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3):F0002-F0002
李庆春教授 男,1961年12月生,山东郓城人。1982年2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勘探地球物理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学位。1994年被原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4):F0002-F0002
戴塔根教授男,1952年8月出生,湖南涟源人,197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82年获中南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在澳大利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他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教育部地矿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委员。他还兼任《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质与勘探》、《中国地质教育》和《Geoscience ofChina》等期刊编委。…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1):F0002-F0002
陈毓川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学家。1934年12月生于浙江省平湖县,1952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3年赴苏联顿涅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学习,1959年归国后,先后在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矿床地质研究所工作。1981年,任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1983年起,先后任地质矿产部地矿司副司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29(1):79-79
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部网站2007年2月8日消息,2006年本刊先后被美国《石油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收录,这表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在国际地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是广大作者、审稿专家与本刊编辑部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4):367-367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论文的重复发表、数据造假、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不仅损害了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声誉,而且对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尽量避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使《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成为地学学术交流的净土,本刊编辑部已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这同时也是本编辑部对论文学术质量严格把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30(2):F0002
@@ 门玉明教授,男,1957年2月生,陕西西安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师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力学师资班,1993年获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人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32(1):F0002-F0002
毛景文研究员 男,1956年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从事矿床学研究。1978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1982年和198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0~1993年在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和圣太田高等矿业学院进行博士后工作,1983、1988年和1992年先后晋升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30(3)
李勇教授男,汉族,1959年12月生,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获区域地质调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12月晋升讲师;1992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5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院长、院党委委员、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3):F0003-F0003
薛春纪教授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眉县。1983年于西北大学本科毕业,获岩石矿物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获得西北大学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29(3):F0002-F0002
李云峰教授 男,1945年4月出生,山东垦利人,先后于1970、199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最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副主任、西安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现任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土资源部矿产储量评估师、水 相似文献
11.
2021年4月18日,长安大学迎来建校七十周年。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出版了“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分上、中、下三册(2021年第1期、第2期和第3期),共发表39篇高质量论文,以期汇聚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高端人才,为学校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建言献策。总结了《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出版“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的编辑策略,包括组稿策划、出版过程和宣传方式。组稿策划主要包括拟定征稿通知、确定组稿对象、邀请专家学者赐稿、定期询问稿件准备情况等。出版过程主要包括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创造性开展封面设计、创意扉页设计和致谢形式多样化实践,采用中国知网网络首发确保论文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宣传方式主要包括组稿时在官方网站以及出版后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针对每篇论文发布动态消息,组稿阶段及时向专家学者汇报专辑来稿最新进展,走访地球科学与环境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向专家学者赠送本次专辑。上述措施的高效实施确保了“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既是一本高质量专辑,更是一本有温度的专辑。 相似文献
12.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土遗址数量较多,且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故对土遗址及其环境的时空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大型土遗址的发现保护多利用考古、实地调查和空间信息技术等方法。鉴此,本文分析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间该区域土遗址本体及其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病害发育和人为破坏。病害主要为裂隙与坍塌、风害、酥碱病害、水蚀、表层剥落、生物病害等,其中,普遍的病害是裂隙与坍塌和风害。1990-2010年,研究区土遗址外部地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和居民地明显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尤其是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这2个世界文化遗产区域发生的变化更明显。土遗址周围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绿洲内部土遗址的外部环境较绿洲边缘或外部更加剧烈;内部的土遗址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外部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的耕地和居民地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以来几次严重的雾霾污染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此后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来改善大气质量。为了分析近年来中国大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选取2015—2019年生态环境部国控站点监测的大气污染关键参数,对比分析了空气质量指数和6种大气污染物的季均、年均浓度变化结果,并利用组合指标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不同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 PM2.5、PM10、SO2、CO和NO2浓度和AQI均有明显下降,2019年均浓度较201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4.5%、3.84%、7.86%、3.74%、0.95%,AQI下降了19.31%,同时,O3浓度则上升了0.79%;② 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北方地区PM10、PM2.5、O3、NO2、SO2、CO年均质量浓度和AQI分别比南方地区高25.2%、18.73%、4.95%、17.6%,32.74%、16.17%、28.3%;③ 从季节性变化规律来看,除了O3呈现出夏季浓度高,冬季浓度低外,其他5种污染物和AQI都呈现相反的季节变化规律;④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大气污染以PM2.5和O3为主,PM2.5与NO2、SO2、CO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5,p<0.01),而O3与其前体物NO2和CO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