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理学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歆 《地理科学》2015,35(11):1437-1443
通过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中国地理学类期刊编辑发表的编辑出版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中国地理期刊在期刊发展方面的特点,包括地理期刊的总体发展、主要期刊的发展历程、英文期刊的发展、中外期刊发展对比等。概括分析了中国主要地理期刊载文、人文地理学科刊文、主要期刊引文分析等方面的统计结果。最后,对中国地理期刊编辑在期刊与学科发展关系、期刊选题和办刊思路、提高期刊编辑质量、防止稿件重复发表、电脑与网络使用方法等5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地理学的传承发展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灿飞  王文宇  郭琪 《地理学报》2021,76(8):1815-1834
本文基于1934—2019年《地理学报》期刊发表的154篇工业地理学论文分析中国工业地理发展脉络与主要领域研究进展。中国工业地理在融合了西方工业地理理论和苏联工业地理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逐渐发展出兼顾理论研究和实践双重任务驱动下的特色学科体系,在经历了诞生探索、成长总结、视角转换、稳步发展4个阶段后,学科内容和范式逐渐与国际接轨,成长为一门相对成熟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未来需要继续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增强理论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手段应用,结合中国制度环境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地理学。  相似文献   

3.
《地理研究》2016,(11):F0003-F0003
2016年10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期刊中心承办的第9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专业期刊集群服务平台:挑战·机遇·路径”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期刊研究会张薇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党委书记刘毅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地理资源所平台处何书金副处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来自全国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40余家科技期刊编辑部和相关机构的60余位编辑同仁参加了本次沙龙。  相似文献   

4.
姚鲁烽  何书金  赵歆  高岷 《地理学报》2014,69(5):706-718
通过整理总结1934-2013年来有关《地理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方面的报道资料,全面回顾《地理学报》创刊80年来在论文编辑、出版管理、印刷发行、引证指标、获得奖励等方面的情况。根据期刊出版情况,将《地理学报》近80年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时期:1934-1949年9月的初创发展时期、1949年10月-1966年的整顿发展时期、1978-1998年的恢复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的网络与数字化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报》2013,(11):1448
<正>《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本刊欢迎国内外地理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地理学报》审稿原则:采用双盲制和三审制。审稿人与作者不在一个单位、不在同一课题;编辑不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对方的姓名和单位;交叉学科稿件分送不同学科的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准则。来稿发表与否由责任主编最后审定。编辑部一般在3个月内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4月22-24日,"2016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暨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发布会"在重庆西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00余家单位的350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机构代表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40余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编辑部和出版单位的代表,创下了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年会的新记录。本次活动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南大学共同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重庆市地理学会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主题是"新常态下中国地理学传媒期刊平台的创新与实践",目的在于推动  相似文献   

7.
从台湾《地理学报》看两岸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理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大陆素来缺乏对其发展进行全景式的了解.本文以台湾<地理学撤>自1962年创刊至2007年间发表的135篇人文地理成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台湾地区人文地理的发展现状、学科特点和发展脉络,反映出台湾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开放特点和受大陆重大事件影响的双重特性:人文地理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侧重于政治、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学科属性亦偏向后现代的文化、社会和制度等交叉研究层面;在空间方面,著作者和研究空间明显具有不均衡性.在对海峡两岸中国地理界权威期刊的对比和解读中可以发现.大陆人文地理依然热衷于地理空间事项特征的描述和分布研究,反映了两岸间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差异之影响.而两岸地理学界反映出在地理学理论探讨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地理是人文经济地理领域新兴的学科方向,近年来,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推动下,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借助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采用经典文献索引法,总结归纳21世纪以来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的总体特征、学科方向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网络信息地理主要集中在城市网络、网络消费行为及其空间影响、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流、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5个方面,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和旅游地理等学科领域;其演化历程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期—发展壮大期—集中爆发期—转型成熟期4个阶段,逐渐呈现多元化和交叉化的发展特征。文章还探讨了中国网络信息地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指出当前研究存在学科思想相对单一、理论构建相对滞后、滥用大数据方法以及研究视角过于狭隘等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应着重从加强本土理论创新、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新兴研究领域和紧扣时代发展需求4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钟赛香  曲波  苏香燕  毛鹏  游细斌 《地理学报》2014,69(8):1077-1092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①《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③《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④《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⑤《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2《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3《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4《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5《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相似文献   

