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层神经网络与自组织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类别遥感图象分类的复合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第1步半训练样本按其统计特征分成若干组,用不同级别的训练样本分别训练BP网络。第2步将这些训练好的BP网络并联构成有监督分类器,对遥感图象进行有监督分类。第3步用BP网络的分类结果对Kohonen网络进行自组织训练,用训练好的Kohonen网络构造无监督分类器,对遥感图象进行细分。通过对SPOT遥感图象的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模糊理论的发展,将模糊分类方法运用于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以邛崃地区2002年的Landsat ETM+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ENVI软件将模糊分类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的结果与检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个受各种因素影响并具有模糊性的土地分类问题上(遥感图像的林地、耕地、园地地类识别),模糊分类较传统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闾海庆  王静  杨静 《北京测绘》2022,(6):827-830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地形复杂、标注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借助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分类模型;然后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集部分图像分类标注,有监督训练卷积网络;最后对其余数据分别进行弱增强和强增强,得到训练图像伪标签,实现模型有监督训练。实验表明:所提半监督分类模型准确率比有监督模型平均准确率仅降低0.03左右,训练集标注耗时节约一半以上,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较快的训练速度。  相似文献   

4.
陈杰虎  汪西莉 《遥感学报》2022,26(10):2029-2042
小样本学习旨在利用非常少的监督信息识别出新的类别,由于忽视了样本之间的关联信息,现有的小样本分类方法用于遥感图像小样本分类时往往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精度。为此,本文利用图来建模图像在特征空间的相似关系,使用图卷积运算平滑同类别图像的特征,增强不同类别图像特征的区分度,提升分类精度。所提方法在现有图卷积运算的基础上,使用多阶次的邻接矩阵线性加权的方法代替传统的一阶邻接矩阵,通过图谱分析得出这种改进方法能够让不同阶次邻接矩阵的频率响应函数在高频部分正负相抵,有效抑制图信号的高频分量,更显著的提升同类别节点特征的聚集程度;同时,在训练过程引入了微调的方法,使用新类别中的标记数据对最后一层图卷积网络进行少量次数的训练,能够进一步提高精度,增强模型的迁移能力。实验使用AID、OPTIMAL31以及RSI-CB256这3个常用的遥感数据集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同数据集小样本分类任务和跨数据集小样本分类任务中,在分类精度方面均优于原型网络等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彦胜  孔德宇  张永军  季铮  肖锐 《测绘学报》1957,49(12):1564-1574
零样本影像分类技术旨在通过学习数据集的部分类别(可见类),获得识别在训练阶段未出现类别(不可见类)的能力。该技术在遥感大数据时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遥感领域的零样本场景分类方法对于映射后的语义空间优化关注很少,导致已有方法的整体分类性能较差。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跨域映射和渐进语义基准修正的零样本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方法。在训练的有监督学习模块,基于可见类的类别语义向量和场景影像样本,实现深度特征提取器学习和视觉空间到语义空间的稳健映射。在训练的无监督学习阶段,基于全体类别的类别语义向量和不可见类遥感影像样本,分别通过协同表示学习和k近邻算法来渐进修正不可见类类别的语义向量,从而缓解可见类语义空间与不可见类语义空间的漂移问题和自编码跨域映射模型映射后不可见类语义空间与协同表示后不可见类语义空间的偏移问题。在测试阶段,基于学习所得的深度特征提取器、自编码跨域映射模型和修正后的不见类语义向量,实现对不可见类遥感影像场景的分类。本文整合多个已有公开的遥感影像场景数据集,组建了一个新的遥感影像场景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多种不同的可见类与不可见类的划分情况下都明显优于已有公开零样本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光谱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区域多中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剑 《遥感学报》2010,14(1):173-179
针对遥感图像土地利用一种类别由多种地物组成,存在难以求取类别光谱特征多元分布模型的问题,分析了多光谱遥感图像土地利用的光谱特征和区域多中心特征,提出了一种光谱信息和区域信息基于规则的区域多中心分类方法,以类别的类内中心集合表征类别模式,以区域为分类单元,以区域单元含类别类内中心数和区域单元中属于某种类别的像元占单元总像元的百分比为分类准则;采用类内中心表征类别模式和基于规则的分类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利用类别由多种地物组成、类别模式不满足多元正态分布的问题,由于类别区域单元多中心特性差异大,分类规则的建立及训练样本的选择易于实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分类精度4%—6%。  相似文献   

