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兆吉 《地下水》2012,(2):51-52
通过分析城市雨水回灌利用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城市雨洪产生速度快和渗透回灌缓慢、降雨间隙性和雨水资源利用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是城市雨水回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城市整体规划出发,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引,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雨水回灌方式,并结合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说明城市雨水回灌利用在城市水资源发展中存在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未来校园也必定会朝着"低碳、节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的方式与途径,以西北大学作为雨水收集利用与高校景观结合的实践场地,提出合理的校园教学区景观改造建议,探索雨水资源收集利用在高校校园规划中的景观化途径,总结适用于校园景观设计的雨水利用系统,为今后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基坑自测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监测单位的数据共享,判断基坑安全状态,能够有效的为基坑安全保驾护航。本文基于华新城居住区615地块职工安置住宅项目,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锚索内力监测点数据报警的相关情况。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支护桩施工后局部场地未夯填密实,基坑周边也未做硬化防水处理,形成了雨水下渗通道,短时暴雨诱发的深层土体沉降引起了锚索内力监测数据报警。文中对监测数据报警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他相关监测数据均进行了系统分析,藉此对基坑当时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同时,施工现场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加强排水、基坑周边硬化防渗、加强仪器观测及人工巡视等措施。并介绍了类似情况可能用到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保证了基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汪星晨 《地下水》2022,(1):195-196
以广东佛山房地产项目建设场地为评估区域,为保证工程场地施工安全,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研究区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房地产项目建设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场地适宜性差,工程防治地质灾害难度大,可能遭受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高,对拟建工程影响较大。预测研究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基坑边坡崩塌/滑坡和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在防治治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1)
分析衡水市开展城市水文的目的、意义和发展,介绍了水文监测站网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了暴雨的成因,积水概况,对生态水、路面积水及天然降水水质概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衡水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并对衡水市的雨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规划,扩展使用主体及使用途径,鼓励高校及科研单位加强雨水利用研究工作,探索适合不同雨水资源方式的收集、净化、储存技术与标准,使雨水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雨水滞蓄措施在城区减洪之水文机制及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雨水滞蓄设施在城区减洪之设置方式及容量计算,以就地消减雨洪(On-site Control)及分散配置原则提出设置规划流程与容量计算方式。对于雨水滞蓄措施之减洪机制进行水文分析,并选择台湾台北县汐止地区为算例进行规划。与目前以减少开发增加洪峰量为目的之滞洪设施规划方式相比,本研究提出之规划方式可同时减少开发增加径流峰值与体积,且所需设计容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来蓄滞雨洪,在减少城市雨水地表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补给地下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增加流域雨水下渗量、利用雨水回补地下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雨水资源利用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地下水回补量化的难题,本文对国内外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旨在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补给的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2)
水利工程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受到较长工期的影响,导致项目前后的安全管理混乱,影响安全管理风险水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调度的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在系统模块设计部分,包括EPC建设模块、安全管理制度模块和安全管理控制模块。在实现上述模块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模糊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数据信息的特征提取,依据特征提取结果求得风险指标权重,结合模糊信息调度方法,构建项目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模型,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最后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模糊信息调度的安全管理系统方法的风险评价值较低,累积资金投入较少,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孙廷仁 《探矿工程》2018,45(10):109-114
土地资源禀赋有限、土地供给紧张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引发了多种社会问题;废弃地生态系统结构被破坏,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亟待治理;废弃地分布零散、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过多不必要的损耗,需要集约规划。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废弃石灰岩矿破损山体排险修复工程设计及建设光伏电站场地改造方式进行探讨,意在提出合理、实用的解决方案,为类似废弃地潜在利用价值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GLUE方法的城市雨洪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蓉  赵刚  庞博  姜其贵  甄婷婷 《水文》2016,36(2):1-6
