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要介绍利用TM6波段能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为基础,通过IHS彩色变换等处理,快速而全面地展示出南京市夏季热量的空间分布状况,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了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城市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城市化核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以泉州市为研究区,采用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和监督分类法对1989年和2000年的TM/ETM+图像进行城市空间信息提取,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趋势,探索出泉州市是以乡镇企业为城市化核来进行城市化过程的  相似文献   

3.
陶菲  周侗  娄彩荣  游珍 《测绘科学》2012,37(6):69-71
本文以3个时期的TM/ETM+图像为数据源,反演了南通市1995-2008年的地表温度,利用均值-标准差法对城市热场进行了分级,阐述了南通市热岛效应空间分布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定量分析了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率的关系,揭示了南通市城市热岛效应演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通市城市热岛区域扩张明显,增加了11.96%,且呈现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张的趋势,除以濠河为中心的老城区继续保留其热岛特征外,在新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出现了多个热岛区域,植被覆盖率与温度高低存在着较高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问题,该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TIRS遥感影像,采用普适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各种驱动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适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与卫星过境时测得的气温差值在2℃内。高程(DEM)、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均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归一化差异不透水面指数(NDISI)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城市中心区地表温度相对高。长春市1995-2017年间各土地覆盖类型中水体变化最为稳定,裸地变化最为活跃;各土地覆盖类型的平均温度均呈现:建设用地>裸地>林地>水体。因此,通过增加植被与水域的覆盖范围、减少人为不透水面面积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5.
城市下垫面覆盖类型变化对热岛效应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andsat TM/ETM+卫星影像的热红外数据反演了武汉市的地表温度,定量地分析了1988~2002年武汉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结合遥感手段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方法,动态地模拟了当汉口地区下垫面覆盖类型变化时的热岛分布情况,重点对绿地增加时热岛的变化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1988~2002年,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增强,绿地面积的增加能缓解局部热岛的范围和强度,绿地面积越大,热岛的缓冲范围越大,缓冲强度亦大。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镇化与热岛效应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增温和城市热岛效应的促进作用尚不十分明确的问题,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城镇化与热岛效应数量关系的构建。结果表明,1987-2013年间,武汉市中城镇化水平(50%~80%ISA)面积增加了14.5倍,高城镇化水平(80%~100%ISA)面积增加了2.8倍,城镇化范围沿着武汉市主城区和主要干道不断扩张;不透水面值与地表温度表现出明显正相关,不透水面值平均增加1%,可使地表温度增温0.06℃~0.19℃,城镇化水平对武汉城市热岛效应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对策提供了基础,对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7年、2000年和2002年TM图像为数据源,利用平均斑块面积、分维数、块斑伸长指数、景观多样 性指数、蔓延度和破碎度指数等景观特征指标,从多个层面对重庆市北部新区区域景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 a时间内,区域景观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从城乡过渡带景观演变为快速城市化的城市景观。主要表现为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 大,呈现出空间集中化的特点,耕地和绿地在区域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用地来源的角色,逐步被蚕食、分割,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基于TM遥感影像数据的乌鲁木齐热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热岛效应也颇受人们重视。本文采用1990年和2010年的TM遥感影像,运用亮度温度计算和二分模型计算等方法, 并结合亮度温度数据得到了植被覆盖度对城市亮度温度的影响和土地利用对亮度温度的影响, 分析了造成乌鲁木齐市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的原因。结果显示, 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城区人口密度大及工业区聚集的地方,植被和水体对减弱热岛效应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遥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应用Quick Bird遥感数据对山西晋城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塌陷坑、地面沉陷、地 裂缝)的遥感影像特征,对矿区地质灾害现状、成因、分布规律特点和调查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作品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经过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统计分析等流程,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并提出城市规划和改造建议。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传统老城区热岛效应最为严重,成片分布且程度持续增强;郊区、新城区也开始形成新的热岛效应中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必须结合多种因素,从提高绿化覆盖率、调整城市规划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夏季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利用1998年8月4日上海幅TM6图像,经定位、配准、纠正、图像处理、噪声剔除、亮温标定及特征提取等步骤,得出上海市亮温分布场,同时对其热力景观、细部结构及其成因做了分析。实践证明,TM6图像可作为城市热环境质量评价、生态城市规划的背景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热岛的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系统总结了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城市热岛研究的数据、方法与成果。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城市热岛的形态结构、过程变化及成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热岛遥感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城市热场与绿地景观相关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首先,利用南京市Landsat7 TM6波段高增益图像亮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南京市温度分布图; 然后, 利用NDVI值和实地调绘,根据绿地密度和绿量的不同,将绿地分为密林、疏林和草本植物等类型,并对非植被地物进行分层分类; 最后,对各类地物与地面温度场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就影响这一相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景观破碎度,解释和分析了该相关性。结果表明, 由于各类绿地的破碎程度不同,对地面温度的影响能力也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
将城市热岛效应分析融入GIS中应用于城市规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热岛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并探讨能否将GIS与城市热环境相结合运用于城市规划设计中。根据某城镇的地表、气候、降雨量、风场等自然因素与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人为因素相联系,综合分析设计出最优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以及整个城市乃至全球的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志垒 《四川测绘》2001,24(3):140-143
本文应用1988年和1992年福州市卫星图像,对福州市热岛效应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原热岛范围内高温区增加,热岛范围明显扩大,尤其是市区东部发展最快,在1988-1992四年中福州的热岛范围向东扩展了约15平方公里,同时热岛外围小热岛也不断涌现。在这些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福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的原因以及减轻热岛效应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Landsat ETM+分析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Landsat ETM 数据对北京、上海、沈阳和武汉等4个大城市的夏季城市热岛相对强度与城市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用混合像元线性光谱分解方法提取的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表征城市下垫面;用城市地表亮温与水体亮温差值表征城市热岛相对强度。结果显示,4个城市的植被覆盖、不透水面与热岛强度的分布呈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并且存在较为一致的自相关范围,该范围相当于城市街道与建筑组合特征尺度;自相关引起的结构性是导致3者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植被覆盖对城市热岛的缓解效果与不透水面对城市热岛的增强作用均呈分段线性特征,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交叉相关系数曲线则显示出相关性的空间异质性与多尺度现象,同时存在一个约550 m的空间作用特征尺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合理配置建筑与植被的间隔和比例,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张掖绿洲城市热效应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张掖及周边绿洲为研究区,采用Gilabert大气校正模型对TM图像1~5,7等6个波段进行大气校正。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TM6波段的单窗算法,反演出行星亮度温度和地表真实温度,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热量分布差异并探讨这一差异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张掖及周边绿洲区存在明显的热量分布差异,热岛现象非常显著,卫星图像反演的地表温度接近实测值,亮度温度和实际温度都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存在着密切的反相关关系,表明植被在区域热量分布差异中起重要作用,显示出热红外图像与其它波段数据结合,在城市热岛效应及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研究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关键技术,采用了地表发射率对亮度温度进行订正的方法,尽可能地消除地表覆盖等对地表温度反演的影响,利用1989和2000年的LandsatTM/ETM+数据,实现了南昌市城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城市热岛效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城镇用地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提取无锡市城镇用地变化的空间信息,分析无锡市城镇用地变化的特征及其动力机制,探讨了无锡市城镇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