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RADIOASTRON卫星的最新资料数据,如卫星的轨道参数、科学目标等,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分析跟踪站对卫星的跟踪覆盖情况.RADIOASTRON卫星利用跟踪站获得的多普勒测速数据进行精密定轨,根据多普勒定轨原理,初步分析卫星的定轨情况.  相似文献   

2.
影响GEO轨道确定精度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轨卫星的几何跟踪条件受到局部测轨网的限制;二是卫星相对于地面的动力学约束信息较弱。利用一个针对GEO卫星的简化动力法定轨的协方差分析模型,研究了联合测距跟踪网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对定轨精度的改善情况。指出测距系统的校正误差是常规测距跟踪网定轨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当附加一条东西向VLBI基线时,仅利用不定期的少量VLBI高精度数据就能够显著改善测距偏差对轨道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卫星的整体位置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VLBI在GEO卫星精密定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GEO轨道确定精度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轨卫星的几何跟踪条件受到局部测轨网的限制;二是卫星相对于地面的动力学约束信息较弱.利用一个针对GEO卫星的简化动力法定轨的协方差分析模型,研究了联合测距跟踪网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对定轨精度的改善情况.指出测距系统的校正误差是常规测距跟踪网定轨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当附加一条东西向VLBI基线时,仅利用不定期的少量VLBI高精度数据就能够显著改善测距偏差对轨道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卫星的整体位置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区域跟踪网不能覆盖导航卫星全弧段从而导致卫星定轨精度低的问题,简述了导航卫星和低轨卫星联合定轨模型,然后利用星地跟踪网观测数据同时确定了低轨卫星和导航卫星精密轨道,并根据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低轨卫星在联合定轨中所起到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引入低轨卫星之后,全球网和区域网定轨精度分别平均提高了20.0%和44.3%,区域网6h和24h的轨道预报精度分别优于10cm、13cm,利用星地跟踪网观测数据联合定轨方案是一种提高定轨精度并削弱对地面站依赖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层间链路的星间链路方式,即以轨道高度区分的不同类型卫星间链路,在MEO卫星上安装星载接收机即可接收GEO、IGSO卫星观测数据。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构型,从卫星跟踪时间、三维位置精度因子PDOP、定轨均方差等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地面跟踪站区域和全球非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星地链路、星地链路联合层间链路、星地链路联合星间双向测距等多种场景的定轨仿真。结果显示,基于中国区域的7个地面跟踪站1 d观测值,联合波束角为41.25°的层间星间链路,GEO、IGSO和MEO定轨均方差值由6.1 m、1.3 m和5.9 m减小到1.0 m、0.8 m和2.0 m;联合卫星波束角为45°的卫星双向测距(残余系统误差为振幅30 cm的周期项),星座整体定轨精度优于20 cm。  相似文献   

6.
在近地低轨卫星上安装GPS接收机,并同时能捕获到四颗GPS卫星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利用GPS观测值来组成观测方程,解算被求卫星的轨道位置。但由于GPS卫星是为地面上的用户设计的,其主要是满足地面用户的导航定位要求,再加上近地卫星的高动态性、高速度性,有时还不能同时捕获到四颗GPS卫星,这都给近地卫星的定轨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本文主要对这一想法进行了试验,并分析了定轨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比较了几种精密卫星钟差加密方法,研究了利用全球分布的IGS永久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估计高采样率卫星钟差参数的原理与方法,并将各种卫星钟差加密方法得到的结果与IGS数据分析中心估计的卫星钟差结果相比较。最后将不同加密方法得出的精密卫星钟差结果用于基于星载GPS双频非差观测值的CHAMP低轨卫星的定轨,并将不同方法得到的定轨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地面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可高精度、高密度地估计GPS卫星钟差,估计精度可达0.1~0.5ns。经地面GPS跟踪站数据估计的GPS卫星钟差,应用于基于PPP方法的低轨卫星定轨,其定轨精度在10cm以内。  相似文献   

8.
锚技术是解决自主定轨轨道发散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理论推导入手,分析了星间链路观测量对卫星轨道参数的可测性;讨论了锚固站经纬度对轨道定向参数确定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仿真实验研究不同地面跟踪方案下自主定轨精度的变化。理论分析表明,星地观测量对卫星升交点赤经的偏导数与锚固站纬度的余弦成正比,锚固站纬度越低对越有利于升交点赤经的确定。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增加锚固站个数可以有效地控制轨道的发散程度;锚固站可以按一定的跟踪时间和跟踪间隔实行间断性跟踪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对MEO卫星实施直接跟踪得到的定轨精度较高,但对锚固站的分布较为敏感,而间接跟踪实施简单,但定轨精度略低。  相似文献   

