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镜吾 《地质论评》1990,36(4):384,375
第二届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17日至21日在江苏徐州市召开,是继1985年在贵阳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之后我国沉积学界的又一次盛会。五年来,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地质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次学术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17日到21日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召开。这次大会是在第一届大会五年之后召开的。与会代表2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沉积学会理事长叶连俊教授、副理事长吴崇锡教授、学部委员业治铮教授、沉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孙枢教授,以及刘鸿允教授、韩得馨教授、廖土范高级工程师等。大会开幕式上,冯增昭教授致开幕词。他回顾了我国岩相古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和取得的成绩,对国外某些贬低我国岩相古地理工作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批驳,用我国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范围广褒内容丰富的古地理图自豪地宣称我国的岩相古地理工作是居于世界前列的,是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5日—9日在成都举行。这次学术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组织,由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部委员、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刘宝珺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地质、石油、煤田、冶金、化工等部门及中国科学院系统和有关校院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关士聪、郭文魁、张宗祜等学部委员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00余篇,交流和探讨的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相、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5日至10月9日在成都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除海南、西藏和台湾三省区外的各省、各地区,包括地质,石油、煤炭、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等行业部门,包括科研,生产和院校单位的327名代表。其中,中科院学部委员5人,具有高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86,32(1):99-100
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及贵州省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持的“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6日至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5日在成都开幕,10月9日胜利结束。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除海南、西藏和台湾三省区外的,包括地质、石油、煤炭、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等部门和行业的科研、生产和院校单位的327名代表。其中,中科院学部委员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代表占一半以上。本届会议虽是前两届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的延续,但已从较为单一的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扩展为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在交流的学术内容上也增加了层序地层学  相似文献   

7.
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6日—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煤炭部、石油部等系统,以及部分高等院校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代表共180余人。 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及贵州省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持,得到了贵州省科协、省地矿局及省煤炭正业厅的大力支持。会议共收到论文238篇。大会宣读的有  相似文献   

8.
曾明果 《沉积学报》1986,4(3):66-66
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与贵州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六日至十日在贵阳举行。十一日至十五日,代表们对贵州两条相标志明显的沉积地质路线分别进行了野外考查和研究。此次大会以交流学术、提高研究水平,促进矿产的预测与寻找为宗旨。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煤炭、石油、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及新闻单位等系统的代表及工作人员共181人。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沉积矿产在各类矿产中占有很大比例。沉积铁矿(包括沉积变质铁矿)在世界铁矿总储量中约占80%,特别是大型富铁矿——前寒武纪铁硅建造富矿,全是沉积形成的。我国北方著名的宣龙式铁矿,南方的綦江式和宁乡式铁矿,也都是沉积生成的。在普查和群众报矿中,这类矿点所占比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8日至13日在青岛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继1981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和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之后,我国...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8日至13日在青岛市召开。这是继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之后,我国矿物学界的又一次盛会。总计80名代表参加了这届学术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化学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国家建材局、武警黄金指挥部等系统所属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向会议提供赞助的企业集团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领导同志和青岛市科委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中国  相似文献   

