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将数字化工厂(digital plant)定义为:"由工程建设阶段产生的数字化静态信息、运营维护阶段产生的数字化动态信息、基于工厂对象的关联关系及信息管理平台构成的综合体。"具体来讲,数字化工厂是汇集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建造、安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形成企业静态数字化资产,在此基础上整合产品生产、产线运维数据,集成生产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制造执行的MES系统、生产管理的ERP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工具,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搭建可同步运转的数字虚拟工厂,实现对历史数据的回溯、实时数据的管理和未来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GB/T 51296-2018)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业主在建设实体工厂的同时,会提出同步建设数字化工厂的要求,工程项目数字化交付已逐渐成为行业内默认的标配。在传统的EPC项目中,数字化交付通常涵盖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20项重大在建工程之一,在其设计和施工建造过程中形成的海量数据的移交和管理困难且复杂,通过Smart Plant Foundation(SPF)平台建立数字化工厂基础信息管理系统,该问题得以解决。本文总结了系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了利用SPF平台实现业主单位数字化信息管理的可能性和具体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石油化工建设行业面临的新常态、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加速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和数字化进程,数字化工厂交付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随着项目的全球化、大型化,工程公司(EPCC)要高效、成功地管理及实施项目,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协同完成项目,以满足项目进度及费用要求。以项目数据的复用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工程公司追求的目标。智能三维工程设计系统Intergraph Smart 3D是面向数据和规则驱动的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工厂、智能工厂的概念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期开始进行数字化交付工作,以形成良好的企业数字基因,为未来智能工厂打下坚实基础。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陆公司")作为一家由勘察设计公司转型而来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材料能源、基础设施等业务领域拥有众多业绩案例。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正在成为经济蓬勃增长的强有力支撑。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开始向数字化工厂转型,通过数字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技术和数据赋能,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有效促进项目的智能生产。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工程公司已在工程数字化设计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工艺系统、管道和自控等专业中数字化得到较深应用。本文以国内某HCl氧化项目工程数字化为例,简述工艺、管道和仪表专业在数字化集成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能给相关设计人员及工程数字化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某应用SmartPlant平台进行数字化交付的项目中,需要将SmartPlant PID中PipeRun的工程数据导入到数据库。成功导入的前提是正确构建属性映射。本文使用Excel_VBA实现了Excel与SmartPlant PID的协同,提取了符合期望的PipeRun对象属性,构建了符合该项目要求的属性表模板,并实现了传统设计文件管道特性表到符合导入模板格式的PipeRun属性数据表的自动化转换。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流程工业中的不断融合,炼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建设正引领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发展的未来。本文结合炼化工程设计的行业特点,针对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在设计行业应用的现状调研,介绍了工程设计云的平台功能组成和推广阶段,以及在智能炼厂数字化设计与交付中,如何发挥其资源共享、信息安全和异地协同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方向,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是《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的基本建设内容,其核心是实现矿井地质信息的透明化.透明地质是以高精度地质探测和监测技术为核心,以三维地质可视化平台为支撑,建立地质与工程数据动态融合的高精度模型,为智能掘进、智能采煤以及智能安全监控等提供基础地质保障.为此,需要大力推广智能采掘T作面的随采智能探测、随掘智能探测与监测的技术装备,积极研发智能钻探、智能物探、智能探测机器人等新技术与新装备,并开展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工程界数字化的帷幕已徐徐拉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数字化工程项目均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海克斯康致力于在数字智能化工程领域实现质量改进和生产力提升,打造更智能的信息化交互平台,构建强大的智能信息生态系统。这样一家掌握全球领先技术并享誉世界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对内,他们如何构建具备持续创新能  相似文献   

11.
