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深断裂控岩控矿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讨论了深断裂在地壳发展各阶段的活动特点及控岩、控矿情况,指出了深断裂的识别标志及研究深断裂的重要性,研究方向。由于深断裂控岩、控矿物的重要作用,研究深断裂涉及构造、岩石、矿床等多学科,呼吁建立“深断裂学”。  相似文献   

2.
应用遥感信息结合其他地学资料综合分析湘中锰矿构造型式及控岩控矿地质特征,提出东西向和北东向同期构造与台地边缘相带共同控制锰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孙桂玉 《矿床地质》1990,9(4):352-362
本文从构造层次的溉念探讨了金川铜镍矿的控岩控矿构造,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的看法。作者对于该矿岩体、矿体形态与分布规律、构造岩、小构造与显微构造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川矿的超基性岩体与矿体从形态上不是岩墙状,而是由透镜体组成的雁列脉;控岩控矿构造不是龙首山北缘深断裂F_1派生的人字型构造,而是受该断裂早期演化阶段的脆-韧性剪切带所控制。文中同时探讨了该脆-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关于彭山地区北北东向断裂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上,动态地、全方位地分析了彭山地区与穹状构造不相协调的北北东向断裂。它是一条自加里东以来长期活动、伴有多种变形体制的大陆转换断层,有特殊的控岩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山铜镍成矿带构造控岩控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古尔塔格断裂带是东疆规模最大的一条深断裂带,是泥盆系、石炭系中显示为韧性剪切带、具有剪切与挤压的交替作用,呈多期变形的特征,是黄山铜镍成矿带的导岩导矿构造,其次级韧性剪切带F8、F11,F12,F9等为配岩配矿构造,而更低序次的韧性剪切带及其间沉积构造岩块中的早期褶皱或叠加褶皱是直接的容岩容矿构造,本文着重探讨了黄山、香山和黄山东三个铜镍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控岩控矿构造应力条件,并探讨了黄山铜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果资料,结合赣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重力场、构造单元及重要矿床(田)控岩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厘定了赣北地区类转换断层,并探讨其形成机制与控岩控矿作用。结果表明,该类转换断层是一组位于晋宁期华南洋壳俯冲消减带,受纵向俯冲消减速率不同和深部地幔隆起垂直转换断层影响,在仰冲盘NEE—NE向构造单元中发育的横向断层;其与单元边界断层相匹配,沿着断层的水平和垂向位移转换了性质,亦是区域重要外生沉积(变质)和内生岩浆热液型矿产的控岩控矿断层,伴随大地构造演化和“环鄱”巨型矿集区生成;在空间规模上有一定的主、辅之分,其中主体类转换断层导致了新余铁矿和丰城煤矿岩(矿)层的纵向增生(膨大)及垂向增厚(折叠),并叠加了后续横向脆性断裂构造变形,维护了相对较弱的应变环境,对矿产起到保护作用;辅体类转换断层控制了修水县香炉山钨矿床、武宁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田、九瑞铜多金属成矿带、德安县彭山锡多金属矿田、都昌县阳储岭钨钼矿床、波阳县莲花山钨锡矿集区、浮梁县朱溪钨铜多金属矿田及德兴铜多金属矿田等钨铜锡多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要素,且表现出隆起区与坳陷区控岩控矿机制不同但成矿机理相似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西珊城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构造带的地质构造、构造岩、矿物和岩石的形变相变、构造地球化学、X光岩组及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力学性质转化及其控岩控矿作用。本文着重指出,在珊城多金属成矿区,沙坊源断裂与南瓜山-冷水坑断裂斜接构成的"入"字型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NNW向构造是该区重要的赋矿构造,目前探明的多金属矿体均沿此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8.
韩润生  赵冻 《地学前缘》2022,29(5):420-437
热液矿床深部控岩控矿构造展布格局与深部矿床(体)空间定位格局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制约深部勘查部署和实现找矿突破的焦点和难点。在阐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矿田(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多金属成矿系统、物化探异常信息系统映射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湘南地区黄沙坪—宝山铜锡多金属矿田(简称坪宝矿田)为例,构建了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指示控矿构造深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框架。据此,通过坪宝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斑岩型热液成矿系统矿化蚀变分带等综合研究,提出了矿田内黄沙坪、宝山两个典型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及深部找矿有利构造部位,为该矿田(床)深部勘查部署和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方法无疑对深化其他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岩控矿理论及有效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旋卷构造的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旋卷构造控岩控矿作用的三个问题;①应力场的递变性控制元素分布的递变和分带;②旋扭力作用下岩浆活动和矿液运移的旋转性;③旋转对称与成岩成矿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元谋变质核杂岩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常 《云南地质》2003,22(1):107-115
元谋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由核部杂岩、拆离断层下盘韧性剪切带、拆离断层以及上盘拆离滑脱系四大部分构成。研究表明:核部杂岩控制了本区与基性-超基岩、花岗岩有关的Cu,Pt,Pb,W,Mo及稀土等矿床;韧性剪切带与后期浅表部的脆性断层控制了本区Au,Cu等矿产的产出;主折离断层、次级折离断层与后期浅表部的脆性断层构成一个集导矿、储矿为一体的构造系统,共同控制了折离滑脱系中Pb,Cu,铂铜镍、赤(磁)铁矿及部分非金属矿的产出。本文结合Lister的混合流体模式,元谋变质核杂岩的成矿机理,指出本区矿产勘查远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构造基本特征及其构造控矿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小秦岭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这种构造型式与金矿的构造关系 金矿分布与变质核岩构造具有对应性,提出本区金矿化具垂向构造分带性,即自上而上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河台式),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构造控控矿模式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是近些年来取得找矿突破的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进行典型控岩控矿构造力学性质的鉴定,分析构造对斑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认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自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以来主要经历了近EW向→近SN向→近EW向三期构造主压应力的转变,形成了典型的褶皱–断裂–节理控岩控矿构造系统。构造控岩控矿过程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在近EW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北衙矿区控岩控矿构造格架,为斑岩侵位和成矿作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成岩成矿构造环境,并伴有石英钠长斑岩的侵位;喜马拉雅中期,主压应力方向转变为近SN向,伴随构造活动发生石英正长斑岩的超浅成侵位和成岩作用,并发生斑岩型金成矿作用,在层间断裂破碎带、断裂带及节理构造内形成带状、"似层状"和脉状金矿体,在岩体内形成斑岩型浸染状金矿体,在斑岩与围岩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金矿体;喜马拉雅晚期,本区再次经受近EW向挤压作用,主要对先期形成的斑岩和金矿体产生变形、变位,并造成风化剥蚀,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氧化淋滤富集型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冀东马兰峪变质核杂岩控矿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冀东地区金银找矿方向近年又取得新的突破,作为重要找矿层位的马兰峪变质核杂岩体附近的中上元古界逐渐受到重视。总结了马兰峪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它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指出它是本区最高级别的巨型控矿构造体系,并对其成因和控矿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荣清 《湖南地质》1992,11(4):305-310
湘南地区存在钨锡多金属和铅锌铜多金属两类岩控矿床,它们的矿物组合,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石榴石和方解石的某些特征,以及矿床分带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作了初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安微铜陵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於崇文  蒋耀淞 《地质学报》1995,69(3):243-254
本文应用输动反应耦合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发安徽铜陵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动力。  相似文献   