以北京市大红门排水片为例,构建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的城市雨洪模型,并基于GLUE方法(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对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城市雨洪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区域的雨洪过程。在模型参数中,管道曼宁系数、不透水区洼蓄量以及河道曼宁系数的不确定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较为显著。GLUE方法能够在分析模型结果不确定性的同时给出敏感性参数,为城市雨洪模型的参数率定和进一步研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低影响发展的雨洪资源调控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影响发展(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作为新兴的雨洪资源调控设计策略,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论述了LID的定义、产生背景、设计目标及理念;分析了LID在主要技术措施、设计方法、效果监测、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LID的优点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ID的推广及应用前景,指出实地监测、介质试验、模型模拟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研究是目前LID研究的关键问题.国外LID的雨洪资源调控技术和方法对中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解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其本质是要实现有效的径流控制,不仅要从形成雨水径流的源头着手,而且要考虑城市“海绵体”的岩土性质,其渗透能力(降雨渗透系数)、储存雨水能力(地下含水层储存空间大小)及储存雨洪的危险性(诱发环境地质问题)等。这些问题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密切相关,不可或缺,是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前的最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是基于城市雨洪管理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已被认为是破解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失衡的最佳方式。在此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需转型发展,应围绕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目标及低影响设施建设可能面临的地质问题,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本文在分析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方向,并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为例,阐述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家宏  王佳  王浩  梅超 《水科学进展》1990,31(4):611-618
为加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基础研究,提出了包括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等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构建方法,分析其防涝功能及其对应的雨洪量级。以北京通州试点为例,在50年一遇24 h降水339.85 mm的情景下,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承接的降水量分别为34.00 mm、130.70 mm、175.15 mm。引入GAUSS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了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防涝机理,将防涝功能评估过程转化为对GAUSS函数参数估计的过程。在成本效益分析法基础上,以内涝防治效果、全生命周期成本、占地面积作为决策指标,以不同方案情景下单位面积上的"效益/成本比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提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家宏  王佳  王浩  梅超 《水科学进展》2020,31(4):611-618
为加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基础研究,提出了包括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等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构建方法,分析其防涝功能及其对应的雨洪量级。以北京通州试点为例,在50年一遇24 h降水339.85 mm的情景下,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承接的降水量分别为34.00 mm、130.70 mm、175.15 mm。引入GAUSS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了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防涝机理,将防涝功能评估过程转化为对GAUSS函数参数估计的过程。在成本效益分析法基础上,以内涝防治效果、全生命周期成本、占地面积作为决策指标,以不同方案情景下单位面积上的"效益/成本比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提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6.
西南峰丛山区分散供水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南峰丛区居民主要采用溶井、水柜与水窖三种模式进行分散式供水,其水源分别来自地下河、岩溶泉及雨水。水柜供水适用于有使用价值的泉水出露的峰丛山区,溶井供水主要适用于有竖井的峰丛洼地底部及溶丘谷地边缘,水窖供水多用于地势较高、地表垂向岩溶极为发育、仅有雨水可供利用的峰丛山区。在大量调查与实际工程基础上,本文分别对三种供水模式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给出了分散供水模式的设计示意图。分散供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址布局不合理、设计与施工不科学以及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对分散供水工程进行储水、供水与水处理一体化优化设计是保障水质安全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胡健伟 《水文》2016,36(6):60-63
水利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在防汛现场获得实时水文信息成为可能。分析了基于PDA的雨水情查询系统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了系统设计和应用示例。系统以实时雨水情数据库为基础,基于移动网络技术和PDA设备,设计实现了随时随地查询防汛雨水情信息及各类图片文档等信息的功能,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张杰  韩同春  豆红强  李智宁 《岩土力学》2014,35(Z1):451-456
以积水条件下Green-Ampt入渗模型为基础,拓展其在变雨强中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计算形式。结合上述理论基础,选用饱和-非饱和土壤水、热和溶质运移模拟软件Hydrus-1D,探讨了常降雨与变雨强的入渗差异和饱和导水率、土壤类型对变雨强入渗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常降雨,变雨强更利于雨水入渗,累积入渗量显著增加;其他水力参数不变,饱和导水率越大,入渗率与变雨强随时间变化曲线重合率越高,雨强控制时间越长,累积入渗量相应也越大;其他水力参数作用效果不容忽视,其影响作用可与饱和导水率达到相似效果。正确了解变雨强下入渗过程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实际降雨入渗情况,对指导水力工程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城市水系规划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水系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排水体系,决定尽量利用天然河道作为排水主干渠,利用较大面积湖塘作为雨水调蓄水池,以减少排水泵站的新建费用及设备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20.
确定填埋场中的最大饱和深度是进行渗滤液导排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针对倾斜场地上的连续型排水结构,基于流量连续条件、Dupuit假设与扩展Dupuit假设,在稳态渗流下,分别建立了浸润线方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变动参数计算与分析表明,当场地坡度小于10%时,可采用Dupuit假设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对于采用土工排水网的连续型排水结构,土工排水网导水率与场地坡度为控制填埋场最大饱和深度的重要因素;保护层渗透系数与入渗率对于控制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比较了水平场地上的锯齿型与连续型排水结构的排水效率,表明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