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东北地区数十条断裂带横剖面上断层岩的化学分析资料表明,硅含量的递变有是 规律。从变质作用,成分组合、显微构造、分带分异和构造背景等的不同表现,元素硅持球化学行为可分为低级变质作用和甚低级变质作用两咱类型。硅在断裂带中变化的复杂性,依实例分析为低级变质作用和甚低级变质作用两种类型。硅在断裂带中变化的复杂性,依实例分析同长石的分解密切相关,此系动力分异的一所导致的变质分异和化学分异多次性的结果,并  相似文献   

2.
书讯     
为了配合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庆祝建所30周年活动,《西北地质科学》第13卷第2期届时将奉献给广大读者《纪念建所30周年专刊》。专刊内容包括领导题词、成果论文、研究综述和成果介绍等。有建所30年来我所地质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的评述性文章,有反映地矿部“中国周边国家毗邻地区与火山岩有关矿产地质特征情报调研项目的“中国西部周边邻区构造—火山—成矿建造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有涉及地矿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梗概”;有涉及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研究项目的“多种地球动力学背景条件下甚低级变质作用的一些问题”;有涉及地幔物质研究内容的“地幔流体的性质和作用”和涉及测试技术研究的“华中高压变质柯石英的拉曼谱学研究”等成果论文。  相似文献   

3.
王河锦 《地质学报》2022,96(5):1711-1723
本文集中讨论了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包括:① 近变质带的创立及其在解决划分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界线这一国际难题中所取得的进步;② 伊利石结晶度对碎屑岩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起到的作用与贡献;③ 仪器校正、粒度大小及其与Kübler指数的经验关系式;④ 泥质碎屑岩中的成岩指示矿物与变质指示矿物;⑤ 松潘 甘孜、巴颜喀拉造山带的甚低级变质作用的模式与新的成因解释;⑥ 讨论了涉及到的科学研究的相关规则。提出了运用指示矿物结合伊利石结晶度划分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界线的方案和建立喜马拉雅伊利石结晶度标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碎屑岩甚低级变质作用的新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4.
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毕先梅  莫宣学 《地学前缘》2004,11(1):287-294
介于成岩作用与低级变质作用之间的极低级变质作用是一个重要过程 ,对于全面认识地球浅层动力学与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极低级变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带划分的改进方案 ,应用许多研究实例讨论了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研究在化石能源及固体矿产勘查、评价与成矿研究方面的意义 ,指出煤、石油、天然气形成于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条件 ,很多非金属矿产的成因及质量直接受到变质程度的控制 ,大量低温—低中温铜、铅、锌、金、银、锑、汞等金属矿床分布在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区中。为了获得准确的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数据 ,文中建议应保证所测粘土样品中自生K型伊利石的含量 >90 % ,并且不含钾长石 ,还要根据变质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分析样品的合适粒度。  相似文献   

