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全球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寻找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是行业亟须应对的课题。在近期举办的2018中国建设行业峰会上,作为传统产业的建筑业,如何拥抱数字化变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数字建筑:新引擎驱动新发展"专题报道,特邀"数字建筑"先驱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探析数字建筑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分享践行数字化变革的宝贵经验,以期为业内企业了解数字建筑、把握行业大势、驱动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价值判断与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是建筑创新的思想障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如何延续并创新中国文化特色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比"十一五"末期提高30%以上,对北方4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25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应邀作客中国政府网,围绕"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  相似文献   

4.
正可以想象吗?消费者能够先通过"数字化样品",以VR、AR等工具实现可视化的交互式体验并定制出极具个性的房屋、家居等产品模型。可以想象吗?将消费者、开发商、生产、物流、施工等单位整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和数据形成建筑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生产线",实现工厂与现场一体化乃至全产业链协同,将建造过程提升到工业级精细化水平,达到浪费最小化、价值最大化、精益求精的目标。可以想象吗?建筑将升级为可感知、可分析、可控制,乃至能自适应的智慧生命体,通过大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球化、数字化大背景下,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主线。以建筑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华丽转身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6月27日-29日,以"数字建筑·行启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数字建筑年度峰会在青岛举办。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政产学研用"全参与方的2000多名嘉宾与会,一起开启建筑产业数字化落地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无论从产业规模、就业人数、“双碳”战略等,都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大场景,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实现建筑产业的绿色建造和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  相似文献   

7.
泛华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为探索城市建设和建筑业改革,并为实践城市建设、工程总承包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而设立的现代化企业。泛华设计作为泛华集团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项经营指标连年实现稳定增长,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建筑业向产业现代化转变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的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高达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从总体上看,建筑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密集召开及《关于推进建@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我国建筑业迎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聚焦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刊登了有关领导、领军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思考,探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的方向、路径,分享实践经验,以期为行业、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浪潮中快速适应、准确决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9日-30日,一场引领建设行业转型升级、昭示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峰会在古都西安隆重举行,吸引了超过2000位业界精英参会。这场主题为"数字建筑赋能产业升级"的2018(第九届)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以1个主论坛、6个专业论坛、1个专题沙龙的规模,创造了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的新纪录,吸引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及22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10,(7):32-33
<正>世界博览会是一场汇聚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她的每一次举办,都会对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城市的发展、理念的更新产生广泛  相似文献   

12.
正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数字中国包括产业的数字化、政务的数字化和民生的数字化,其基础首先是产业的数字化。从当前金融、交通、教育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变革来看,电子支付、共享单车、在线教育等正在颠覆式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数字火箭的升空、数字飞机的下线等,也无不昭示着中国制造2025正在稳步推进。只有产业数字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顺利实现政务和民生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为弘扬中华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传承城市文脉和重塑各地城镇特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正式成立传统建筑分会,并拟于2014年8月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还将同期举办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会上,将选举传统建筑分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分会工作规划与计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技术井喷式的突破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消费互联网的成熟和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为社会经济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内生动力,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数字经济"、"数字企业"、"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变革的新时代。各种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已深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新生态在"大破大立"中逐渐形成,行业"颠覆洗牌"的风潮已被深刻感知。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行业面临着颠覆洗牌。未来,建筑业如何适应数字化变革的要求,实现行业的转型发展?近日, 在建筑业数字变革与创新发展高端学术交流会上正式发布的国内首个《数字建筑白皮书》,对此给出了答案。《白皮书》提出的"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理念,清晰地描绘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数字建筑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相似文献   

16.
刘学武 《广西地质》1998,11(3):75-78
南宁大地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由一个小的,效益欠佳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型企业,是由于强化了管理这个中心环节,实践证明,队伍的管理,质量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再加上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利用和协调艺术,就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怎样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城镇化的发展已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其核心在于城市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产业升级和结构升级。其中,设计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设计是系统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源。设计创造新生活、营造新空间、开拓新领域,促进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与高效协同,是城市发展的新产业和新动能。本文站在方法论的角度谈谈对设计的一些再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14,(8):32-33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至今已走过73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信息技术在完成大量的、高强度的基本建设投资任务中功不可没,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加快城镇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居住及生活环境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贡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近日发布的《关于推动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如何让信息技术在今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大潮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依然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各地评价标准口径不一、预制装配式深化设计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缺失、推广使用竖向预制结构构件的进展十分缓慢、推广使用的轻质隔墙板技术有待提升的问题。对此,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产业唯有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然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数字建筑平台的赋能下,行业监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都将发生新的变化,重构建筑产业链中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态,使建筑生态与外部环境发生协同共振,形成建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推建筑产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