性和乐清湾潮汐特点,引入M2与S2、O1与K1、M4与MS4、2MS6与M6分潮之间的差比关系,对连续观测站位的潮位和潮流进行准调和分析。潮位的统计和准调和分析结果显示:Y4、Y14、Y15站位和潮汐站位8个分潮振幅和的航次调查平均值为3.75,4.02,3.94和4.03 m,(HO1+HK1)/HM2的航次调查平均值为0.32,0.28,0.32和0.24。Y4、Y14、Y15和潮汐站位的M4、MS4、M6和2MS6浅水分潮振幅的航次调查平均值分别为0.20,0.31,0.35和0.25 m,M6和2MS6浅水分潮振幅的航次调查平均值分别为0.03,0.15,0.17和0.15 m。不同航次调查4个连续观测站位涨潮最大流速的平均值为81.5 cm/s,落潮最大流速的平均值为103.1 cm/s。Y4、Y14和Y15站位潮流的M2和S2分潮振幅百分比分别为86%,65%和68%,浅水分潮振幅百分比分别为11%,29%和25%。M4、MS4分潮振幅之和分别是M6、2MS6分潮振幅之和的2.1,1.2和1.7倍。由潮位和潮流的分析结果可知:从乐清湾湾口至湾顶,潮汐逐渐增强,半日潮比率逐渐增大,半日潮型的特性更为明显;浅水分潮强度逐渐增加,其中M6和2MS6分潮强度增强更为明显。位于湾口的Y4站位在秋季(2008年10月)航次调查时的日平均余流流向为西南偏南方向,冬季(2009年1月)和春季(2009年4月)航次调查时的余流流向为东南偏南方向。Y4站位余流受灵霓大坝影响,大坝建成后湾口余流改变方向,向南流出乐清湾。位于湾顶的Y14站位,余流流速变化不大,但方向变化明显,夏季(2008年7月)为西南方向,秋季为西南偏南方向,冬季为西南偏西方向,春季又为西南偏南方向。Y15站位余流流速较小,但方向变化明显。A站位两个航次调查时的余流流向均为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潮波从大洋传入内海,潮振幅明显增加。这一潮波再进入河口区段,由于河口的地形不同,潮波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如呈喇叭形状的河口段,由于地形效应,潮波能量逐渐集中,所以进入河口的潮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逐渐增大。而非喇叭形状的河口区,湖波进入河口段后,由于波能量耗散,湖波在向上游传播过程中,振幅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部分现场观测及波浪后报估算资料,对河口地区海浪的一般特征、折射规律及波浪向河口的衰减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从时间的演变上来说是有其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对于河流水文预报和沿河水利工程的设计及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滦河汇流于渤海,每年都有大量的河水和泥沙流入海中,因此研究该河口处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周期变化,对于河口区海岸带的开发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在利用滦河滦县水文站多年水文观测资料分析河口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含沙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输沙率和输沙量的大小,了解含沙量时-空变化特点,对于研究悬沙输运、地貌变迁、水质状况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根据1985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在滦河口区调查的12站周日连续资料和2站16周日连续资料(站位图略),分析调查河段及海区内含沙量的分布特点。仔细分析含沙量的垂直变化,大多为上小下大,但也有例外,规律性较差,故全部  相似文献   

7.
杜勇  叶安乐  陈宗镛 《海洋学报》1989,11(2):136-142
根据一维线性潮波方程导出了变截面河口中最大潮流与高潮位之间的相位关系,并对其进行了讨论,其中,河口宽度取为B=B0e-bx深度h=常数.结果表明,在这种变截河口中纯前进潮波的潮流与潮位之间的相位差取决于不同的h、b和频率σ,可以在0-π/2之间变化,而对这种河口中考虑了反射波效应之后的合成潮波,在靠近外海的相当一段距离内也可能出现潮流和潮位之间的相位差小于π/4的情况,这取决于入射波的潮流与潮位之间的相位差以及反射波的衰减情况.因此,在变截面河口中,仅仅根据潮流与潮位之间的相位差接近于零或者接近于π/2来判定潮波是前进波型还是驻波型是值得商榷的.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判定变截面河口中潮波类型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四年底和一九八五年初,海洋局一所受河北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的委托,分别承担了河北省海岸带浅滩水文调查和滦河口调查两项任务。经过四次外业调查,取得了较完整的海洋动力、沉积和地貌等方面的资料,并通过内业工作,较系统地分析了河北省海岸带浅滩水动力特征和滦河口的水动力、沉积及地貌特征,探  相似文献   

9.
现代滦河口沉积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滦河是河北省最大的河流,东流入渤海,滦河口位于渤海西北平直海岸的中部,开口朝东偏北,水浅,海底平坦,潮波传入后,在沙滩地形、河道径流及摩擦等综合影响下发生复杂的变化。深入研究它的潮汐特征,对于沿海居民的生产活动,滦河口的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根据1985年枯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两次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滦河口位于渤海湾北岸的东部。此处海岸平直,底平且为沙质,河道由西向东走向。由于位置、地形、天气和迳流等多因素的作用,致使该处的海况、气象和泥沙运动复杂,因此对该处的水文气象要素和含沙量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1985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我们对滦河口海区的H_(502)站进行了两次各  相似文献   

