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第十四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1986年7月13日至18日在美国旧金山附近的斯坦福大学召开。出席大会的共有40多个国家七百多人,其中美国矿物学家四百多人,日本四十八人,中国二十七人(其中大陆二十六人,台湾一人),华商六人,其余的国家出席的人数大多是几人。如苏联只有索波列夫一人参加。 会议前后分别组织了地质旅行,参观了  相似文献   

2.
龙泉山位于江苏省赣榆县西北郊厉庄乡。龙泉山原名狼山、神仙山、又名九泉山。环龙泉山山坡有泉九眼,终年潺潺流水,水色清澈,味甘冽。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9年)县志记载:“狼山者也,山上有泉。深裁及  相似文献   

3.
一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卒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为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及天文学家。他在少年时代曾由他的私塾老师罗王宾教他一些天文知识,到二十七、八岁又从同乡倪正(观湖,1616—16957)学习明代的大统历法。康熙十四年(1675)自苏州购得《崇祯历书》之后,便醉心于西洋历算的研究。他自己叙述学习的经过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搜寻公元10世纪冰岛埃尔加(Eldgjá)火山喷发前后(公元932~948年)各地气候冷暖变化的历史文献记录以及树轮记录,重点发掘并考订了中国的历史文献记录,对公元10世纪冰岛埃尔加火山喷发的气候效应,特别是对中国的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综合中国、欧洲和中东以及日本等地的历史文献记录与树轮记录,发现埃尔加火山喷发后的气候变冷集中在公元934~935年和公元939~942年两个时期.公元934~935年的降温可能是欧洲和中东的区域性降温,公元939~942年的降温在全球范围有广泛表现.埃尔加火山喷发开始后直至公元938年,中国出现了区域性的气候变暖,变暖的峰值可能在公元934年.从现有历史文献证据分析,埃尔加火山喷发后中国的降温发生在公元939~942年.初步估计,公元939年到940年冬季(939年12月至940年2月)中国洛阳开封一带相对于公元933~938年的降温幅度可达5℃~8℃.我们对埃尔加火山喷发过程的考订印证了前人的推测:埃尔加火山在3~8年的喷发过程中,可能于公元934年和939年前后各出现一个喷发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维什斯本(P.A.Witherspoon)教授夫妇,应武汉地质学院邀请,自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二十八日在我国进行访问讲学。九月三十日国务委员方毅同志亲切接见了教授夫妇并就中美两国可能进行协作的领域交换了意见。十月二十七日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兼水文司司长张宏仁同志会见了教授,并就两国间进行人员交流,技术合的可能性进一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叶连俊 《地质论评》1948,13(Z2):222-222
驰誉国际之地质学家曼兹博士(Dr.Oscar EdwardMeinzer)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病殁于其华盛顿寓址,噩耗传来,地质学人同深震悼。先生享年七十有一,  相似文献   

7.
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于今年八月四日至十四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这是一次有112个国家,5574名学者、专家参加对盛会.会议期间进行了两次大会学术交流,并在八月六日至十三日按学科及科学分枝划分22个分组,进行论文宣读与讨论.同时还穿插组织了按“国际岩石圈”计划安排的专门讨论会及其他科学专题的座谈会.在各类会上宣读的论文共3551篇.在会前、会间和会后还组织了80多条地质路线旅游.会议期间安排了苏联某些研究所和高等学校的参观以及文化参观,同时还举办了有许多国家参加的地质展览馆.八月五日大会以“地质学的最近成就”为题进行了大会论义宣读.内容包括1.苏联国民经济中的地质学(Kozlovsky,E.A.);2.科学海洋钻探的过去和未来(Hay,W);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46,11(Z3):425-438
本会第二十二次年会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南京举行,到会员一百一十人。二十七日上午九时在珠江路九四二号中央地质调查所礼堂开幕,理事长李四光因病滞渝,由书记尹赞勋主席,行礼如仪后,致开会辞,略谓: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地质科技情报》编委徐国风同志因病于一九八九年D三月十四日在武汉逝世,终年五十六岁。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谨向中国地质学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地质普查勘探、科研和教学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对支持和赞助我所工作的西北五省(区)地质局、队、院(校)和国内有关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到解放前的二十七年间,为推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组织地质学术交流和培养地质人材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三十三年来,随  相似文献   

