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南水北调是补水性质的工程,是在充分利用北方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不足部分从南方调水补充,以满足工农业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为了拟定调水干线的工程规模,除了预测今后不同发展时期受益地区的工农业需水量外,对当地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是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现将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所经地区的自然概况及主要河流的水文特性简介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有关部门曾多次研究了从长江调水解决西北华北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条:即从长江下游调水的东线方案(长江—大运河—黄河—海河);从长江中游调水的中线方案(汉江、丹江—黄河—卫河一海河);从长江上游调水的西线方案(长江—黄河)。几年来,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取得了进展,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一致认为:西线调水意义重大,效益显著,这一末来的大规模利用和均衡水资源工程,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开拓西北振兴北方经济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因此,建议西线南水北调列入国家“八五”重大科研项目。现仅就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工作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降水丰枯变化不确定性和差异性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的丰枯遭遇状态各不相同,给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调度运行带来风险。联合copula函数和贝叶斯网络理论,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最不利的丰枯遭遇风险概率进行了研究。利用copula函数建立了水源区和受水区年降水量联合分布函数,计算条件概率,结合贝叶斯网络进行丰枯遭遇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4个受水区调水风险的概率均在25%以下,并对不同情景的调水风险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是国家级的重大水利工程,调水效果最终依赖于接收调水地区对调水的具体利用,引水补源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在邹平市的具体利用。为评价引水补源工程对黛溪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效果,在分析邹平市引水补源工程实施后黛溪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各个补给项的基础上,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各个地下水补给量,确定了黛溪河流域引水补源的总补给量。将总补给量视为本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与本区用水所需的地下水开采量相比较,对本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论证了引水补源工程可有效缓解区内地下水超采问题。另外,还充分利用年地下水动态和多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等监测资料,揭示了引水补源工程对区内地下水的有效补充作用,为区内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盛海洋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140-146
论述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背景、工程规划、工程特征、环境影响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工程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朱承中 《水科学进展》2000,11(2):227-228
科普读物《中国南水北调》来到我手边之后,引起我很大兴趣.首先是因为我的职业和经历使我对有关南水北调的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再则是因为近年来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些有悖于科学、民主决策的状况,非常需要能够有较为客观的出版物作切合实际的论述,为社会广大读者正确认识南水北调服务.《中国南水北调》面世,是符合这一需要的.《中国南水北调》作为科普读物,给读者介绍了大量的相关知识:水文水资源的基本知识;缺水现象的生成和造成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问题;什么是跨流域调水和为什么要搞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的历史和现状;南水北调的提出和基本设想等.  相似文献   

7.
论述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背景、工程规划、工程特征、环境影响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工程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国务院、水利部南水北调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供水范围和供水对象。黄河水利委员会于2000年11月25日~26日在郑州召开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讨会。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副总工韩亦方,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陈效国、副总工程师薛松贵和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六省(区)水利厅以及黄委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有关领导和代表共38人参加了会议。 黄委会副主任兼总工陈效国和水利部调水局副  相似文献   

9.
张怡雅  袁飞  张利敏  谢子琪 《水文》2022,42(3):89-94+66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汉江中下游区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定量评估汉江中下游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可为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家港、皇庄、仙桃站1987—2019年流量和水位数据,采用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Yamamoto突变检验法对年、月尺度流量和水位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水文变化指标法分析中线调水前后水文特征值变化。结果显示: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区典型站年径流量和年水位均较调水前呈下降趋势;各水文特征值均发生较为显著变化,各站点月平均流量和水位、年极端流量和水位总体低于调水前;调水后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表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量和水位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柯礼丹 《地下水》2001,23(3):105-112
正当全国舆论呼喊干旱缺水 ,尽快调水的时候 ,一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利好信息呈现在人们眼前 :我国社会总用水量正从低增长向零增长过渡 ,零增长可能提前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到来。本文从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下的水资源供需规律的研究 ,分析当前水市场要素的发展趋势 ,提出零增长提前到来的水资源对策措施 ;同时 ,就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基础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供应链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用于南水北调运营管理的可行性,阐述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可以帕累托整体最优为管理目标.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的实际,定义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契约,构建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委托-代理契约关系模型,提出并定义了南水北调供应链中“信息变换效应”的概念,初步分析信息变换效应的存在、量化和控制.论文表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复杂大系统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层面上具有开拓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Major element chemistry of the Huai River bas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hemistry of major ions (Ca, Mg, Na, K, HCO3, SO4, Cl and Si) in the water of the Huai River basin was studied, based on samples from 52 sites from nine different water bodies in July 2008. Ions and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displayed clear spatial patterns with low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th and higher in the north of the basin; the same condition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East Lin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SNWTP) in this region. The Huai River main channel and Hongze Lake have moderate ion concentrations relative to the whole basin. TDS concentrations versus the weight ratios of Na/(Na + Ca) and ternary 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southern rivers (Shi R. and Pi R.)