13.
滦河口北岸海岸沙丘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滦河口北岸,海岸带分布有往北延长约40公里,宽1.5—2公里的大沙丘。走向NE—SW,与沿岸沙坝平行,单个沙丘的迎风缓坡也朝向东北,所以沙丘的形成与东北强风有关。一、沙丘的物源海岸大沙丘,呈棕黄色,一般高程20—30米,中上部沙层,具有高角度的板状斜层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滦河口近岸海域19个站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动物种类25个。其中,桡足类是最丰富的类群(春季和夏季分别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93.6%和74.9%)。春、夏季桡足类的种类组成相同,其中,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为两季优势种,都超过桡足类总丰度的15%。春季浮游动物的总丰度比夏季高,它们的平均值分别11 657 ind/m~3和1 549 ind/m~3。One-Way ANOVA分析表明,春、夏季浮游动物丰度差异显著(p0.001)。冗余分析(RDA)表明,盐度和营养盐分别是影响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内外的涨、落潮三角洲上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潮流沙脊体系,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沙脊特征进行了研究。湾内涨潮三角洲上分别分布有冒岛沙脊、中央沙脊和岛耳河沙脊;湾外落潮三角洲上分别发育了潮流沙脊大竹、南沙、北沙和位于主潮流通道末端的弧状沙脊。潮流沙脊体系的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继承性。沙脊以海侵时期发育的沙体为内核,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砂质沉积物为主,物源基础为低海平面时期胶州湾盆地内堆积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物。据分析,沙脊现代物源较为匮乏,整体目前处于冲刷不淤的状态。在现代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区潮流沙脊处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河口区往往是良好的渔场和养殖基地,表面水温、盐度的高低和季节变化,对鱼、虾的集散、回游、繁殖均有影响。因此,了解其分布、变化特征,对于发展该区的捕捞、养殖业、综合开发利用有很大意义。本文依据1985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滦河口12站(站位图略)周日连续观测资料,进行绘图、分析、统计周日特征值、描述河口区表面水温和盐度的分布、变化特征,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水池中组合活动堰的潮位潮流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工模型实验中,潮流模拟系统往往控制复杂,且调试困难。本文给出一种用单板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高低组合活动堰板造潮的水动力控制系统,经实验验证,本系统控制简单,调试方便,造价低廉。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河口属于强潮河口,具有潮差大、流急、地形复杂和局地潮汐变化大等特点,对潮位控制设计与实施造成较大困难。为解决钱塘江河口水下地形测量潮位控制难题,针对强潮河口的水下地形和潮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潮位控制的潮位站布设方案与作业时间要求。实测数据表明,只要合理布设潮位站、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作业,强潮河口水下地形测量的潮位控制可以达到规范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西沙站的实测潮位推算三亚站潮位,研究用一地点的潮位资料去推算另一地点(异地)潮位的方法。文章比较了不同隐含层节点数和输入因子对潮位推算结果的影响,采用预测时间(t)之前N个小时(t–N+1,…,t–1,t)西沙站的实测潮位数据作为输入因子,输入因子数目在2~10之间,隐含层分别采用节点数3、4、5、10和15建模,分多种情况进行推算。结果显示,对文中使用的特定情形,隐含层为4个节点的效果最好,隐含层为15个节点的效果最差;输入层为2个节点的效果最好,输入因子增多会使得推算效果变差。隐含层为4个节点、输入因子为t–1、t时刻潮位的仿真验证的结果最好,推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1,均方根误差为0.06m,误差在–0.16~0.15m之间。结果表明,如果两个地点的潮位具有物理上的关联,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用一地点的实测潮位推算另一地点潮位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为大亚湾潮汐动力学系列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关注大亚湾双峰水位现象和涨潮流速双峰现象的产生机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数学解析方法,得出在大亚湾海域水位的双峰现象主要是由以M_2为代表的半日分潮与四分之一日分潮(如M_4分潮)和六分之一日分潮(如M-_6分潮)共同作用造成的。并对产生双峰水位和涨潮流速双峰的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M_2/M_4分潮组合在大亚湾并不能产生双峰水位现象,而M_2/M_6分潮组合只能在大亚湾东北的范和港产生双峰水位现象。相对而言,M_2、M_4和M_6 3个分潮叠加的组合在双峰水位的产生范围和双峰间落差上都要大于上述2个分潮的组合。在大亚湾湾内区域,涨潮流速双峰可以由M_2/M_4分潮组合,M_2/M_6分潮组合和M_2/M_4/M_6分潮组合产生,M_2/M_4/M_6分潮产生的涨潮流速双峰强度要比另外两组分潮组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