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水系沉积物异常流长偏短,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不能完全满足地质找矿的需要。青海省1∶2.5万地球化学测量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采用多点组合的采样方法,其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具有较好的分解和重现性,并且新圈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2.5万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更加明显、强度更高,对异常源的定位更准。通过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果洛龙洼大型金矿,按纳格、瓦勒尕中型金矿,浪木日铜镍矿点等一系列矿床点。因此,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在阿尔金、柴北缘等类似地球化学景观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开远地区子项目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结合中和营地区地质、地球化学工作成果,分析了中和营地区18中元素的含量、富集离散程度以及微量元素间的元素组合特征,对工区18种元素圈定了单元素异常292个,归并为5个综合异常,综合异常走向、分布总体与区内北东、北西向构造一致。并对研究区重点综合异常(ZHYAS5乙2Sb-Hg综合异常)进行解析,分析得出综合异常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且主要异常元素间套合度好、异常衬度及异常规模(NAP)较大,结合区内地质情况推测该异常可作为本区寻找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物探与化探》2016,(1)
在西藏申扎高寒湖泊丘陵景观区,通过粒级为-10~+60目的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探讨该区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分布、元素组合特征、蛇绿岩区元素背景值,以及蛇绿岩和沉积岩区元素异常特征与找矿意义。结果表明:沉积岩区除Cr、Co、Ni、Hg外,多数元素富集显著,元素组合能较好地反映矿化特征;蛇绿岩区Cr、Co、Ni与岩体高度相关,但Au、Co、Cu、F、Zn正异常不显著,元素组合对矿化特征反映不好。在研究区圈定了甲类异常1个,乙类异常11个,新发现金矿(化)点两个,异常对地质构造及矿产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在类似地质景观条件下,该方法对揭示元素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及指导找矿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是青海省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利用88442个野外采样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采用Geo Expl软件圈定了该地区的衬值异常。衬值是指各元素0.5 km×0.5 km网格化数据与其园域搜索半径5km、移动步长0.5km移动平均值的比值。选用自定义累频"90、95、98、100"确定了异常的外、中、内带。通过常规方法和衬值圈定的异常的对比,表明衬值异常能够削弱不同地质背景差异,使异常形态更为规整,浓集中心更为明显,并且可能发现新异常。 相似文献
7.
8.
9.
从改变溶样方式和改进分析方法入手,结合样品特性,对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样品中19种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建立健全包括"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开发建设了包含7个模块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使质量管理走向信息化、规范化;通过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检验、异常点、外部监控样等内外部控制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原因查找及改进的监控体系图,建成完善的1∶5万区矿调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体系,为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找矿和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从改变溶样方式和改进分析方法入手,结合样品特性,对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样品中19种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建立健全包括“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开发建设了包含7个模块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使质量管理走向信息化、规范化;通过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检验、异常点、外部监控样等内外部控制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原因查找及改进的监控体系图,建成完善的1∶5万区矿调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体系,为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找矿和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管控、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耕地保护规划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云南省盐津县兴隆乡、落雁乡和牛寨乡耕地连片分布区为研究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并对耕地(园地)养分、环境和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尝试性地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与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相关标准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开展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耕地保护规划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和耕地(园地)综合质量均以三等以上(中等、良好和优质)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耕地(园地)总面积的72.88%、69.17%。圈定富硒土地资源191.7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53%;圈定富硒耕地(园地)66.84 km2,占耕地(园地)面积的70.92%。发现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耕地(园地)面积11.60 km2,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耕地(园地)面积11.76 km2。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规定,将研究区耕地(园地)划分成优先保护区、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 相似文献
12.
13.
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对雄梅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对元素分布、元素相关性、单元素异常、组合异常等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Pb、Zn、Au、W、Sn、Bi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结合野外异常查证工作,推断大多数异常受岩浆岩和构造作用控制,区内与酸性岩体有关且强度较高、元素组合较好的异常区有利于成矿。依据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的圈定,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构造背景,进一步优选出赤打日钨锡多金属矿、查江铅锌多金属矿2个远景区,并在后续的野外工作中得到了相应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西确涌地区1∶5万地球化学普查和1∶1万土壤剖面成果、地质特征,分别对西确涌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共生组合关系、综合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推断解释AP-1、AP-2、AP-3、AP-4为矿致异常,再通过异常查证,圈定出多条矿体。最终确定该地区元素异常分布主要受喷流沉积岩和构造共同控制,确定该地区具有寻找Pb、Zn、Au、Ag等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摸清耕地质量"家底",服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贵州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1∶5万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程。其方法技术总体遵循现行技术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外,结合贵州山地耕地实际,对耕地表层土壤样点布设、耕地土壤养分等级评价、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及耕地土壤质量综合等级评价等,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调查评价有关方法技术,对贵州特殊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的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程的圆满完成,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上述内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
建立和完善了测区地层系统,将地层划为5个地层分区,并划分出35个正式、非正式地层单位;将洞嘎曲一带原划的嘎波组划分为曲龙共巴组及拉康组一、二段3个填图单元;确认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甲不拉组与桑秀组、桑秀组与维美组、维美组与遮拉组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确立了2个SB1界面和2个SB2界面;首次发现涅如组上部发育一套含砾中粗粒岩屑砂岩及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并广泛发育冲刷面,并在该组中新采获四川方锥石和马鞍塘方锥石化石;朗杰学群中含大量基性火山岩,总体上为斜坡-盆地相,产大量薄壳型双壳,各岩组、岩性段间多呈断层接触;在章村岩组中新采获植物化石.在邛多江-卡拉-玉门复合断裂北侧的玉门一带朗杰学岩群与涅如组间新发现蛇绿混杂岩,基质中采获化石;发现拉多-白露一带朗县混杂岩由众多的构造岩片组成.在扎日区的夏格勒桥附近的南迦巴瓦岩群片麻岩和绕让肉切村岩群片岩中新的同位素年龄.查明区内含火山岩的地层有7个层位;查明了火山岩的形成的构造环境.在马扎拉一带发现了锑金矿. 相似文献
20.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15-118
建立和完善了测区地层系统,将地层划为5个地层分区,并划分出35个正式、非正式地层单位;将洞嘎曲一带原划的嘎波组划分为曲龙共巴组及拉康组一、二段3个填图单元;确认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甲不拉组与桑秀组、桑秀组与维美组、维美组与遮拉组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确立了2个SB1界面和2个SB2界面;首次发现涅如组上部发育一套含砾中粗粒岩屑砂岩及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并广泛发育冲刷面,并在该组中新采获四川方锥石和马鞍塘方锥石化石;朗杰学群中含大量基性火山岩,总体上为斜坡-盆地相,产大量薄壳型双壳,各岩组、岩性段间多呈断层接触;在章村岩组中新采获植物化石.在邛多江-卡拉-玉门复合断裂北侧的玉门一带朗杰学岩群与涅如组间新发现蛇绿混杂岩,基质中采获化石;发现拉多-白露一带朗县混杂岩由众多的构造岩片组成.在扎日区的夏格勒桥附近的南迦巴瓦岩群片麻岩和绕让肉切村岩群片岩中新的同位素年龄.查明区内含火山岩的地层有7个层位;查明了火山岩的形成的构造环境.在马扎拉一带发现了锑金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