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安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 ,办刊宗旨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促进我校和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 ,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 ,繁荣地质找矿和地质工程建设事业 ,推出一大批中青年地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长安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刊登内容主要包括 :基础地质 (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构造 )、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 )、数学地质、遥感地质、资源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国…  相似文献   

2.
<正>新形势下,地球科学将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即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尽快摆脱单兵种作战的发展模式,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考虑社会规律的因素,在地球科学中注入文化精神的元素,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地球科学新突破,实现由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48个世界地球日,这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时机。国土资源部把这次地球日主题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索取地球资源,然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地球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地球环境持续恶化,保护地球、保护资源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在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然而,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能力与物质的生产和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否则,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认为大自然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尔后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生态破坏等等,都与人类这种有失偏颇的认识有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给予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沉重。如何善待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广西,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广西是人口大省(区),却是经济弱省(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不仅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深海海底有何资源?近30年来,以大洋钻探为代表的深海地球科学研究和以多金属结核资源为先导的深海底勘查活动,促进了对地球内部结构和海底地质与动力过程的了解,增加了对深海海底多种矿产资源、生物基因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21世纪全球经济潜在影响的认识。这样的科学探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地球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地球不但负载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还用她的资源养育着人类,如母亲哺育儿女一般。人类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ISSN1671-5888/CN22-1343/P)是以地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美国《工程索引》(EI)源刊、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地质与资源、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希望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希望人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更好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依赖地球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千万年来,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古代,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来自地球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春暖花开景色新,谷雨催耕水拍田。在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经历的漫长岁月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仍将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地球是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迄今所知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建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在风光秀丽的千岛湖畔,我们迎来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个主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普及国土资源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期刊上网组公布的《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本刊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1.031(表1)。来源指标被引指标期刊分类期刊名称测绘学北京测绘测绘工程测绘技术装备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信息与工程测绘学报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矿测绘国土资源遥感海洋测绘矿山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四川测绘遥测遥控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遥感学报地球科学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地球学报地学前缘地震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震…  相似文献   

1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是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俄罗斯《文献杂志》固定收录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是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俄罗斯《文献杂志》固定收录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是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俄罗斯《文摘杂志》固定收录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  相似文献   

16.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和绿色,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的需要。——题记  相似文献   

17.
地球科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的现代科学,是一项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且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具有关键性的重要意义的历史性的事业。中国的地球科学,已经并且正在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跨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地球是人类乃至万物目前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改善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提高地球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人与地球的和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崇高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论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有关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行星地球。具体来说,它是一门以全球变化与未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为对象,研究利用机器来检测、变换、传输和控制地球系统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实现这些功能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原理,目标在扩展人类信息功能(尤其是智力)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弘扬地球科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中伟 《国土资源》2003,(10):46-48
拯救地球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主旋律。从这一意义上说,定位地球科学文化为21世纪主旋律文化一点也不过分。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自然要从地球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说起。 地球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人文关怀蕴涵深厚的一门科学,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