17.
蒸发岩建造与层控铜、缜、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等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因而,在某一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发展阶段,将会产生某一特定的含矿建造和层控矿床。蒸发岩建造,包括其下的磨拉石建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层控铜、铅、锌矿床所必需的成矿系统.不同的蒸发岩建造及其有关的层控多金属矿床,在时间上(地质时代)和空间上(大地构造环境)有其特定的演变规律,可用来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8.
查册桥金矿是近年在安徽省东至县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我们通过金矿勘查及专题研究,对区内的主要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对可观测的主要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形成与演化、相互关系及控岩控矿作用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初步认为,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在印支期前构造基础上经印支期和燕山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记录了江南过渡带北缘中生代构造转换的过程;区内断裂构造具重要的控岩控矿作用,其中高坦断裂控制了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兰程畈断层带控制了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区内的矿体多受O/S界面逆冲推(滑)覆断裂、花山洋湖断层带和北东向断层带控制,并主要赋存于其断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同时对区内高坦断裂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与其他构造的关系及本区和区域控岩控矿作用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区内主要断裂的形成模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湘南的岩控矿床成矿系列开展了系统的找矿矿物学研究,内容主要有: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及其找矿标志,硫盐类矿物、方解石、石英和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标志,并应用这些标志进行成矿预测。湘南地区存在两类岩控型多金属矿床。一类是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成矿系列,以瑶岗仙、东坡和香花岭等矿田为代表;另一类是与壳幔混熔型花岗闪长岩类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以宝山、水口山和铜山岭等矿田为代表。容矿围岩主要为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少量砂页岩。矿床和矿体的分市主要受控于新华夏系构造。  相似文献   

20.
福建蒲洋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控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柏林  吴淦国 《福建地质》1998,17(3):139-146
蒲洋变质核杂岩属古大陆边缘型,由变质杂岩核和基底滑脱剥离带组成,因后期构造破坏,褶叠层和未变质盖层出露不齐全,变质杂岩核为加里东期-印支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具片麻状构造;基底滑脱剥离带发育于中元古界麻源群变质岩中,具片麻状构造,并在此基础眼育了中浅层次低角度正断层系,肖坂地区金矿床采变质核杂岩生成演化的控制,近核部陡倾角断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床,西北侧低角度正断层控制构造蚀变岩金矿床,从构造控矿角度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