11.
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二日早十時離道孚,沿新都河東北行,由格日過渡,上一陡坡沿河西岸行,涉兩小溪而抵菜子坡(海拔三千公尺)。由张鐵匠導引入菜子溝,该溝深而狭成V字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诗中,有15首记载了公元768和769年唐代荆湘地区连续2年冬季出现的寒冷气候。公元768和769年冬季,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出现降雪,公元769年早春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杜诗记载的冷冬及洞庭湖结冰事件,在其他史料中未曾发现,是对史料中唐代洞庭湖地区寒冷和结冰记录的补充。公元768和769年气候寒冷事件发生在8世纪中叶以后,是公元750年之后唐代气候变冷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3.
国际矿物协会(IMA)第十四届全会定于1986年7月13日-18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 本届全会是由美国矿物学会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主办的。组织委员会主席由C.T.Prewitt教授担任。学术活动将包括IMA所属各委员会、工作小组及程序委员会所组织的讨论会和大会报告。按照所提交的论内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聘请的高级顾问、水文地质学家J.卡兰贾克博士于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至二十七日在华就“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项目进行咨询,在北京和石家庄与我方项目工作人员共同讨论了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公元一九九九年4月24日,首都北京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在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园内的假山旁.小桥边.一群60多岁的中老年人谈笑风生,他们或集体合照,或单位留影,园内的主要景观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这是一群59年毕业于该校土木工程系的老校友.他们是应学校之邀。来校参加毕业4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1948,13(Z2):289-290
本会理事会於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下午三时半假南京珠江路中央地质调查所图书馆举行会议。出席理事李春昱章鸿钊朱家骅杨钟键赵金科孙云铸程裕淇黄汲清侯德封张更俞建章尹赞勋十二人。列席王钰顾知微二人。理事长俞建章主席,书记尹赞勋报告:(一)本届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明代曹学佺所著的《蜀中广记》一书中写道:“国朝(明)正德末年(公元一五二一年);嘉州(即今四川犍为一带)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  相似文献   

18.
王钰  葉連俊 《地质论评》1939,4(5):323-328
附交通及地質图各一版民國二十七年十二月,著者等奉令調查川西屏山縣境内油頁岩礦。於八日乘輪離渝,十一日抵宜賓(敍府),十三日乘(?)輿沿金沙江西上,越日達屏山,舆地方當局稍事接洽,十六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搜寻公元10世纪冰岛埃尔加(Eldgjá)火山喷发前后(公元932~948年)各地气候冷暖变化的历史文献记录以及树轮记录,重点发掘并考订了中国的历史文献记录,对公元10世纪冰岛埃尔加火山喷发的气候效应,特别是对中国的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综合中国、欧洲和中东以及日本等地的历史文献记录与树轮记录,发现埃尔加火山喷发后的气候变冷集中在公元934~935年和公元939~942年两个时期。公元934~935年的降温可能是欧洲和中东的区域性降温,公元939~942年的降温在全球范围有广泛表现。埃尔加火山喷发开始后直至公元938年,中国出现了区域性的气候变暖,变暖的峰值可能在公元934年。从现有历史文献证据分析,埃尔加火山喷发后中国的降温发生在公元939~942年。初步估计,公元939年到940年冬季(939年12月至940年2月)中国洛阳开封一带相对于公元933~938年的降温幅度可达5℃~8℃。我们对埃尔加火山喷发过程的考订印证了前人的推测:埃尔加火山在3~8年的喷发过程中,可能于公元934年和939年前后各出现一个喷发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谨向中国地质学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地质普查勘探、科研和教学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对支持和赞助我所工作的西北五省(区)地质局、队、院(校)和国内有关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到解放前的二十七年间,为推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组织地质学术交流和培养地质人材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三十三年来,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地质学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暨广人地质工作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勘测,地震地质、能源地质和地热地质的调查研究,地质人材的培养,地质测试与实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国内外地质学术交流,以及地质科学理论的提高和地质知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