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余超 《地质与勘探》2010,46(2):261-266
研究认为,窑沟-下拉地铅锌成矿带是在晚古生代中期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构造控矿在该区主要表现在裂陷期断裂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上,根据时间承接关系和不同时段构造控矿侧重点不同,可将构造控矿分为三期四方面:即构造-含矿地层沉积、构造-基性火山活动及矿化、构造-次火山作用与成矿和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的控制。这些认识在腰路湾铅锌工业矿体的发现过程中得以很好应用,故深入研究构造控矿规律对该区地质找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械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控矿形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湘西地区北洛塔和花垣铅锌矿田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洛塔矿田和花垣矿田是湘西北成矿带铅锌储量较大的两个矿田。文章以洛塔矿田和花垣矿田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成矿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规律、矿床成因等方面对两大铅锌矿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矿田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洛塔矿田铅锌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花垣矿田铅锌成矿时代为早泥盆世,属于上扬子地台东南缘伸展拉张环境下在湘西北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段深大断裂活动的产物;构造是两矿田内最重要的控矿要素,岩相、岩性控矿实质上岩石孔隙和裂隙系统控矿,也是构造控矿的一种体现。区内的找矿工作应该沿着控矿构造+有利地层岩性组合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4.
赣东北"金三角区"构造的格架特征及控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金三角”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对本区构造格架及控矿作用的研究,表明区内具有“两体、四陷、五盆、四带”构造分布特征。构造控矿作用主要表现在时间特征上成矿阶段与构造开合旋回相一致,空间特征上为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域受不同级别构造单元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贺清 《矿产与地质》2012,26(3):205-209
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主要受层位、岩浆岩和构造控制,矿床类型划分为层控型、斑岩型、石英脉型,成矿元素具有深部Mo、中部W、上部Cu、Pb、Zn的分带特征,是一个沉积富集(层控型)-岩浆热液(斑岩型)-构造充填(石英脉型)三位一体复合型成矿,他们既相对独立产出,又有密切联系的在同一成矿环境下形成的复合型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为晚白垩世伸展构造环境下的产物.在大明山矿田深边部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挖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挖矿型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阐述了下庄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和该矿田的主要地质特点,认为下庄矿田构造主要特征表现为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提出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岩浆演化的特定条件下,控制富大矿床的产出和分布,以及裂陷伸展构造岩浆演化控制晚期富大铀矿的形成和分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下庄矿田富大铀矿的成矿模式,并预测4片富大铀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华北陆块南缘金矿成矿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嘉伟  赵盼舒  李锋 《地球学报》2008,29(4):525-532
通过对华北陆块南缘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与花岗岩体、控矿构造的时、空关系分析,对金矿成矿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造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的花岗岩浆活动不仅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更重要的是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巨大的热动力,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伴随着岩浆形成演化、上升侵位的全过程,具有多源性;建立了造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岩浆热动力成矿模式。对区内金矿找矿方向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翟裕生 《地质论评》2002,48(2):140-146
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改造和保存有重要作用,本文扼要论述了矿田构造、大型构造和全球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简史。成矿构造研究由单个构造控矿→综合构造控矿→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文中提出:①成矿构造研究与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是探索成矿规律的重要方法;②构造-流体-矿床(体)是一个自然系统;③伸展、挤压、走滑等不同构造体制十产生不同成矿系统;④将构造成矿与构造破矿研究相结合,将矿床的形成、破坏或保存、产出现状等作为一个演化过程加以研究,以便更有成效地指导勘查工作;⑤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对典型矿田的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中主要讨论了武当地区构造类型及控矿作用。构造类型基本包括伸展滑脱构造、推覆构造和脆性构造,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伸展滑脱构造主要存在于前印支期,挤压推覆构造存在于印支期,脆性断裂出现在印支晚期。多重韧性滑脱面出现在武当群地层形成时的不同构造岩性界面上;不同层次顺层伸展滑脱面(DF1—DF5)常出现在堆垛的构造岩性面上,并优先富集Au、Ag矿;逆冲推覆构造使先存滑脱面变形,伴随褶皱作用使成矿元素流动、搬运、富集。  相似文献   