5.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9日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国家教委,地矿部、能源部油气总公司3系统11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报告了有关蓝片岩(低温、偏低温的高压变质岩石)研究的最新成果,表述了存在不同构造背景、不同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特征的低温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交流了极低级变质作用与油气生储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与极低级变质作用有关的一些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学、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6.
很低级变质岩石在沉积盆地中分布广泛。在成岩-低级变质作用演化过程中,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油气、煤的演化阶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很低级变质作用与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矿产关系密切。本文系统总结了很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的几个方面及其新进展,包括很低级变质带的划分、粘土矿物地质温压计、变质作用p_T_t轨迹及其在沉积盆地中的应用等等,并结合实例初步探讨了川西北若尔盖坳陷三叠系的很低级变质作用。研究表明,对沉积盆地中很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对于划分成岩-变质界限,明确盆地的热成熟阶段,恢复盆地古地温、古构造史以及指导油气勘探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极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毕先梅  索书田 《地学前缘》1998,5(4):302-306
只有10余年研究历史的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对低温矿产的形成、环境保护、许多地质构造学关键问题的解决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外主要运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对微细矿物的结构、成分进行分析,获得矿物组合、粘土矿物的结晶度、多型、混层比、b0值等以及有机质参数、流体包裹体等信息作为判断极低级变质作用的依据。中国对极低级变质研究刚刚起步,文中介绍了一些学者对内蒙、右江、新疆、北京、台湾等地区所作的一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结晶度、云母b0值和绿泥石地质温度计研究了梵净山前寒武系甚低级变质作用。结果表明经Kisch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校正的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为0.20~0.99°Δ2θ,绿泥石结晶度árkai指数为0.22~0.63°Δ2θ。由此阐明梵净山前寒武系经历了成岩作用到浅变质作用的影响,迄今依然保留了成岩带、近变质带和浅变质带的岩石记录。成岩岩石具有伊蒙混层特征成岩指示矿物,浅变质带具有钠云母特征变质指示矿物。钾云母(伊利石)b0值范围为:0.9000~0.9045nm;平均0.9018nm,b0值累积频率曲线分布介于典型中压—中低压系列之间,估算的压力为366MPa。峰期变质温度为293~364℃,平均342℃,古变质温压梯度为27℃/km。近变质带界线穿越地层和梵净山背斜轴线,表明甚低级变质作用为成岩-构造运动同期或后期构造增厚引起下部和底部岩石随温压的升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沸石是岩石圈上部分布最广的硅酸盐矿物之一,它普遍地见于各种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中。沸石不仅在岩浆期后热液阶段生成,而且在沉积-成岩作用阶段、表生作用(风化)阶段、低级变质阶段都可以生成。由于沸石对周围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热、动力变质作用反应灵敏,因此,它是了解地质体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的良好的指示矿物。本文概述了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分布、时代、产出的地层岩性剖面、原岩类型、矿物组合及其生成顺序,并探讨了它的形成条件和成因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具有工业意义的斜发沸石岩和丝光沸石岩。  相似文献   

10.
铁矿是吉林省的重要矿产,已发现249处矿产地.根据《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技术要求,吉林省的铁矿床被划分为岩浆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受变质型、化学沉积型和风化型6个成因类型.文章系统总结了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并对不同地质时代产出的铁矿床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系统分析了主要含矿建造、成矿构造条件、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对铁矿成矿的制约,并以地质事件为主线,阐述了地壳演化与成铁作用的内在联系,系统论述了吉林省各种类型铁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对了解吉林省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年来国际上极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综合运用了伊利石结晶度等各项指标 ,将极低级变质带划分为成岩带、近变质带和浅变质带 ,成岩带和近变质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低级成岩带、高级成岩带、低级近变质带和高级近变质带 ;研究了伸展背景、阿尔卑斯碰撞背景和增生背景下的极低级变质作用 ;进一步理解了矿物的转变过程 ,建立了变质泥质岩石的矿物反应系列。即变质泥质岩石的二八面体矿物反应系列 ,为蒙皂石—伊 /蒙混层 (I/S)—伊利石—白云母 ;对应变质镁铁质岩石的三八面体矿物反应系列 ,为蒙皂石—绿泥石 /蒙皂石混层 (C/S)—绿泥石。岩石微构造也发生同步变化 ;明确了广泛应用的伊利石结晶度的本质是雏晶大小的一种量度 ,也与晶格应变有关 ,主要受反应动力的控制 ;建立了系统的研究技术方法 ,包括野外采样方法、室内X光衍射法 (XRD)、透射电镜法 (TEM )、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岩石学方法、同位素地质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密东盐池附近变质基底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北山古生代裂谷带西段一部分,而板块北缘的北山地区古生代进入了陆块裂解、陆内裂谷发展演化时期。笔者对东盐池附近的变质岩进行了研究,将该区域变质作用分为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接触变质等3个类型;将区内变质相分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及葡萄石—绿纤石相等4个变质相带相系。研究了地质事件与变质变形的演化趋势,即变质作用从区域中高温变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到区域埋深变质,变质作用的温度和压力随时代更新逐次降低。探讨了变质作用与矿产的关系,即变质作用控制变质矿产的分布。各种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热液与其他热液一起促使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至有利部位成矿,形成了黑色岩系中的磷矿、石墨矿和钒矿等。  相似文献   