11.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之一。194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以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经历了萌芽、上升、成熟、波动和大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和显著成效。经济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学科领域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带动了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创新和发展。研究所主持完成了系列国家重大任务,在农业区划与土地利用、工业基地建设与交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与城镇化、区域发展与规划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为服务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引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80年来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历程、研究领域、研究队伍和学术成果,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遴选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发表的6216篇文献(中文文献4576篇,英文文献1640篇),梳理分析了几个主要阶段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学术成果。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亟需创新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前沿理论、创建交叉新型学科体系,对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科学与国家现代化地理学创新等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何书金  赵歆  于信芳 《地理学报》2016,71(4):693-697
根据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2016 年2 月11 日发布的信息,《地理学报》被EI 选择作为收录期刊源,EI 收录《地理学报》的论文回溯到2006 年。依据EI 数据库检索和排名分析了中国作者发表地理学EI 论文的学科分布、地理学EI 论文的主要中国机构和作者分布,以及《地理学报》论文被EI收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文地理学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国  张妍  黄杏灵 《地理科学》2019,39(6):874-885
以中国地理学界权威期刊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对文章数量、研究关键词、研究团队以及科研机构与地区分布的分析,总结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总体特征。发现: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发表的期刊文章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问题和内容主要包括城镇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动力机制等方面;研究方法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计量分析方法、3S技术、模型等。随着学者们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研究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在对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当集中于拓展全球化视野、加强理论创新;注重微观尺度研究领域的开拓,重点研究微观尺度空间发展的过程规律、类型与模式、动力机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多元化,形成以地理学为主导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加强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提升服务社会需求的决策支持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说明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经国家科委批准出版的检索期刊。本刊宗旨:为满足地理与资源研究工作者查阅我国地理、资源等科学文献的需要,完善地理与资源科学文献的检索体系,扩大情报交流,及时报道我国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成果,使读者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全、便、快地掌握我国地理学科、资源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动向,推动地理与资源科学事业的发展。主要内容:地理学的一般问题;气候学;陆地水文与海洋水文;湖沼学;地貌学;冰川与冻土;沙漠研究;山地研究;生物与土壤;社会、经济地理;国土资源;生态与环境;国土开发整治与区域规划;地图与遥感。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学者近期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我国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报告、论文、专著等简要内容。读者对象:地理学科、资源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以及政府部门的领导、规划设计人员。著录格式: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创刊以来的国际化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歆  郑度 《地理学报》2014,69(9):1358-1368
全面回顾《地理学报》创刊80 年来在期刊国际化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系统分析《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23 年来在扩大期刊国际影响方面取得的进展.《地理学报》中、英文版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包括:期刊编辑出版形式国际化、国际出版与发行业务扩大、国际来稿量和刊稿量增加、国际网络下载量和引证数量等国际影响力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才 《地理学报》1995,50(2):185-191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世界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德斌  冯春萍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19-1526
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家在世界地理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地缘政治日益成为世界地理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成果涉及地缘政治学相关理论,世界热点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大国与周边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等;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地理一直是世界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尤其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此外,在世界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及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方面也有不少成果。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研究力量薄弱,二是研究水平不高,三是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三方面的问题互为因果,致使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处境每况愈下。为此,作者提出振兴世界地理学科的行动计划,包括组织举办“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加强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加强周边国家以及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国家的综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术期刊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国外出版集团稳居科技期刊的霸主地位,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2006年起,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及其期刊人经过1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积极应对国内外期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勇于创新,已经基本形成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成功地推出了拥有54家加盟期刊并且模块功能完备的集群化服务平台网站(www.geores.com.cn)、统一的在线采编系统、底层数据的结构化、富媒体出版、手机APP与微信服务公众号、数据出版、科研云助手系统、媒体宣传与推广、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库、中国地理会议服务系统、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不定期的专题性期刊沙龙、《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与科普版、“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等14项具有显示度的期刊多元增值产品,事业思路清晰,行动果敢有力,工作扎实有序,集群功能完备,投入产出比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由传统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的两大根本性转型,这使得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更加掌握了主动,把握了先机,开启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周成虎  于静洁 《地理学报》2023,(7):1659-1665
1949年以来中国水文地理研究经历了4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分别为河流水文主导时期、区域水文与实验水文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与水环境主导时期和水系统综合与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时期。中国水文地理研究在河流水文与水文区划、水文实验与水文分析、水循环机理与水文模型、水系统和社会经济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本文梳理了水文地理学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特点,以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科研工作和系列成果为例,回顾中国水文地理研究的历程,希望以此启发当代水文地理学研究,促进水文地理青年学者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1994-2003年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文献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搜集1994—2003年《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10种期刊发表的旅游地理文献,将10种期刊分为两大类,从文章的数量、基金资助、研究涉及区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旅游地理10a来的研究进展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