11.
广西凤凰山银矿床构造控矿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凤凰山银矿床位于西大明山复式背斜北东端的次级褶皱断裂破碎带中。本文基于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了凤凰山银矿床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控矿构造组合样式及其形成机理。认为矿体产于NWW向压剪性断裂中的局部张性地段,断裂产状变化部位以及NWW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派)生的同走向高角度逆冲断层、紧闭褶皱以及与其垂直的高角度横张断层组成的推覆构造体系。NE向低角度逆冲断层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以210金矿床为代表),NNW向高角度横张断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以金窝子金矿床为代表),而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中无金矿化。NE向低角度断层不仅是重要的含矿构造,而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控制成矿物理化学界面的作用。所以,金窝子金矿田2种不同金矿化类型是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控矿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以何宝山和长兴脉状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意在找到多级断裂构造与成矿关联,解决制约本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难题.基于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总结了控矿构造框架中多级断裂对不同规模成矿单元的控矿特征,建立了构造格架.主要成果如下:1)坳上-南溪及叶家断裂,为矿分布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矿田的空间展布;2)朱溪、大马圩断裂,...  相似文献   

14.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要存在伸展滑脱及左行走滑等构造样式;F0、F1、F2三条南北向断裂组成的早白垩世伸展滑脱构造控制了矿区的矿化蚀变及矿体空间产出形态,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后北西向马关—都龙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但其正断的性质使矿区受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对矿床保存有利。根据控矿构造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区南部深部、西部寒武系地层与新寨岩组深部为进一步寻找锡锌铟矿的有利区域,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三河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和井下地质调研、 勘查资料综合分析、 构造地质测量、矿石和蚀变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等,对矿区主要的构造类型、产状特征、脉体和蚀变的类型及矿化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矿体主要呈脉状-网脉状产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中.根据矿区断裂-脉体类型-蚀变的关系可...  相似文献   

16.
江西虎家尖银金矿区构造特征与矿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家尖银金矿区位于华夏系婺源-万年断褶带的南段,以NE向压扭性断裂带为主要构造型式。NE向压扭性断裂的成生演化,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为左行压扭活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塑-脆性形变;中期阶段以张扭性的脆性形变为主;晚期则显示出右行压扭的塑-脆性形变特征。笔者认为,矿区构造活动早期受华夏系应力场的控制,晚期受新华夏系应力场的制约,并认为矿区NE向断裂是新华夏系泰山式构造与华夏系构造复合的产物。
NE向断裂带也是矿区最重要的成矿控矿构造,其中虎家尖-峡岭(水库)断裂带北亚带控制矿区主要的银、金矿化带,南亚带则以银金和钨锑矿化为主;而库田-唐家边断裂带主要控制钨矿化.此外,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富集程度、矿化形式及矿化类型,均与NE向压扭性断裂的形变阶段有关,显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7.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述寨上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控矿因素。对同成矿构造体系,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同成矿断裂构造。分析矿区北西西向同成矿断裂,总结断裂构造活动、成矿、控矿及其金矿的成矿和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18.
冀东地区金矿地质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君  朱亮璞 《地质与勘探》1998,34(6):29-32,61
冀东地区金矿主要包括金厂峪,长城式和峪耳崖型。后期叠加断裂主往直接控制矿体产出,黄铁矿化是矿化主要标志。根据光谱特征可把金矿区围岩,蚀变岩和矿脉分开。位于断裂附近的羟基和3价铁信息复合异常地带是金矿化远景区。热红外光谱资料对岩性和构造识别有明显效果,可以进行变质岩与白云岩的区分和区内主要出露岩类的区分。区域性断裂-线性构造,韧性剪切带和挤压破碎等控矿构造遥感影响循环明显。  相似文献   

19.
石湖金矿床位于太行山中北段,矿床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在详细野外观察及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结合矿山生产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认为石湖金矿控矿构造是在前中生代近SN向和NW向剪节理基础上,经燕山期构造追踪、叠加、复合而成。在主成矿期NNW-SSE向左行走滑应力作用下,石湖金矿区101脉控矿构造NW向部位以早期充填的石英闪长玢岩脉顶底板为薄弱面相对扩容,相应地矿床围岩蚀变带变宽、矿化强度高、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形成局部"富矿柱";而近SN向部位则相对空间压缩,相应地围岩蚀变带变窄、矿化强度低、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不利于成矿;富矿柱以高角度(约70°)侧列式分布,各富矿柱联合形成总体以40°向南侧伏的假象。根据该构造控矿规律,预测石湖金矿101脉47~61勘探线间、标高150 m以下部位为有利成矿部位,该成果已为矿山生产所证实。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mathematical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shape, motion, structural factors, stress field and deformation field of the ore-hosting faults in the Xincheng-Hexi gold deposit, the ore-controlling features of faults and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main faults, subsidiary fractures, joint density, mechanical feature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aults. The ore bodi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vex crest and upper part of the concave trough of the main undulating fault surface. Mineraliz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bsidiary fractures and joints, which correspond to zones of low internal stress and high body strain and shear strain. They are favourable positions for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