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绘通报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发表梁泽生同志《矿井斜巷贯通计算公式》一文中(4)式是按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算β角。计算时容易出错。现按下列推导求解较为简便(公式中符号参照该期第27页)。  相似文献   

2.
《测绘译丛》1981年第4期刊登了澳大利亚的R·F·Rish写的“支距法后方交会”一文。对此,张明燮同志在《测绘通报》1982年第3期上发表了“支距法后方交会的解算方法”一文,提出一种按公式直接解算的方法。但仍然十分繁复而不易使用。本文提出一种较为简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绘通报》1979年第六期发表的程显清同志的《解线性方程组求三边后交点坐标》一文,提出了一种解算测边后方交会点方法。方法的思想以三个已知点为圆心,以该三点到待定点的距离为半径,作三个圆,得三条公共弦,这三条弦交于一点即所求点P,根据程文设计的符号并导出了下列方程组:  相似文献   

4.
道路中点及边线点坐标计算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华 《测绘通报》2001,1(1):46-46
贵刊1998年第8期《道路边线点的坐标计算与微机程序简介》一文提出了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中点与边线点的坐标计算公式。本文提出一简便计算法,通过编程计算,效果很好。与上文示例校核,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更正     
正本刊2014年第3期第101页《关于垂准仪一测回垂准测量标准偏差检测方法的探讨》一文第二章第3节中,二维点坐标标准偏差计算公式应为  相似文献   

6.
《测绘通报》1982年第1期发表的《测角交会的通用公式及其简捷算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所确立的一整套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及统一计算用表,经我们在实践中应用,确实感到公式结构形式一致,解法统一,能加快计算速度,是便于使用各类电子计算机进行交会点计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1978年第四期《测绘通报》刊登了《道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起迄点放样公式》一文,我认为还可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矿井巷道贯通测量设计方案的分析,总结了贯通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并指出人为因素是导致井下贯通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对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测量误差出现的原因,从井下测量的测量方式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井下贯通测量的精度,也对矿井巷道的安全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测绘通报”第二卷第五期中发表了汉口煤矿设计院张萃同志的“记先进生产者柳培凤快速操平表演”一文,介绍了先进的水准测量工作者柳培凤同志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我认为有许  相似文献   

10.
本刊曾于2003年第10期刊发了王振国等同志撰写的《企业参与是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国土资源报》曾全文转载。本篇是前文的姊妹篇,可结合起来阅读。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新时期特别要大力弘扬的优良工作作风。希望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从事具体业务的同志们能及时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提高。也希望王振国同志及他的战友们有更多这样的佳作问世。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伪倾角法标设腰线的原理,推导出圆曲线斜巷腰线标定的伪倾角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测绘通报》1975年第3期上,刊登了京字914部队《寻找地下标石的几种方法》一文,我们认为提出来的问题具有实际意义。我矿在三角点普查时,也曾遇到过寻找地下标石的“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测绘通报》1981年第6期发表的“用激光测距的弦长求定大地高”一文(以下简称[1]),针对目前测定大地高的方法,即H_大=H_(正常)+ξ,其中H_(正常)正常高由水准测量求得,ξ由天文重力水准方法求得。由于计算ξ的内外业工作量相当繁重,解算精度不高(3~5米),因此提出了用高精度激光测距弦长求定大地高的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地图》2005,(4):4-5
读了2004年第3期中刊登的《不期而遇的美丽》一文,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5.
对《直线穿越障碍物放样方法的应用探讨》一文的计算公式进行重新推导,并进行实例计算,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刊在1984年第四期已经报导过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5月22至28日在南宁召开的“常规大地测量学术会议”简讯,同时发表了国家测绘局陈俊勇总工程师在会议上所作的《对我国当前发展地面大地测量科学技术的意见加勺报告全文。此后,本刊收到了常规大地测量组秘书处推荐来的主要论文,经本刊编辑部研究,为了较全面地报导会议的主要内容,征得作者的意见,决定刊登论文摘要。 这次刊登20篇论文摘要,尚有6篇论文的全文,本刊将在今年第三期起陆续发表。这些论文是; 《日月引力对我国一等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天津大学上木系 郭传镇等; 《用卫星多普勒定位结果推算大地水准面 的方法》测绘科学研究所 洛世铭; 《测距网边组观测的精度》国家地震局。大队 朱运海等; ”《试论我国夭文大地网能够满足何种比例尺测图问题》陕西省测绘局四大队 范该; 《超限闭合差的分析》武汉测绘学院大地系测量平差教研室 鲁林成等。 《水准观测前、后视间调焦对高差影响的探讨》四刀l省测绘局一大队 葛万)11。  相似文献   

17.
测绘通报三卷第三期发表了张玉昆同志的“测量钻孔位置的补助法”和三卷第五期南宗尧同志所作的补充后,我认为这确是在测量钻孔位置工作中一项很大的改进。不过还缺乏检查,现就在南宗尧同志的补充基础上提出另一补充,目的在于增加校核,保证精度,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读《测绘技术》1990年3期刊登的《监测工作基点平面位移的测量方法》一文,觉其主论似有偏颇。众所周知,如果工作基占发生位移,虽有可能是沿着某一特定的方向进行,然也极有可能百任意方向的。且其移动轨迹不大可能一定都在一条特定的直线上。因此,特撰此稿兼与刘腾芳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9.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7,32(6):202-203,170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图》和地形模型图,元代朱思本的画方地图《舆地图》和札马鲁丁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等。可以说自秦至元我国的地图测绘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0.
本刊发表了清华大学郑国忠同志题为“水利系《测量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实践”的文章。郑国忠同志从工程测量学科的变革和发展,提出了水利类《测量学》教材改革的意见。目前各工科院校对《测量学》教材的内容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众所关心的事也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但,各院校、各专业对如何改革《测量学》教学内容,各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更多的教师的兴趣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以期能对非测绘专业工科院校《测量学》教学内容改革提供更多的好意见和好经验,以适应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