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是海南岛海区多毛类研究的第一部分.标本系根据自1955年至1991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苏、中澳和中德国际合作考察的标本.在我国、原苏联、联邦德国和澳大利亚经系统整理而成。本文共报道134种.隶属26科。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海区的多毛类Ⅱ孟凡,洪旭光,吴宝铃(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66003)沙蚕科Nereidae68.单叶沙蚕Namalycastisaibiuma(Muller)Namalycastisaibiuma:吴宝铃等,1981:43;赫列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沙蚕科Nereidae标本是1958-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采到的,共计29种(其中包括一些变种,种和变种的总数为37)。除光突齿沙蚕Leonnates persica Wesenberg-Lund 外其余均采自潮间带。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太平洋西北部其他地区潮间带沙蚕科进行比较时,首先看到的是从北向南种数显著增加。北千岛群岛潮间带发现3种沙蚕(1961),南千岛群岛7种(1961),黄海15种(赫列勃维奇、吴宝铃, 1962) ,海南岛潮间带有28种。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千岛群岛所有区之间完全没有共有种,与黄海的共有种数为6,这6种在黄海仅发现在潮间带,它们是Paraleonnates uschakovi, Nereis oxypoda,N.erythraensis,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P. cultifera 和P. nuntia,这或许是黄海动物区系的热带特征在潮间带比其他带表现的特别显著的例证。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大约有一半种属印度西太平洋型,约有1/3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布种。因此海南岛潮间带沙蚕区系根据种的组成应属印度西太平洋区。  相似文献   

5.
1987~1991年在黄海进行小型多毛类调查时,采到的裂虫科小型种标本,经鉴定有18种,其中9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在青岛沿岸采到的多毛类栉(虫耑)虫。这种动物身体结构简单,生殖方式原始,是研究多毛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很好的材料。它可自由生活,也可与其它动物共生。我们的标本与前人描述略有不同,简单型刚毛的齿数可达6个。栉(虫耑)虫在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
黄海小型砂间多毛类海女虫科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于1987年11月在青岛附近的脱岛采到属于异触虫科的小型砂间多毛类数条。经研究表明,这些标本为异触虫属的新种——滑毛异触虫Pisione livisetosa。本文对该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形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渤海是我国主要的海洋渔场之一,许多重要的鱼、虾类,如对虾等在此产卵、育幼、索饵。因此,研究作为饵料基础的环节动物多毛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对渤海水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动物的增、养殖都是有益的,并能为海洋环境硏究提供科学依据。关于渤海多毛类,前人已有很多报道。Fauvel(1933)报道了52种采自天津附近的多毛类,高哲生等(1959)也报道了渤海的一些多毛类,特别是吴宝铃和乌沙科夫(1963a,1963b)对渤海和黄海的多毛类进行过许多研究。最近,杨德渐和孙瑞平(1988)也报道了渤海的58种多毛类,但上述研究多限于区系分类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根据1982年6月至1983年11月作者对渤海101个站(图1)底栖动物调查所获得的多毛类资料,对渤海多毛类的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在黄海首次发现的多毛类3种小型砂问海女虫(其中有两个是亚种),对其形态、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海区(含西沙海域)渔海况速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航空遥感或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海域进行观测,采集处理有关海洋环境要素如海水温度,盐度等,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为海洋渔业生产提供可靠服务。本文以1994年7月海南岛海区的实际飞行试验,清楚地表明,航空遥感或卫星遥感技术在渔业生产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西部的一组岛群,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面。我国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是我国的良好渔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勤劳勇敢渔民的重要捕渔场所。为了建设我国神圣领土南海诸岛,解放后我所和其他许多单位曾多次组织考察团进行资源调查。本文就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75年4月-6月,以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采集的部分标本,经整理鉴定后写成。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桥虫类动物调查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南岛的海口、三亚港、东锣岛、东洲及西洲岛、马岭、鹿迴头、苍头前、白每头、盐灶、崖城、北港等地,进行了普遍调查,采得桥虫类动物,计星虫14种、螠虫2种,其中星虫有6新种,螠虫有1新属新种。由于采集期短,地区不广,所得种类,仅可代表一部分区系,先作初步报告如次。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西沙群岛多毛类的研究,除一些零星记载外,迄今尚未见过任何报告。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进行调查时,在宣德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石岛、中岛和永乐群岛的森屏摊、晋卿岛、琛航岛共采到多毛类标本140号,约420个标本,经过研究鉴定共计61种(有两种未定种),其中有一新种,有43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此外,在永兴岛用浮游生物网拖到吻沙蚕(未定种)Glycera sp.和微蚕 Nematonereis Unicornis(Grube)等8种的生殖期标本,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过关于微蚕等种的性生殖期的报告,对这些种生殖期性成熟标本,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本文包括分类学描述和动物地理学初步分析两部分。  相似文献   

