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红石山南锑、金矿位于阿木乌苏—鹰嘴红山金、锑、铁、钨Ⅳ级成矿带中段南部,赋存于长城系古硐井岩群近东西向脆韧性断裂(韧性剪切带)之中,按锑、金矿(化)带的相对位置划分为东部锑、金矿(化)带和西部金矿(化)带。东部锑、金矿(化)带圈定三个锑矿(化)体,西矿段金矿化带发育两条规模较大的含金构造蚀变带,带内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为主,次为石英脉型。金矿(化)体呈斜列式排列,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通过对红石山南锑、金矿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及化探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类比"原理,指出研究区Au、Sb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王军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33-35
根据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和金矿(化)地质特征,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金矿成因机制及金矿找矿方向,提出含金变质岩系、中低温韧-脆性剪切变质和中酸性花岗岩的三体一位找矿标志,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点)的形态、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额济纳旗半岛山金锑矿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南带,宏观上具有寻找中—大型金矿的潜力。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半岛山金锑矿区矿源层为长城系古硐井群下岩性组变质岩系,矿(化)体分布于脆-韧性构造控制的蚀变带内,区内石英细网脉或大脉发育,后期多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叠加改造,使金进一步富集成矿,具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成矿潜力很大。对该区成矿特征研究既可指导下一步找矿方向,同时也可为在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甘肃北山南带巨型韧性剪切带一条大型金矿成矿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我们在承担地矿部“九五”资源攻关课题(9502011—02项目)时,发现在甘肃北山南带存在一条巨型的韧性剪切带,它控制了小西弓金矿、金庙井金矿、金庙沟金矿、乌龙泉金矿以及十余处金矿化点。研究表明,这条巨型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大型的金矿成矿带,为今后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NE部太古代绿岩带中,通过工作发现多条含矿蚀变带及金矿(化)体,金矿体受NW向的F1脆-韧性剪切带及旁侧断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局部可见自然金,具硅化、黄(磁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粘土化。总结该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探索其成因及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区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西准噶尔西缘巴尔鲁克山西南部存在近东西向的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与南北围岩接触带内构造发育并具强烈蛇纹石化,在其中及附近围岩中发现多处金异常和多条金矿化体。现有工作及找矿实践表明,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西段发育的金矿化体与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在空间上密切相伴,成因上密切相关。该特点与世界上典型的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相似,可以应用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成矿理论指导本区找矿。根据区内矿化体特征、成矿条件,结合区域物化探特征和成矿规律,应用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成矿理论综合分析认为:也节拜矿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与南北围岩接触带具强烈蛇纹石化地段、基性-超基性岩中构造发育且蛇纹石化强烈部位、蛇绿混杂岩中的韧性剪切带及附近构造部位均为有利的找矿区域;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东部和苏云河蛇绿混杂岩带具有基性超基性岩金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方磊  高飞 《地质找矿论丛》2014,29(4):535-540
辽宁义县红石金矿是与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文章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阐述了红石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并根据其外围地区金矿化异常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矿区外围的进一步找矿方向,并圈定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湘中白马山-龙山金矿带穹隆控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期望通过对湘中白马山-龙山金矿带的穹隆和发育于其核部的次级断裂与金(锑)矿成矿关系的深入研究来拓宽找矿思路.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矿带上古台山、大乘山、龙山3个主要穹隆的地质特征及其对金(锑)矿的控制作用,认为穹隆为矿带的主要控矿构造,其核部的放射状断裂为容矿构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带的穹隆控矿模式.在金(锑)矿床勘查与找矿预测方面,提出应从穹隆的整体出发,重视对不同方向断裂的控矿性研究.通过对成矿带上不同穹隆剥蚀度的研究认为,大乘山穹隆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坝式金矿床是位于西秦岭礼岷金成矿带中川印支-燕山早期岩体外接触带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类型,其成矿与岩体、构造等关系密切,含矿围岩为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金矿(化)体与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川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氢氧同住素研究表明,由岩浆水、地层水、大气降水等共同组成了成矿热液,热液沿构造带上升的过程中萃取了容矿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在地壳浅部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在容矿构造中富集成矿,形成金矿体,并形成了特定的围岩蚀变,因而属地下热卤水溶滤型浅成中低温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秦岭礼岷金成矿带岩体(岩脉)、地化异常、构造、蚀变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模式,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黑云母带(Ⅱ带)是区域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利用南召—泌阳金红石矿带的金红石,综合分析了以往资料,并在实地踏勘、样品测试和重点地段综合研究基础上,查明了各矿段金红石矿基本地质特征、金红石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粒度变化特征、金红石富矿体的主要赋存位置。区内粗粒易选富矿体位于矿带中段的左老庄组一段上部(北部)。采用以微生物提纯金红石粗精矿为标志的新工艺,取得了良好的选矿试验效果。