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质体为基础的土壤分类更能反映土地的本质,对土地评价和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都具有实际意义;在强化洞庭湖平原区国土综合整治及防止土地废弃和垦复废弃土地等方面,通过地质规律的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地质学与土地学相交叉的研究,对于拓宽地质学的服务领域和促进土地学的发展都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地质调查及生态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钱学森院士也曾提出,在"地球表层学"范畴内将地质学与国土经济学相交叉的研究,不仅会使土地科学的理论得到深化和完善,而且在土地规划、土地利用评价等方面均有实际意义.可见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必须重视做好地质学及地质资料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启动新一轮土地调查,保证土地数据的真实性。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网络"。随着二调成果全面应用、全面实施"金土工程"网上审批、"一张图"系统上线运行,所有计划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研究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亮点,该文通过对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及实施难的原因分析,对比国内外的土地利用规划,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后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出对策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框图的基础上,该文特别就借鉴外国土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基层地方的作用、公众参与和经济措施4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24年前,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5周年,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为深入贯彻《土地法》,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危机意识,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确定每年的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的纪念日。纵观24个土地纪念日宣传主题,几乎就是我们正确认知、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部发展简史,而贯穿始终的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土地整理项目选择和整理时序安排的依据与关键.目前国内外开展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还不多,相关内容只能从土地整理的目标、土地整理的项目选择依据、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成果中获取,系统的研究较少,开展这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中,重扩张轻挖潜、重规模轻效率、重引资轻规划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文章分析了目前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理论基础,提出了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体系内容进行了论述,为正确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脍炙人口的"买椟还珠"成语典故,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也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审视当今一些人的所作所为,经常有"买椟还珠"的可笑之举。远的不说,就拿当下国土人关注的保护耕地来说,在土地开发方面,为了解决耕地"数"的问题,我们盲目地劈山造地、毁林造田、填海填湖补地,由此引发了土地崩塌、水土流失、山洪海啸等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并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土地利用方面,为了解决耕地"质"的问题,我们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地及农作物,最终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理论和土地政策的研究比较成熟,但是二者相结合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在学术界就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政策内容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该文在土地调控内涵、目标、工具及途径方面,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从机制方面提出了土地调控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新时代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条件下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文件精神,2001年5月起各地纷纷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土地储备制度在对规范土地市场、调控土地价格,加强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土地储备工作与土地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储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系统的土地整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问题正在探讨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6月24日下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杭州市举行全省纪念第24个全国"土地日"座谈会。副省长黄旭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出席座谈会。黄旭明副省长指出,今年"土地日"主题十分契合我省实际,是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主线。我省的土地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是我省土地利用的唯一出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省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做得是好的,很多方面走在了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13.
对我们青海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载体和途径,就是推进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节约性发展。抓住了这个关键,也就是抓住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是粗放利用,还是节约利用;是外延扩张,还是在集约挖潜的深度上作文章,就是不同发展观的较量。是以牺牲耕地求发展,还是永续利用土地资源;是固守原有"土中刨食"的旧模式,还是为农民谋求更大的福祉,也是不同民生观的博弈。因此,我省开展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从规划设计、工程实施乃至竣工验收,都注入了关注民生的全新理念。它在注重当前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认真考量了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把"保护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长远目标引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之中。现在,整理复垦开发的耕地保护,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当口,当人们在思想解放大讨论中,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它"地中生地","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产出"等全新内涵必将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节约资源,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生态建设做贡献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带来的实效之一。而且这已经开始成为社会的理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化管理对于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及时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空间分布以及用途情况,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山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县级系统")是基于ArcGIS平台和Oracle数据库进行开发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依靠全省覆盖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时间和空间数据的完美结合,解决了跨地域办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土以岩为根”。国土资源领域的两大学科门类地质学与土地学,其实二者存在着扯不开的联系。二者相交叉地研究,对于土地学的发展和拓宽地质学的服务领域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多地实施的土地换保障制度面临人口年龄结构不确定性风险、地方政府代际权利义务不对等风险、以土地权利换取保障低效甚至无效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及土地制度进一步割裂风险。应当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土地制度改革总体框架下,着力加强土地换保障制度创新蕴涵风险的类型、发生规律、损失评估及防范机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稳妥、有序地推进该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特征入手,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私人与社会层面上对市场机制和规划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利弊,以及利益均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必须采用规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注重土地利用多目标的协调,科学合理的确定规划层次结构,并树立土地利用利益与责任均衡观,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代内利益均衡,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观,维护土地利用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城镇化科学有序发展,是辽宁省土地管理工作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围绕征地与土地审批、土地产权制度、耕地保护和土地综合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宅基地管理、土地增减挂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深入到沈阳市于洪区、大连市后革镇、鞍山西柳镇、丹东凤城市、锦州黑山八道壕镇、昌图县八面城镇等各具特点的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县乡政府领导及部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村书记和村长、村民代表等各层面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镇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日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系统的土地整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问题正在探讨和研究中。当前土地整理应该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土地政策评价就是指对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和判断,从而不断修定、补充完善、调整或取消土地政策.土地政策重在落实,开展土地政策评价是栓验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途径;但是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土地政策评价仍然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