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根据“三北灾害性天气预报科研协作组”的计划,吉林、辽宁、黑龙江省气象局和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五个单位于1977年5月10日到6月10日在北京进行了“75.7”华北气旋暴雨动力分析会战。这次会战是在“三北灾害性天气预报科研协作组”组织的“75.8”和“58.”两次暴雨会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次会战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外,主要对几种计算垂直运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用连续性方程、ω方程、绝热法三个方法计算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8,(3):22-22
湘中地区中小系统灾害性天气予报科研协作坚持一手抓灾害性天气联防,一手抓中小分析予报科研。5月间成立协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和组织会战,对成灾地区进行了现场调查,搜集了六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有关资料;组织了五次中小系统分析观测。下半年组织了两次会战。第一次(7—9月)是以长沙等四个雷达站为基地,对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雷达回波分析会战;第二次(9—11月)进行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7,(7):25-25
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领导小组组织的青藏高原气象科研会战,已在拉萨进行。这次会战是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最近关于科学要兴旺发达起来,要捷报频传,要尽快地把科学研究搞上去,要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指示精神鼓舞下进行的。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耸于大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8,(2):29-29
1977年9—10月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晋东南地区气象局共同组织了一次关于研究晋东南地区冰雹预报方法的会战,参加会战的还有驻晋38654部队、阳泉市气象台、阳城县气象站等单位的同志。  相似文献   

5.
六月五日至十八日,我省部分台站农气科技人员,在宁海进行了早稻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技术方法会战。会战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我省双季早稻适宜播种期的农业气候分析。各地根据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对照可播期、可移栽期及适宜移栽期、减数分裂期低温冷害、扬花灌浆期高温危害等多项农业气象指标,权衡利弊,初步提出了各地可供选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西北地区陕、甘、宁、青四省(区)气象局和兰州大学气象专业等单位共同协作,今年2—4月间在兰州中心气象台进行青藏高原气压低值系统科研会战初获成果。这次会战初步完成两个例子的天气条件分析,对盛夏高原北部气压低值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对个例的初步分析,低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压(暖性)低涡,它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8,(4):22-22
由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领导小组组织的会战第三战役已于3月13日在昆明开始。参加会战的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部队、有关省,自治区局共24个单位,3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曾登上高原,进行过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8.
《气象》1978,4(1):42-42
为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1977年6—9月全国几十名气象科技工作者,在拉萨举行青藏高原气象科研会战,着重探讨高原夏季天气变化规律。通过这次会战,在研究高原低涡,切变线及其与周围环流系统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水平,提供了新的依据。大家表示要坚决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号召,树雄心,立壮志,加快步伐,勇于创新,为摸清青藏高原天气气候规律,实现气象科技现代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第四次热带天气科研协作会议于今年1月9至15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讨论和修订了今后三年的热带天气研究规划,落实了今年的任务,并提出了“六五”计划期间的初步设想。会议听取了1977年华南前汛期暴雨成因及预报实验预演会战成果的汇报,并组织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梅雨是我省气象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79年以来,对浙江梅雨的定义、梅雨强度、入梅标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九八一年的梅雨科研会战着重探讨梅雨结束前最后一次最大降雨量或降雨过程的可预报性及它可能的长期预报方法。省台及各地(市)气象台的十名长期预报员集中会战了一个月,至此,浙江梅雨科研活动始告结束。  相似文献   

11.
1987年8月26日济南市遭到了一次特大暴雨的袭击。这一次过程地面为一气旋,高层有一中支槽配合。持续几天的高温、高湿为这次特大暴雨的出现创造了能量条件,在外来中小尺度系统的触发下形成了这次特大暴雨。这次过程是由多个中小尺度的弱对流单体不断合并加强而形成的。本文着重从雷达回波的动态、形态图上分析这次过程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央气象局于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二日至一月二十三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热烈庆祝两个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的气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州、盟气象局的负责同志,学大寨先进气象台、站、哨的代表,国务院有关部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大部一次强降温、降水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20日-22日青海大部受北部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出现了一次强降温、降水、大风天气过程,降温幅度是入春以来最强的一次。本文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及常规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得出蒙古槽的稳定维持为下游提供了冷空气源地,致使这次过程得以较长时间(3天)影响青海省大部。同时省台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严密监视,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信号,起到了一定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应区气象学会邀请,国家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易仕明同志,于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九日至廿一日专程来邕作云天观测技术和现代气象观测与仪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二百五十多位气象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学)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日,区气象学会、区科协青少年部在北海市联合举办我区第一次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参加气象夏令营的有各地、市、县中学科技活动点气象小组成员和辅导员共七十余人。通过活动,使青少好受到了一次极为生动的气象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汇) 区局于五月份在灌阳县组织整理Mos预报资料会战之后,河池、玉林、南宁、梧州、柳州地区局相续展开了Mos预报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央气象局于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二日至一月二十三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  相似文献   

16.
一次由海风锋触发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树芬 《大气科学》1990,14(4):504-507
1986年8月2日午后天津市出现了一次由海风锋触发引起的强雹暴天气。本文分析了这次雹暴天气过程出现前的环流背景,指出海风锋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作用,并讨论了这次雹暴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及近地面风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1993年6月27日晚至28日白天,我州出现了1次大范围的强雷雨天气过程,其中西昌、德昌、宁南、布施、金阳等5县市出现了暴雨.这次过程的特点是,降水量南北梯度大.为了进一步了解造成这次区域性暴雨的原因,下面将从天气形势演变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84年7月12日,菜芜、沂源出现了一次大暴雨。4小时降水120毫米,中心雨量达260毫米,是近10年来所未有的。这次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11日20时到12日8时。暴雨开始前受低空切变和地面静止锋影响。从11日20时起,随着低涡和地面气旋波北上东移,在暖区内出现了暴雨,本文利用现有的资料,对这次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我省广大台站努力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主攻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上来。去年全省预报经验交流会以后,各台站按省局统一部署积极组织灾害性天气预报会战。现将会宁县气象站参加全省伏旱试点会战的成果、庆阳地区气象局预报组今春会战中制作的伏旱天气过程档案、天水地区渭北片伏旱会战材料予以刊登,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8年6月16~27日,在锋面低槽的天气形势下,广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的强降水过程。本文对这次强降水过程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1强降水过程概况16—27日,广东先后有73站/次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日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有14站欣,日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有3站/次。阳春的过程降水量最大为1236.4mm,20~24日阳春连续5天大暴雨累计降水量为1123.7mm,为历史罕见。这次强降水是自北到南、自西到东,与天气系统影响的先后相一致(表1)。过程峰期的23、24日两天内,有31站/次出现暴雨以上降水量(占过程暴雨站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