刘岗矿区的1号和2号富矿体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三合金矿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境内,主要矿体产于NW—SE向构造矿化带内,通过地表及坑道探矿工程的控制,大致查明了中浅部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及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规律、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等特征,总结了金矿赋存特征,及矿床成因,同时指出了本区的探矿方向,扩大向深部和外围空间的找矿,本区具有构成大型金矿的资源潜力,对延长矿山年限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三合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表生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矿床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论述了矿区构造叠加晕特征:大庄子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以及多种形式叠加的特点。根据其叠加晕特征,建立了大庄子金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以及找矿标志,并提出预测靶位,且在预测靶位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对陕西汉阴坝王沟金矿进行找矿预测,认为矿区成矿地质体以大型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为主;成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带转换带、叠加带;成矿结构面主要为S-C面理;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或硅质岩。利用找矿预测研究成果,在坝王沟金矿预测了有利成矿地段并提出勘查工作部署建议,找矿成果取得较大突破,表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对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贾公台金矿为甘肃党河南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为探索深部矿化、寻找盲矿体,在贾公台矿段开展原生晕研究,建立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发现贾公台金矿具反向分带特征。说明该矿体深部存在多期次成矿作用。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预测深部3 200 m标高以下存在盲矿体。深部钻探发现了厚度大、品位高的多层金矿体,新增金资源量12吨,取得了显著找矿成果。构造叠加晕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成功圈定贾公台金矿深部矿体的实践,对同类矿床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银洞坡金矿是我国重要的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之一,为丰富此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服务领域,时该类型金矿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在时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以期为该类型金矿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近年来兴起并逐渐成熟的蚀变矿物研究方法。盘龙沟金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文章通过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和地面光谱数据,提取和诊断盘龙沟金矿床的不同地段、不同地质体的蚀变矿物信息,研究分析金矿区的航空和地面高光谱蚀变矿物、蚀变矿物组合特征,以及矿区围岩蚀变特征,总结航空和地面光谱蚀变矿物分带找矿标志规律,结合金矿床地质矿产特征,系统剖析金矿床的综合找矿标志特征,构建盘龙沟金矿床高光谱蚀变矿物找矿标志;同时依据绢云母、绿泥石的诊断光谱,研究两种蚀变矿物的光谱变化特征,分析了金矿床围岩蚀变的形成条件和蚀变矿物的温压条件,进而初步推测盘龙沟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其矿体与围岩形成的环境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大型隐伏金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禄林 《地质与勘探》2014,50(4):689-699
泥堡金矿区Ⅲ号金矿体是近年来发现的受断裂控制的大型隐伏矿体,是泥堡金矿区找矿勘探工作的重大突破。该矿体受F1断层控制,其容矿岩石为蚀变沉凝灰岩。蚀变沉凝灰岩普遍发育粘土化、碳酸盐化,而与金矿化密切关联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次为毒砂化。对泥堡金矿床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Ⅲ号矿体明显受构造(F1断层)、地层(P3l2)和岩性(蚀变沉凝灰岩)控制。结合矿床赋矿岩石、矿物组合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泥堡金矿的形成与晚二叠世沉积火山凝灰质密切相关,F1断层活动及燕山期热水(液)作用是Ⅲ号金矿体成矿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区域上车榔—泥堡—三道沟—潘家庄一线是寻找类似金矿体(断控型)的重要区域,龙潭组二段及蚀变沉凝灰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兴国县园岭金矿区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幸世军 《矿产与地质》2009,23(3):235-237
根据普查地质阶段成果,初步分析了兴国园岭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富集规律,对含矿构造破碎带和含矿蚀变岩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论述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对开拓矿区找矿思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gularity between Wanrendong gold deposit and geophysical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and thoughts for Wanrendong gold deposit prospecting, the author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Wanrendong gold mine area,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geolog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nrendong gold deposit, as well as the CSAMT (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 basic theory and the transitivity measurement work.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related geologic body, structure, and alteration was identified, and the prospecting geophysical rules of gold deposit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gold deposit was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geophysical low resistance anomaly areas, or transition areas between high resistance and low resistance. This method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dependable after later borehole certification. These achievements could provid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 of gold-prospecting for Wamrendong gold deposit area or similar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