15.
深圳河口泥滩3种大型多毛类的数量动态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立哲  林鹏  刘俊杰 《海洋学报》2000,22(3):110-116
深圳湾潮间带泥滩宽阔,低潮时面积约27km2,陆向以红树林沼泽地为边界,有深圳河和元郎溪等许多河流和小溪流入湾内.每年有数万只鸟类在深圳河口红树林区和泥滩栖息和觅食[1],因此,深圳湾的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2].1993年,香港和深圳协作治理深圳河,由北京大学总承担,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汇亚环保顾问公司、环境科学顾问(亚洲)有限公司、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深圳市环境监测站、华南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协作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蚓虫是小头虫科较为常见的属,中国海区的样品过去常被鉴定为加洲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 Hartman。本研究中,来自东南沿海四个不同海区的118条中蚓虫样品被鉴定为一个新的种类,在此给出具体描述。这个新种具有如下特征:(1)第1至9刚节表皮双环型,刚毛束位于体节中间位置,而后的刚节多环型,刚毛束位于体节后半部;(2)后腹区具有疣足突起;(3)前4个胸刚节仅具双羽型翅毛状刚毛,其它体节仅具巾钩刚毛;(4)胸区巾钩刚毛的柄长且直,巾长为宽的3至5倍;(5)腹区巾钩刚毛不同于胸区,较短且具收缩部;(6)甲基绿染色模式独特。这个研究表明了中国海区的中蚓虫可能被误鉴定为加洲中蚓虫,而这个新种M.chinensis sp.nov.在东南沿海广为分布。  相似文献   

17.
多毛类18S rDNA和CO Ⅰ基因序列片段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秀珍  林荣澄 《台湾海峡》2006,25(4):490-497
应用分子系统发育学的方法,以多毛类18S rD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序列片段为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特征对它们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四索沙蚕-梯斑海毛虫分枝的遗传距离为0.044,(四索沙蚕-梯斑海毛虫)-小头虫分枝的遗传距离为0.072,四索沙蚕分枝与岩虫分枝的遗传距离比较大,为0.091.分析结果显示18S系统发育树将仙女虫科定位为矾沙蚕目的内群分类单元,100%的Bootstrap值进一步表明仙女虫科和索沙蚕科的姐妹群关系;分析结果还显示了小头虫目与矶沙蚕目的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珠江磨刀门海区底质中有孔虫,介形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棣 《热带海洋》1989,8(1):10-18
  相似文献   

19.
廖秀珍  林荣澄 《台湾海峡》2006,25(4):490-497
应用分子系统发育学的方法,以多毛类18S rD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 Ⅰ)基因序列片段为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特征对它们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四索沙蚕-梯斑海毛虫分枝的遗传距离为0.044,(四索沙蚕-梯斑海毛虫)-小头虫分枝的遗传距离为0.072,四索沙蚕分枝与岩虫分枝的遗传距离比较大,为0.091.分析结果显示18S系统发育树将仙女虫科定位为矶沙蚕目的内群分类单元,100%的Bootstrap值进一步表明仙女虫科和索沙蚕科的姐妹群关系;分析结果还显示了小头虫目与矶沙蚕目的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7年2、5、8、11月调查资料,研究了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种类组成、种类与数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变化,并与大亚湾多毛类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多毛类47种。平均栖息密度60个/m^2,平均生物量1.78g/m^2,潮汐作用影响多毛类的种数、密度、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多毛类数量的季节变化不甚明显,但冬季的栖息密度和春季的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