7.
角度分类器与距离分类器比较研究——以盐渍土分类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理想的分类器是进行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关键。距离分类器是以已知地物类别的亮度值作为分类基准,通过比较未知类别像元与已知类别像元亮度值间的距离进行分类。角度分类器是以光谱谱线角为分类基准,通过比较n维波段空间中未知类别像元与已知类别像元光谱角度进行分类。本通过上述两种分类器对同一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对两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物的复杂多样性,准确识别其分类精度对遥感数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分类精度,本文以Landsat 8数据为基础,提出不同尺度引导滤波特征融合NDVI与NDBI的方法,进行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类。首先,提取多光谱数据第一主成分作为引导图像,原图像为输入图像,依次提取滤波半径为2、4、6、8的引导滤波特征集;然后,将不同滤波半径的引导滤波特征集与图像NDVI与NDBI特征进行融合,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监督分类,以此探究不同尺度的引导滤波对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引导滤波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特征;(2)引导滤波可以提高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不同大小引导滤波半径图像在分类方面与原图像相比,较其分类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最高总体精度达99.776 3%,Kappa系数为0.997 1;(3)不同尺度的引导滤波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当滤波半径R=2时,图像的分类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许夙晖  慕晓冬  赵鹏  马骥 《测绘学报》2016,45(7):834-840
针对因样本量小而导致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和多核支持向量机(MKSVM),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S-DCNN)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方法对遥感图像多尺度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分别用DCNN训练得到了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最后采用MKSVM综合多尺度特征并实现遥感图像场景分类。对标准遥感图像分类数据集的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结合低频和高频子带对不同类别场景的识别优势,对遥感图像场景取得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可以有效表达影像的深层特征,在遥感图像处理特别是在分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变分自编码器进行无监督训练,用分类层替换解码层,输入训练样本进行分类网络的微调,最后在分类器预测的类别概率图基础上使用条件迭代模型求解马尔可夫随机场,对分类结果进行优化。在两幅通用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取得了优于其它方法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的像素级和对象级的遥感影像合成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万幼川 《测绘学报》2012,41(6):891-897
像素级和对象级的分类研究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方向开展,二者的结合与优势互补还没有引起关注。本文对像素级和对象级分类方法的结合做出新的探索,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像素级和对象级的遥感影像合成分类方法。首先,以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像素级分类、以一种基于改进模糊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的层次分类模型进行对象级分类,获得多层次分类结果。然后,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像素级分类与对象级分类的合成算法,对多层次分类结果进行合成。实验表明,合成分类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分类结果的精度,提供比单一像素级方法或对象级方法更准确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5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主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遥感影像处理中的使用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以e-Cognition软件平台为基础,处理标准数据集,综合考虑视觉效果、总体精度和用户精度3方面,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主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高分辨率影像中的分类效果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均存在混分现象且混分对象不完全一样。在处理同一标准数据集时,隶属度函数分类方法的精度最高但分类速度最慢,Bayes的分类效果最差但操作简单,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的分类速度均较快且都有较高的精度,其中SVM分类方法在区分相似性高的对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选择高分影像分类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分类影像的特征选择从而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统计数据分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  白小双  孙娟娟 《测绘学报》2007,36(2):198-202
通过对已有的专题数据分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决策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统计数据分级评价模型——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即首先,以常用的分级数学模型作为决策方案;然后,选取分级精度、信息量、分级间隔作为方案的属性,用熵法确定各个属性的权重;最后,提出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并通过建立的试验系统,进行数据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具有很好的评价效果,为用户快速选择分级数学模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模糊分类技术在作物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模糊分类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多时相ScanSAR的作物识别中。模糊分类技术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结合雷达图像的自身特点,将模糊分类技术与上下文处理相结合,是雷达图像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洪洲 《东北测绘》2013,(4):75-79
影像分类技术是遥感影像分析与解译的重要基础。纹理特征是影像的重要特征,本文主要实现基于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监督分类。首先对地物样本进行提取,通过样本训练统计各类地物纹理特征向量,建立纹理特征库;然后以各类地物的特征向量作为基准,采用最短距离分类器对影像进行分类;最后采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并与ERDAS专业软件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本分方法取得了与ERDAS软件相当的分类效果,从而验证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疆伊犁河谷的伊宁县SPOT5遥感影像,在ERDAS IMAGINE 9.2软件平台下,通过二次变异分析算法和三次非对称分析算法提取纹理信息。基于图像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监督分类,然后根据地物的空间分布进行"分区分类处理"。结果表明,伊宁县的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19.34%,Kappa系数提高了0.247。利用霍城县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方法验证,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分类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土地覆盖变化是土地分析与评价和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 通过精确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法 获取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图是研究煤田火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度法、面向对象 分类法和基于复合分区的分层分类法进行乌达煤田火区土地覆盖分类的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复合分区的 分层分类方法分类精度较高, 总体分类精度为92.97%, kappa 系数为0.9155。该方法通过基于地表热辐射特征、热 异常状况、地貌类型, 以及对生态系统扰动状况等的划分, 减少了地物信息的混淆度, 即通过提  相似文献   

18.
BS-GEP算法在水利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物环境状况较为复杂时传统基于统计学遥感分类算法难以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这里将基于分组策略的改进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BS-GEP)应用到遥感图像分类问题中,避免传统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由于种群多样性破坏引起局部收敛,解决地物状况复杂时难以得到较高分类精度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组策略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的分类器提取的分类规则能转为数学表达式形式并能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GEP)相比分类结果混淆程度相对较低,与最大似然法相比分类结果相对清楚,模型分类精度达到9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已有的数据分级模型及分级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引导型专题数据分级处理流程。首先运用分级数确定模型给出分级数,再利用"秩和比法+熵值法"对系统中各个分级模型的分级结果进行评价,最后以向用户推荐分级数和分级模型的形式辅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分级处理模型。结合实例,对引导型专题数据分级处理过程及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原型系统显示实例结果。结果表明,此数据分级处理模式能让普通用户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