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征 《地理教学》2012,(8):29-30
水是生命之源,聚落依水而建,城市因水而兴,一个地方往往与水密切相关。地名作为特定空间的标记,常常蕴含丰富的水文化,天津、青岛、九寨沟、黑河等许多地名都含有"津、滩、沟、港、岛、江、河、浦、汊"等文字,更直接地反映了地名与水体关系。地名中的"水"元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水形地名,在自然地理实体水系地名中比较常见,尤其在南方更为多见。在湖南省株洲市,它主要是指地表系统中,以江、河、水、溪、港、潭、泊等类型命名的地名。2002年,株洲市所辖137个乡(镇)中,有23个乡(镇)7种类型以水形地名命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龙的国度 ,龙字地名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 ,以政区类龙字地名为例 ,使用汉语地名的各省区中 ,省级龙字地名1个(黑龙江省) ,市、地、县级龙字地名就达几十个 ,乡镇级龙字地名200余个 ,至于村级龙字地名数不胜数。自然山水类龙字地名 ,尤其是水系地名 ,如江、河、泉、湖、沼、泽、池、潭、源、湾、井、港、溪、水、渠、滩、沟、洼、塘矶等与“龙”字组合的地名 ,更俯拾即是。若将各类地名综合统计 ,每个地区龙字地名都不在少数。最少者也不低于20几处。以龙之居处命名的就有龙门(山西、陕西、安徽、福建、海南)、龙关(河北)、…  相似文献   

4.
漫话地名联     
漫话地名联文/@@张永芳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它言简意丰,结构工稳,又常和书法艺术、建筑艺术(楹联)、山水景物(风景联)等融为一体,更显得韵味隽永,深受人们喜爱。这里仅就几种常见联格中有关地名的趣联,撮录如下:数字联即在联语中嵌入数字的联格。因有...  相似文献   

5.
南闾 《中国地名》2011,(4):72-73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南京的每一条“老地名”,或附载一个古老的动人故事,或镌刻一段不凡的历史,或彪举一个杰出人物,或蕴含某种意义,或表现某种民俗史实。南京地名,承载了古都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地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实体变化了,而反映历史的文化信息仍然保留在地名之中。透过纷繁复杂的地名,  相似文献   

6.
一、地名的译写 国际社会很重视地名翻译的标准化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就考虑采用一种简便、通行的方法,以保证在国际交往中地名不会因语言文字的复杂造成混乱。1967年,第二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议,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都使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敛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泰兴市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大胆尝试地名的有偿命名,不断探索实践地名命名市场化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了解,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已出资百万元买断了该市一条路名的冠名权,开创了该市有偿命名地名的先例。泰兴市地处长江之滨,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建设步伐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8.
对地名有偿化的几点看法王文田地名有偿化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地名信息资料的咨询、地名标志及出版物中有些地名的标注、少数地名的命名、更名要有偿,并且要由地名管理机构依据规定程序具体组织实施,还要持续不断地开展的一项工作。对此,联系青岛的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被人们所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起来。但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的系统性要求相比,我国目前的地名管理水平却显得相对落后了,表现为地名意识的浅薄,地名法规的落后以及普遍性的地名经费紧张问题等。笔者就地名经费问题的解决与发展地名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成分的含量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地名群体也营造了一种深刻的人义氛围——地名环境。它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对城市环境的一种升华,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理性的再创造,这就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由于地名环境造就这种无形资产,在一定意义上说,地名就具有了价值。这种资产取决于硬环境的优劣程度,同时它对硬环境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地名档案工作开展十几年来形成了一定规模。根据《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继国家、省(区、市)建立地名档案馆、库后,地、市和县、区两级也建立了地名档案室。目前,对地名档案室实施考核已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试就这项工作的有关问题谈谈认识。一、地名档案室考核工作的意义中国地名委员会和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各级地名档案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级地名领导机构要加强对地名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地名档案工作领导机制,展开高效率的业务指导,是做好地名档案工作尤其是基层地名档案工作的切实保证。地名档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工作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等多种技术设计出一种具有网络层、数据层、功能层和应用层的地名违法行为查处系统的框架:其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管理条例》、《天津市地名管理条例》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设计了地名违法行为业务信息处理流程。并在地名违法案件的立案过程中结合地名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起案件与地图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地名违法案件可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查询与统计,进一步提高了地名违法行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本文描述了地名违法行为查处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的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虽然健全了地名法规,使地名管理与其他管理有了质的区别,地名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使地名管理的主体基本明确,奠定了地名管理机构作为城市有序化的中枢神经作用,管理中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然而,我们的地名法规在量化方面还比较模糊,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模糊自由度,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使地名管理出现一种“管”而不“理”的症结。地名管理机构做为地名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就难  相似文献   

