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传统建筑根植于深厚而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广博的历史与广袤的土地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我国的现当代建设中,传统建筑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城乡环境的建设活动,如何正确并深入地解析优秀建筑传统并执着地延续传承,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的创作实践,是现当代城乡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可取之处,承传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建筑文化,这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和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和课题。建筑文化的创新是个时代大课题。于志军博士,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首届青岛建筑设计文化节前夕接受采访时,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3.
以当前我国建筑快速发展所引来的"追风"和崇拜"洋设计"社会现象为背景,郑重指出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重申只有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留住我们的"根",民族建筑文化才有发展和进步.同时,还谈到在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误区,提示我们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积极探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前提下,为繁荣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举办了中华建筑文化发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学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建筑如何扎根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沃土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结出新的硕果。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为了深入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在当代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创新,使传统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共10卷近日正式出版。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及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与贫弱的标志。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祖国成立65周年前夕,我国传统建筑领域首家行业组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又增添了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建筑发展创新的"生力军"。分会的成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化与地域化的冲撞与融合、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冲撞与融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正"以中华优秀建筑传统为主旨,以世界先进建筑科技为手段,古今相合,中西相融,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在《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位从业47年,不仅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技艺,更加忧心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设计现状的古建专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积极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貌越来越趋同,原有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再加上一些国际建筑事务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地域性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肇毅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筑与城市建设如何协调发展需重视5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该系统地分析、认真地解决。一是境外的建筑方案对地域性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至此,该套丛书的31个卷次已经推出了19卷,标志着《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调查研究工作已结出硕果,为传承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奏响了新时代的强音。"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丰富其完整价值,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和方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的总序中这样写道。为此,2012年住建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对上海传统建筑文化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对上海近代和现当代建筑传承脉络进行了系统考察,提炼出该地区建筑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策略和手法,从特定的角度关注和研究上海建筑从古到今的持续发展。传统建筑解析文化解析江南风格及其转化开埠以前,上海传统建筑的基因主要来源于江南建筑,其基本形制与苏南、浙北地区的传统建筑并无区别,只是因地隘人稠、商人气息浓重等地域特点,使上海地区建筑形态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法治国、提升治国理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城市建筑文化科技工作者,笔者认为,研究城市建设新理念、探讨城市治理新模式、具有国家视野的文化能力与城市建筑的发展治理息息相关。习近平主席倡导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落实到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主题上,就是要在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思考在农耕时  相似文献   

13.
<正>回想对新中式建筑设计之路的探索,从1988年的山东临沂陶然居大酒店建筑设计算起,已有28年,当时笔者还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起自幼年的家庭熏陶,使笔者从中国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中深受滋养。对民族文化的挚爱,使笔者在选择建筑设计学业时就对蕴涵着数千年来民族文化优秀理念和聪明智慧的传统建筑情有独钟。及至大学毕业走上建筑设计这条人生道路之初,就满怀激情地憧憬着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亲手设计新时代中国建筑的梦想,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代大潮中的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为了更好地弘扬湖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近日,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暨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出席会议并为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授牌。据了解,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委员会。王树平在讲话中强调,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和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  相似文献   

15.
价值判断与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是建筑创新的思想障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如何延续并创新中国文化特色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6.
历史已经发展到全球化与地区多元化共生的时代,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地区传统特色和文化、空间、景观正在被埋没和吞噬以至于消亡,如何面对现实的困境,对中国传统优秀的山水环境空间和聚落特色进行挖掘和吸取,寻找地域建筑文化之根,智慧地承传和创造地域特色,揭示规律,并发扬光大,是我们中国当代建筑师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7.
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建筑同样历史悠久,并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使用以木结构为主、土木砖石相结合的营造方式,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建筑传统。其中,木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五行学说中,木属东方,是生气所在,而木材又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易于加工、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材料。能工巧匠们通过世代传承,形成了完善的木构建筑建造体系,是我国传统建造智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传统,我认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潜意识中的传统是不会消亡的,即便作为文化基因的传统发生了变异也仍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隐性的传统。但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如各地的风土建筑遗产,却会在城乡改造中越来越多地走向消亡,这是显性的传统。从目前现状看,显性传统的宿命很不乐观。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是勘察设计行业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