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岩石学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有机岩石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特.点,系统的论述了这门新兴学科用于确定烃源岩成熟度、有机质类型,研究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2.
模拟实验是揭示各类干酪根的组成、结构及其成烃模式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此项工作始于60年代,80年代初煤成气研究期间此项工作有了较大进展,1986年以来又有了新的突破,主要取得的成就有:C6—C14轻烃收集计量;各类有机质成烃途径及产率;生物气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3.
4.
5.
吐哈盆地及二连盆地侏罗系煤微类脂组分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煤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煤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煤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煤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煤的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类脂组含量很少超过10%,但是一些煤样的热解分析中S_1可高达5-23mg/g,S_2可达150─200mg/g,HI(烃/有机碳)可高达150─350mg/g生烃、含烃性能较好。进一步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本区一些薄层状、条带状煤层的基质镜质体和叶结构镜质体中微类脂组含量比较丰富,微区定量统计含量在3%─18%左右。这种富含微类脂组的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在煤成油气中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多数微类脂体在煤中常成点线状、似层状、充填状、网络状分布,可能有利于煤成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南盘江坳陷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从南盘江陷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油气沥青显示及分布规律,源岩及沥青源对比,烃源岩层系判别,有效烃源岩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布区评价,古油藏的成藏与破坏,烃源岩演化史研究。通过正,反演相结合,一方面,从成因角度确定原生型油气系统;另一方面,研究区为构造残余盆地,具有多源多期成藏特点,从演化角度研究残存型,次生型,破坏型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4.
1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这是一项首次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的激光荧光技术于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研究。供LSCM用的样品,用环氧树脂加入荧光剂后,经加压灌注,磨制成岩石薄片,在LSCM显微镜下观察孔喉的分布,可以测量面孔率,并可标出需要测量的每个孔喉的大小以及观察孔喉形状及分布状况。该法的优点 :1.可直接测量和观察到 2 μm左右大小的孔喉。 2.在LSCM显微镜下可区分孔隙空间中的充填粘土杂基等,因此面孔率的测定较一般镜下统计和图像分析更为精确,因粘土矿物由于吸附染色剂后在颜色或灰度上有的不易区分。 3.岩石薄片中的微裂缝,在LSCM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 相似文献
16.
17.
19.
20.
在油气物化探勘查中,不确定性使得对勘查区的评价产生困难.物化探资料的使用可以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但不能消除它.在决策的各个阶段,使用物化探资料有助于提高勘查的效果及见油成功率.概率方法的引进可以改善现有勘查中的解释推断,使评价与决策定量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