9.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被认为是 2 1世纪初最有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高效重力探测技术 ,旨在测定中长波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及时间相依变化。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其次介绍目前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卫星跟踪卫星计划 CHAMP和 GRACE的进展情况 ,最后讨论该技术在精化地球重力场和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冯来平  毛悦  宋小勇  孙碧娇 《测绘学报》2016,45(Z2):109-115
为提升区域地面监测站条件下北斗卫星定轨精度,面向日益丰富的北斗星载数据和即将实现的星间链路技术,提出了联合运用地面监测站数据、低轨卫星星载数据与星间链路数据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方法。讨论了低轨卫星星载数据与星间链路数据增强对于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重点从低轨卫星数量、轨位分布及星间链路等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少量低轨卫星与区域监测站联合定轨即可显著提高导航卫星定轨精度约73%,钟差解算精度略有改进但不明显;同等数量且均匀分布的低轨星座,其轨位分布对联合定轨精度影响不大;加入星间链路数据可大幅提升导航卫星定轨精度,且改进效率高于低轨卫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彩色图像的机器人视觉跟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基于局部图像的HSV闽值分割和基于形状提取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物体。经过颜色分割,利用物体基本形状的先验知识,根据具体要求和需要,识别出物体的边缘,计算出物体的质心位置,并通过机器人伺服实验实现了机器人的视觉跟踪。  相似文献   

12.
随着GPS导航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机动性强,数量众多的移动目标进行有效的监控,紧急救援和提供各种位置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其在运输、物流行业的表现突出。本文从"低成本,高效率"的前提出发,借助Windows Mobile手机平台作为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分组业务(GPRS)和Google Map等技术构建了具有实时数据获取和传输功能的定位跟踪一体化平台,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服务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个较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实时性强,数据传输稳定,实现了控制中心对数据的准确收发和对移动终端实时精确的跟踪,对于土地利用监测等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移动设备的定位跟踪系统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droid移动平台和百度地图API,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移动设备定位跟踪系统。该系统利用移动设备内置GPS芯片采集定位数据,再通过GPRS无线网络通信传输至服务器,并在浏览器端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实时定位跟踪。系统运行稳定,定位快速准确,为GPS服务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卫星跟踪卫星重力观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GRACE卫星计划为范例,通过数值方法建立SST观测量与地球引力位的关系式,为后续反演地球重力场数值算法的实现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UNIX动态地理目标跟踪原理与系统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一种在UNIX下实现地理信息显示及动态目标跟踪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开发经验介绍了消除闪烁、提高目标显示效果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TERCOM(terrain contour matching)算法定位精度对航向误差敏感和算法普适性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迹线追踪的TERPM(terrain profile matching locating algorithm)定位算法。利用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提供的速度和航向信息对UV(underwater vehicles)的航迹进行追踪,在遍历基准地形时考虑航向误差对数据选取的影响,组合最优匹配的判别方法,提高定位算法的抗噪性。实验结果表明:TERPM定位算法适用于机动UV的精确定位且定位精度对航向误差不敏感;与已有的TERCOM改进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A1tBOC(15,10)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得出该信号在码跟踪性能上的理论优势,并根据Betz码跟踪评估理论仿真分析了接收机前端带宽、相关器间隔、环路鉴别器类型、载噪比以及全频带和单边带两种接收方式对该信号码跟踪精度的影响,并且通过与BPSK(10)、BOC(15,10)和单边带AltBoc(15,10)信号对比,得出AltBOC(15,10)信号在码跟踪精度上的优势,为AltBOC接收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文龙  李清泉 《测绘学报》2011,40(2):200-203
针对飞艇沿公路飞行获取的高清晰交通视频,研究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车辆跟踪方法.该方法用蒙特卡罗算法预测目标下一时刻的一组状态(位置和尺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各预测状态中与参考目标的状态相似度最大的一个,即为车辆目标跟踪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准确地跟踪道路上无规律、非线性运动的车辆,并能够应对跟踪过程中的短时...  相似文献   

20.
一种自适应的PSO粒子滤波人脸视频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PSO粒子滤波人脸视频跟踪算法。本算法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使粒子向真实值的后验概率分布移动,同时引入小生境(niche)技术加以改进,构造出多种群特性,使目标分布呈现非线性非高斯特性的多模分布,由此提高对动态系统中最优解动态变化的自适应能力。实验表明,在简单背景匀速运动、复杂背景匀速和变速运动的人脸视频跟踪中,和传统粒子滤波、普通PSO粒子滤波相比,具有良好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