13.
陈启飞  陶平  李朝晋 《贵州地质》2023,40(4):353-361
本文以《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研编项目为依托,以近年来贵州省外生矿产勘查及研究成果为支撑,遵循《中国矿产地质志·省级矿产地质志研编技术要求》,系统开展了贵州省外生矿产的矿床(成因/工业)类型划分,包含一、二、三级矿床类型。对贵州省主要外生矿产的矿床类型、成矿环境、成矿作用、含矿地质体及矿床式、主要产区等作了进一步综合分析、整理和汇编。对贵州省外生矿产中,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等认识较模糊或有争议的矿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这些研究成果,对贵州省外生矿产的研究及找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建水、石屏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是昆阳群出露的最南端。昆阳群普遍经历了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类型为埋藏变质作用,变质时期为晋宁期。根据伊利石结晶度研究,昆阳群可划分为高级近变质带和浅变质带,分别相当于葡萄石-绿纤石相和绿片岩相。根据伊利石b0值研究,昆阳群变质压力类型为中低压相变质,构造背景为伸展盆地背景,与同期扬子板块西北缘挤压背景不同,表明罗德尼亚(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过程在扬子板块西缘表现为"剪刀式"碰撞过程,即扬子板块西缘由北至南是逐渐汇聚到一起的,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这也表明了全球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具有不同时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煤变质理论认为,引起煤变质的地质作用通常为深成变质、动力变质、接触变质、区域岩浆热变质等。但是,青海煤田地质公司在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研究青海热水煤田煤变质问题时,发现上述煤变质类型均无法解释该区煤变质现象。因为这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凯里-榕江-从江前寒武系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佳丽  王河锦  苑蕾 《岩石学报》2018,34(3):669-684
根据碎屑岩甚低级变质作用原理,运用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结晶度、伊利石-白云母多型、伊利石(白云母)b_0值、绿泥石温度计等碎屑岩低温变质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了黔东南前寒武系67个2μm的粘土样品,得到黔东南凯里-榕江-从江一带下江群伊利石结晶度为0.221~0.607°Δ2θCu Kα、绿泥石结晶度为0.239~1.393°Δ2θCu Kα,变质带伊利石-白云母多型均为2M_1型,伊利石(白云母)b_0值为0.9001~0.9048nm,平均0.9021nm。根据伊利石(白云母)b_0值的累积频率曲线得出研究区下江群遭受的变质作用为典型的中压变质类型。由Cathelineau(1988)绿泥石温度计估算出下江群浅变质带峰期变质温度为362~382℃。以上结果表明凯里-榕江-从江一带下江群经历了成岩-高近变质-浅变质作用,基于Warr和Rice标样的成岩/变质界限,剖面可划分为一个成岩带、两个近变质带、一个转变带和一个浅变质带。结合华南地区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推断新元古界下江群经历的成岩-变质作用与晋宁运动引起的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碰撞拼贴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陶平  陈建书  白培荣 《贵州地质》2023,40(4):344-352, 361
以《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研究项目为依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贵州雪峰至加里东构造旋回构造演化及区域成矿规律的系统研究。认为在该构造旋回,随着构造动力从离散(裂解)向汇聚(造山)发展,盆地类型从陆内裂陷(谷)盆地转化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再转化为板内结合带压陷盆地,从而形成了各时期特有的地质建造及多种矿产,尤其是贵州最有特色的锰、磷、重晶石等沉积矿产。这些矿产在各种地质建造及其地质体中呈现出有序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并论述了与沉积作用、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各一个及亚系列数个,并建立了贵州与南华纪至中寒武纪早期主要矿产的区域成矿模式。这些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贵州该旋回中的区域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8.
祁连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系统分析区内成矿条件和区域成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海相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变质(包括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含喷气-沉积型)、构造蚀变岩型等是该区的主攻矿床类型。通过对祁连成矿带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野外调研和室内的再研究,共圈定69处成矿远景区,其中A类5处,B类23处、C类41处。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地质找矿成果,优选出铜、金、铅、锌、钨远景区16处,作为今后矿产资源评价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东天山成矿区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姬金生  丰成友  张连昌 《矿床地质》1998,17(Z1):197-200
本文从东天山成矿区地质背景和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分析人手,总结了成矿规律。金属矿产空间上集中成带分布,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产出不同类型矿产,主要矿产集中于板块边缘环境,成矿时间上与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和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一9日在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教委、能源部油汽总公司3个系统11个单位的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有11位代表报告了有关蓝片岩低温一极低温的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了极低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