12.
在1985年12月,我们完成了比例尺为百万分之一的“浙江省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编图。现把编图成果叙述如下: 一、地层浙江省寒武系分布在浙西,即绍兴-江山断裂带以西地区,呈北东向的线形褶皱,岩层厚度450—1700m。寒武系与上覆层奥陶系呈整合接触,而与下伏震旦系的接触关系则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肖山-常山以西至浙皖边界一带为整合接触,以东至绍兴、江山一带为假整合接触。寒武系的岩性,中上部以碳酸盐岩为主,下部为硅质岩夹石煤层和磷矿层。古生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体是以古生物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编制出版大区域的古地理图集,集中反映海陆分布,岩相内容较少,较少的学者开展了岩相古地理研究,揭开了由古地理图向岩相古地理图转变的序幕。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总体上是以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大量的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并采取多种编图思路和方法编制大区域的岩相古地理图,是我国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大发展时期,形成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编制的图件不仅尽量体现活动性古地理的学术前沿,而且更多的是强化实用性,聚焦对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和油气勘探的支撑和指导作用。现代阶段:2000年至今,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聚焦支撑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成为了这段时间的主题,采取不同的编图思路和方法编制出版了大区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编图资料丰富,技术方法新颖;二是编图思路先进,体现了以构造为主线,岩相古地理恢复为核心,支撑服务油气为根本的研究思路;三是以服务油气目标为特色。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促进大数据岩相古地理向前发展,数字岩相古地理必将推动我国在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的创新,提升支撑服务沉积矿产找矿和油气勘探开发的精准性和预测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成都有机化学所筹办的全国第二届红泥塑料学术会议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贵阳市举行。全国109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收到论文41篇。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秦天真、贵州省副省长徐采栋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0月20—24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甘肃省地质灾害协调中心、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成都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组织。来自科研、生产、教学和泥石流防治第一线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古近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古近纪是塔里木盆地由海向陆转化的时期。当时该区的海侵来自研究区西侧的古地中海分支,物源则主要是盆地北部的南天山以及南部的昆仑山,沉积中心在库车坳陷西部以及塔西南坳陷带的西部。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发育砾岩、砂岩、碳酸盐岩及膏盐岩,沉积环境有滨岸、漏湖、潮坪及扇三角洲等,塔西南坳陷以碳酸盐岩和膏岩为特征,从东到西发育开阔台地、近岸局限台地、蒸发盐台地、辫状河三角洲环境等,二者之间即在塔北隆起及北部坳陷带位置为宽阔的古隆起区。始新世晚期-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整个盆地以滨浅湖为主,发育粉砂岩与泥岩互层沉积,塔西南坳陷虽然仍发育多个海相层,但海水的影响明显比始新世早期弱,当时主要古地理单元有海湾渴湖、滨浅湖、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总体上,塔里木盆地在古近纪经历了早期以扇三角洲为主的浅水环境到晚期的滨浅湖及海湾溻湖环境,古近纪研究区的古气候以热带-亚热带的干旱气候为主。  相似文献   

17.
1981年10月23日在湖南省锡矿山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碳酸盐岩学术会议,到会代表120余人。会议围绕①不同类型金属矿床与岩相的关系;②不同大地构造及岩相古地理背景  相似文献   

18.
19.
系统分析青藏高原新生代中新世50余个沉积盆地的类型、构造背景、岩石地层序列,对青藏高原中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中新世,青藏高原海相沉积已经全面退出,全部转为陆相沉积,约23Ma时高原及周边不整合面广布,标志高原整体隆升。塔里木、柴达木及西宁-兰州、羌塘、可可西里等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的构造压陷湖盆沉积。约17.2Ma左右,阿尔金山显著隆升,使柴达木盆地西叉沟一带再无生物礁灰岩出现,且在盆地西部出现了短暂的沉积间断。这一时期,柴达木盆地西部开始进入湖退期,而东南部则快速湖进;同时,大约17.7Ma索尔库里山间盆地初始凹陷形成。另外,高原腹地五道梁-沱沱河盆地受南部唐古拉山的挤压抬升,在16Ma左右结束了五道梁组的沉积,在可可西里—唢呐湖一带则再次凹陷接受唢呐湖组沉积,形成高原腹地的大型压陷湖盆。13~10Ma期间,藏南南北向断陷盆地的形成,是高原隆升到足够高度开始垮塌的标志;约8Ma以来,高原东北部几乎所有湖盆均进入湖退期,普遍出现冲积扇、辫状河和水下扇砂砾岩堆积。  相似文献   

20.
郭振明 《地质论评》1988,34(3):283-283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地质矿产部探矿办坑探处,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四○三地质队共同筹办,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湖南石门县召开。会议收到科研、生产、院校等部门提交的论文135篇,包括凿岩,爆破,装岩、运输、提升,支护加固,通风防尘、排水,动力(照明),掘进与米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