正卫慧,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智慧工程研究院院长、党支部书记。她积极推动新兴技术与业务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探索工程数字化、数据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价值化新路径;积极组织大场景无人机倾斜摄影、高精度三维点云激光扫描、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三维智能设计、三维查勘、数字化建管平台及智慧运维等数智化产品研发。在她的带领下,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在数智化新技术应用和研发、重大项目试点示范、产业化市场开发等方面实现体系性突破,走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智能测绘的广泛应用,在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提出及数字化工程相继启动的影响下,测绘领域的应用在逐步实现测量数据和绘图技术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本文通过介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23年8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研究领域领军人物、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朱合华接受《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访。朱院士围绕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表了深刻见解。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正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在城市建设由地上向地下空间发展、注重品质和内涵的背景下,地质工作则应由“广”向“深”、由“有”向“优”发展。服务韧性城市和绿色低碳发展为城市地质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带来了机遇。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定位应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数字化、标准化的地质信息和模型支撑和构建开放共享的地质数字化平台。“采集数据难”“提取信息难”“形成知识难”是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瓶颈。从地质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过程入手,形成采集—传输—处理—表达—分析—服务的地质工程数字赋能范式是突破瓶颈的路径,新型的地质感知技术与装备、地质信息的智能提取、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交叉融合是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的突破方向。在这样背景下,上海地面沉降防治需要通过建设多视角、高密度的地面沉降监测体系,构建城市数字孪生模型和开展动态的仿真分析来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继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内煤层气井产量普遍较低,煤层气行业地质研究与工程脱节较严重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引入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工程决策。提出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的理论构想,规划设计平台的业务架构与功能架构,集成Petrel地质建模、Compass钻完井设计、MFrac压裂设计、CBM-SIM储层数值模拟等各类专业软件工具,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共享数据库、产气贡献监测平台和智能排采远程控制平台,固化标准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工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专业知识库。通过平台的建设打通煤层气勘探开发上下游的专业壁垒,实现全流程数据与成果共享,打造集煤层气开发的地质评价、工程设计优化、数据共享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以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开展地质及煤储层综合评价研究,对钻井、固井、压裂、排采等工程作业方案进行设计及动态优化,集成气井产气贡献监测和智能排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可以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效率和气井产量,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正>石油化工行业EPC项目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石油化工行业EPC项目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和实施全面的采购管理系统,以提高项目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及提升产品质量。数字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建立和实施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工程主数据管理、采购管理、物料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等;在系统中实现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可利用先进的RFID和二维码技术实现物料跟踪,同时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首届"创新杯"数字化工厂(DF)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沙特SABIC罐区项目的应用等24项工程及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获奖。此次大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联合鹰图(中国)有限公司、AVEVA公司、Bent ley公司、达索系统公司、中科辅龙等国内外5家工厂设计软件厂商共同举办。大赛共收到有效申报项目70个,其中,24项工程分获最佳工  相似文献   

17.
三维集成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模式的主流发展方向,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海洋等各种工程领域。集成系统是鹰图PPM开发的工厂设计系统,是目前智能工厂设计系统领域中的主流产品,各软件基于信息集成平台Smart Plant Foundation进行数据集成设计,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唯一性,提高设计质量,为工程现场施工提供保障。实践证明,在油气田工程设计领域,采用集成设计软件进行消防给排水设计不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核工业"重点战略任务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铀业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的"数字铀矿山"工作也在稳步进行。数字铀矿山建设包括数字铀矿勘查和数字铀矿采冶两部分,其中数字化勘查业务依托于铀矿地质云平台,总体目标是实现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数据入库管理、从数据分析到三维成矿预测、从预测评价专题图件到地质勘查精准部署的流程化。铀矿地质云平台应用示范系统以数字化铀矿勘查为服务对象,集成二连盆地主要研究区地质勘查成果资料,采用符合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简称OGC)标准的开源技术,实现铀矿多元信息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和共享。通过开展铀矿地质云平台数据建设,研究铀矿大数据采集、汇聚、清洗与分析挖掘技术,建立天然铀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为未来全面构建核工业铀矿地质云平台,实现数字铀矿山的高效共享和精准服务,做好前期技术及功能的探索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煤矿企业深入推进减人增效工作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装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矿井下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自动化钻机、随钻参数监测系统和旋转导向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制约井下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的关键因素:钻机智能化水平较低、随钻探测数据类型少、多系统集成控制难。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坑道钻探技术结合,强化多学科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并不断加强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技术装备为支撑、以数字化平台为保障、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在智能化钻机、高精度数据获取与传输技术、钻孔轨迹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辅助关联设备集成控制技术、数字化钻进平台开展攻关,以实现煤矿井下钻孔全流程智能化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工程勘察行业发展缓慢。通过引入互联网数字化平台模式,开发工程地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勘察成果的有效利用,推动了岩土工程经验评价体系发展,增强了行业的活力和效益。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地质信息共享平台和相关标准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平台开发的意义和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全要素地质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议如下:(1)加强全要素地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探索;(2)引入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AGS格式,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标准开发;(3)解放工程勘察行业长期以来的保守和封闭思想;(4)引入风投资本有效保障平台持续开发的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