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weathering of carbonates, whereas the northern water systems (Guo R., Shaying R., Nansi Lake and its tributaries) are dominated by the weathering of evaporites. The Huai River main channel, Hongze Lake and the East Line of SNWTP are synergistically influenced by weathering of evaporites and carbonates, yet Hongze Lake and the East Line of SNWTP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evapo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es. This study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Huai River is the geographic division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China. Most rivers of this basin have very high ionic com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global median and other world rivers.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ionic composition also suggest that intensiv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northern areas of this basin are well characterized. A comparison with WHO and Chinese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indicates that the northern water systems of this basin are not suitable for use as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nd pollution control should be improved and enhanced in northern areas of the basin.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大面积农业灌溉的区域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社会经济学模型对中国未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资料,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重点研究了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对中国北方13个省(区)范围内农田、农林混作区和草地等进行大面积灌溉所产生的区域气候效应。结果显示:大面积农业灌溉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明显,主要受灌区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湿度、近地层空气湿度、总云量、潜热通量、降水量等均呈增加趋势,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及500 hPa位势高度将降低。灌溉后受灌区土壤湿度的增加,不仅使受灌区气候环境发生变化,还通过动量、热量及水汽交换对邻近地区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虚拟水的概念,分析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国际、区际流量关系,以勾勒我国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格局。通过对未来我国在不同粮食发展战略下的粮食供需情况,确定我国粮食进口基本规模,对未来我国虚拟水贸易格局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我国北方通过粮食贸易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量达到184亿m3。我国北方地区以有限的水资源在支持其他区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30年中国将面临新增粮食需求1.4亿~2.0亿t的巨大压力,在保持较高自给水平的前提下,我国虚拟水贸易的格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外流域调水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造福中国人民的重大举措。虚拟水战略可作为跨流域调水的补充,在保障缺水地区水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1990—2004年基金项目年度统计资料,归纳总结了1990年以来15年期间地球科学领域面上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数量与金额、项目平均申请与资助金额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自由申请项目以及青年基金项目和地区基金项目的资助规律;比较了地球科学领域分支学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表明:地球科学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不断上升,资助率多年平均为21.92%;资助强度年均增长14.15%,至2004年,项目平均资助强度已达30.03万元;各类面上项目中,以自由申请项目获资助数量最多,占资助总量的76%,其次为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所占比例最低,不足资助总量的4%;地球科学各学科面上项目申请和资助数量及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但具体资助情况互有差异,其中地理学和地质学申请和资助数量及金额占到所有面上项目总数的50%以上,但资助率却低于其他学科;各学科的项目平均资助强度每年增加幅度大约为1.80万元,在2000年之前,各学科的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相差较少,但自2000年开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成为高资助强度的3个学科。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超采控制、入海水量控制目标等因素,以及现状(2005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水平年,设置了9个情景方案,应用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管理战略情景模拟分析.采用GDP、粮食产量、ET(蒸散发量)、入海水量、总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超采量等评价指标对9个情景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给出了各规划水平年的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战略问题如ET控制、地下水超采量控制和入渤海水量控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未来虽然有南水北调工程对本流域的补水,但需要严格控制流域用水量和耗水量,才能做到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量、增加入渤海水量,实现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程建设中地下水资源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国内首例城市地铁PBA暗挖车站边导洞内施工地下连续墙止水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 NX软件重点模拟了导洞内地下连续墙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地表沉降曲线以车站中线为中心,呈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而第一深度空间(0~500 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远远不足,且十分紧缺。为此,在多元利用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迅速强化进行第二深度空间(500~2 000 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与开发,并从速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起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可靠、稳定供给的战略后备基地,以保证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与聚集取决于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其深层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与其动力学响应。 为此,本文将讨论以下6个问题: (1)当今世界上各国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势态。 (2)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和腾飞前夜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对外依存度。 (3)我国必需金属矿产资源的保障途径之一,世界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4)中国在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土。 (5)我国东北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入找矿、勘探、开发和利用与我国东北地域金属矿产资源战略后备基地的建设。 (6)必须迅速强化开展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找矿、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碳汇的现有研究文献,系统总结了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碳储量空间格局及其动态过程、不同模式下的碳汇评价与定量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提出了峰丛洼地区二期石漠化治理应关注碳汇稳定性、受气候变化制约等问题,从而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展望了峰丛洼地区二期石漠化治理工程中碳汇研究的趋势:一方面,将土壤分布格局、碳汇耦合机理研究和增加当地经济效益相结合,提高当地农民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推广和发展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成果和经验; 另一方面,将遥感技术与石漠化治理碳汇研究相结合,构建更多碳汇估算模型,为二期石漠化治理碳汇定量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下热水的基本类型和成因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循环型地下热水的δD和δ18O具有类似于现代大气降水的线性关系和环境效应,其δD低于当地大气降水,据80年代末检测其氛比值一般小于1,14C年龄逾20000aB.P.(华北),这说明循环型地下热水起源于区域古大气降水,且补给期为冷湿的雨期。封存型地下热水中贫氘富钙的Cl-Ca型烃矿床卤水,其δD和δ18O接近初生水值域,40Ar/36Ar值接近海岭型值域,反映水的一级起源──上地幔的脱水排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