14.
肖岐 《中国地名》2009,(12):46-46,48
地名是人们对地形、地物共同约定的一种语言代号。地名的命名,是在人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与人类的活动领域和居住的地理位置、环境都有着密切关系。研究黑龙江流域地名,就必须从它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所设计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方法,以南宁市六城区村级地名为例,从地名数量、地名结构、地名类型、命名特征4个层面研究了村级地名特征和命名规律。结果发现:南宁市六城区的专名、通名以含有2个汉字字符的地名为主,其次是3个汉字字符的地名;地名结构类型有8种,以"1+1"结构为主,其次是"2+1"结构,地名字数类型和结构类型普遍较多样且均匀;聚落类和新旧老幼类地名在各区各种字数地名中普遍出现,字数为"2"的地名涵盖了大部分地名类型,其余类地名散布于各地区各字数类型的地名中;村级地名命名方式共有17种。  相似文献   

16.
论地名重合     
在不同地域,也就是在不同的经纬坐标上,①出现相同的地名,这种现象称为地名重合。对于地名重合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查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合地名中,哪一个是历史上最早存在原始地名,但这种工作也常常遇到困难。特别是山地名,往往使人束手无策。地名重合是一种历史地理现象。也就是说,所有重合地名,都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现在世界各国都已注意不让当代地名出现重合的现象,有的国家并且制定了法规,以防止地名重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就有防制地名重合的条文。②历史上…  相似文献   

17.
地理空间中对位置的描述可以基于形式化的地理坐标,也可以利用自然语言文本中的非形式化地名来表达。文本中的同一地名可能指向很多地理位置,这就引起了地名歧义,地名消歧就是消除概念指称上的认知分歧,为地名分配唯一的地理位置。该文从地名知识的角度出发,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名本体的地名知识统一表达方法,介绍了地名知识来源和地名知识库建库流程;然后给出了中文地名消歧原理和算法流程,从语义关系、拓扑关系、距离关系和地名密度4个维度计算地名实体之间的地理关联度进行地名消歧;最后通过实验对消歧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消歧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覆盖率和F值。  相似文献   

18.
地名管理工作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它的发展和完善将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管理与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国际、国内互联网的开通,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高速、快捷的信息通道。而地名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地名信息微机化管理和地名信息互联网站的建立,推动地名管理工作。实现地名信息互联网站的建立和地名信息的发布,其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 一、地名信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这为地名信息网站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汉译地名是指汉语、汉字翻译其它语言文字 的地名。 我国的汉译外语地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已经出现了诸如: 安息、条支、奄蔡这些音译地名。 在我国正式出台《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这一国家标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对汉译外国地 名予以规范。众所周知,汉字有时一种发音就可 以写出多种汉字,而有的字有多种发音,基本无 法按发音准确译写。译名者掌握资料不同,方言 读音的存在导致了出现同一地名有的人音译、有  相似文献   

20.
地名教学五忌贾明(福州市第四中学)地名既是地理实体的指称,又是地理空间的指代。在几种地理知识中,地名是第一种。地理教学离开了地名,就好比语文教学离开了字词,历史教学离开了年代,无从入手。中学地理教学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地名为依托。但目前高师地理系尚未单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