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质公园最早由中国地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到2015年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世界首位,地质公园相关研究亦居世界前列。由中国地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并随着地质公园建设而繁荣,以地质学和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托的旅游地学,奠定了中国地质公园研究的学科根基。而一年一度,迄今已30届的"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学术  相似文献   

2.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7,62(11):F0003-F0003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泰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7年9月1日至4日在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召开。来自全国地质地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地质公园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可为其空间布局优化与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家地质公园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呈集聚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省际分布不均衡特征;国家地质公园的距离可达性和时间可达性优良,84. 80%的国家地质公园在距离地级行政中心100 km的范围内,平均可达时间为67. 33 min,可达时间在60 min内的国家地质公园占总数的65. 72%;在基于县域单元的国家地质公园整体可达性上,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呈现"反自然梯度"的分布格局,东部和中部地区远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且东部与中部内部差异小、东北与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大。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可达性与空间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可达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在加拿大圣约翰市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地质公园国际会议上,张家界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GGN复核,蝉联"世界地质公园"。云南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经过数年努力申报,9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圣约翰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其丰富的地质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质遗迹、重要  相似文献   

5.
以游客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科学含义"的认知水平为研究内容,对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科学含义"认知程度较低;女性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科学含义"认知程度高于男性;学历越高对"地质科学含义"的认知程度越高;14岁以下和45~64岁之间的游客对地质公园"地质科学含义"呈高认知度;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突出山崩地质遗迹特色赢得了游客对公园特色相对较高的认知评价.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质科学含义"为市场认可标准的浅认知度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念,并对其类型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地质公园规划评审会上,《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0)》顺利通过审查。《规划》划定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70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个中心、一个园区和两个保护点"。《规划》突出了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重视科普设施建设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将为地质公园今后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7.
马飞敏  张永福 《西部资源》2011,(4):F0004-F0004
二连国土局多年来致力于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建设,积极打造世界最大的白垩纪恐龙乐园。地质公园以其重大的科研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科普作用,于2009年被中国国土资源部评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二连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恐龙地质公园和科普基地工作,地质公园依托国内各主要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结合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目标及有关研究,对比地质公园的缘起、目标、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探索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创建的前瞻性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改变在国家公园体制创建中地质特征被各方忽视的问题。研究意义:有助于在今后改革中正确认识、处理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之间的关系,继续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学旅游的深入发展。研究结论:(1)地质公园是当前中国最接近国家公园理念、标准和功能的保护地,实现二者融合完全有可能。(2)建立地质公园是一个国际性行动,颇具专业特色,但目前被各方忽略。(3)在改革目标下,世界地质公园未来的身份、地位问题,国家地质公园的出路,地学旅游与地质遗迹保护事业继续发展等需要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双轨运行。(4)"多块牌子"未必一定就产生多头管理,不妨把地质公园的牌子作为一种功能来管理以破解新体制与地质公园体制的矛盾。(5)提出通过统一管理实现整体保护,通过功能管理实现专业保护,通过分段管理实现部门参与。  相似文献   

9.
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迄今为止,我国已建立国家地质公园44处,但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体系还相当不健全。笔者就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中的地质公园选址、地质公园范围的界定和地质公园规划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11月国土资源部在威海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以来,我国的地质公园建设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好成绩:我国正式批准建立了四批共138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12个国家地质公园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同时,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也于2004年6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也已经在中国国土资源部挂牌办公。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共同构成的三级地质公园体系在我国初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公园管理体系围绕着对地质遗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大原则正在不断完善。同时我国地质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地质遗迹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地学服务于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成为地质公园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实践中3者并未和谐统一,使地质公园出现保护范围不当、各利益主体矛盾重重、和当地发展目标冲突、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厘定地质公园的目标属性,并以其指导地质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活动,才能避免上述问题出现,实现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是突出地质公园的主题、统一各保护区、重视居民的需求、坚持保护和开发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9月26日正式开园。2009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认为,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点和极高的美学与科学研究价值。它规划面积630.37平方公里,由巴丹吉林、腾格里、居延3个园区10个景区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月至2013年12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了七批共240处国家地质公园。随着国家地质公园数量的增长,其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结构和演化规律。通过GIS空间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凝聚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具有空间集群分布的特征;分布的高密度地区为1个带状区域和4个块状区域。通过对不同阶段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布重心向北迁移、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日趋紧密。地质构造条件、地质公园的旅游化以及拟建地政府部门认知水平是影响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演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结合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运作实践,提出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多种功能,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地质公园建设原则;分析了保护与利用、主景与配景、科普宣传中的科学性与通俗性、地质遗迹景观与生态环境等需要协调的七大问题,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陶慧  刘家明 《地理研究》2014,33(9):1758-1767
地质公园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景观设计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课题。为区别于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和植物等自然景观,将地质公园中的所有人工景观统称为硬质景观。硬质景观作为连接旅游者与所在地域环境的重要纽带,是地质公园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色、地域形象的载体和地域文化的传播媒介。针对目前我国地质公园硬质景观建设中忽视地域特色差异性,呈现出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问题,借鉴《园冶》景观设计的“境域联想、融题于形、物为人用”等理念,从地域性影响要素、地域性设计理念和硬质景观载体解构三个方面,构建了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框架。地质公园所在地域的地脉、文脉和技术环境通过科普内容、景观符号以及以人为本等方式融入到硬质景观的设计中,并以硬质景观载体展现出来。地脉确立硬质景观的科学性,决定着硬质景观的科普内涵;文脉则通过符号化的要素传递历史文化内涵;技术环境从技术手段上凸显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性关怀。地质公园硬质景观的地域性美学表达载体是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更是多维度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地质公园硬质景观的解构提炼出“尺度、色彩、质感”三种载体,以彰显地域性差异,杜绝在区域差异很大的公园之内,出现外形、色彩、质地基本一样的景观形态,强化了公园建设的独特性与价值体验。以新疆温宿地质公园的界碑牌示系统设计为实证,展示了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的应用价值,为地质公园硬质景观特色化设计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地质公园被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评为世界地质公园。自此,内蒙古有了第一个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克什克腾地质公园不仅有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神奇的地质地貌景观,美丽的湖泊河流和火  相似文献   

17.
地质公园的建设及其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各种旅游方兴未艾。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也与旅游业的兴起密切相关,是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的一种资源。同时,作为旅游资源发展的地质公园,还具有与其它公园不同的科学研究价值,地质公园是地质历史自然作用的结果,是宝贵的地质科学财富。因此在注重开发建设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对地质公园的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与世界同步,发展速度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回顾这段发展历史,在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缺乏规划、地质旅游的整体性差、对地质遗迹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及从业导游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等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全国地质公园建设规划、确定地质公园评定的量化标准、重视地质旅游线路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导游员岗前和临岗培训.  相似文献   

19.
乔晓民 《西部资源》2014,(2):120+123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翁牛特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地质公园的发展方向,并对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与若干地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金火 《山地学报》2005,23(5):527-532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立了85处国家地质公园。最邻近点指数判别表明:国家地质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凝聚型,受中国大地构造控制,形成了东部沿海带、武夷山带、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带、环青藏高原带、秦岭带、南岭带6个集聚带。进一步分析国家地质公园与区域经济水平没有明显的耦合关系,但与城市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明显。说明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不仅依赖于地质遗迹资源,而且还与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因此随着这些区域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建立更多的国家地质公园对大西部开发和中部经济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