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以来,高密市国土资源局围绕破"三难"、提效能,不断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土地执法监管的方式方法,通过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成效明显的"三个三"执法监察工作新模式,违法违规用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2011年前7个月违法用地同比减少了近40%。"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加强与纪检监察、法院、城管执法、规划、建设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本着人、事并处的原则,依法从严从快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二是注重加强与镇街区政府的协作,建立国土资源执法与城乡规划执法协作机制,以镇街区为主对违法占地建设行为及时进行制止、拆除;三是注重加强与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临沭县针对基层土地违法行为,建立起发现、报告、制止、查处、消除、问责的"六位一体"的执法监察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改革执法监察体制,壮大执法监察队伍,增强执法监察科技含量,完善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国土资源基层土地违法案件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的问题,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文奇  蔡洁 《浙江地质》2010,(12):48-49
当前土地违法现象猖獗,形势严峻,给土地执法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在违法用地的及时发现查处上采用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偏治理、轻预防”,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适应当前土地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改进土地执法方式,最终实现土地执法工作的数字化、规范化管理成为当前土地执法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地违法案件发现晚、查处难等问题,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从“发现得早、制止得住、查处得了”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强 《山东地质》2009,(8):42-42
聊城市东昌府区国土资源局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针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制止难、查处到位难的现状,相继开展了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卫片执法检查等各种工作。着力落实了“三包”措施,使辖区内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包片巡查,案件制止及时有力。村级土地管理信息员负责及时传递反馈本村违法用地信息,坚持全天候巡查,发现苗头马上制止,并在第一时间上报;乡镇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辖区内违法用地巡查工作,3~4个乡镇划为一个片区,每周一、三、五片区集中巡查,二、四、六各乡镇所独立巡查;国土分局监察科、执法队重点负责辖区内各乡(镇)办事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督察与指导,凡遇有重大案件联合出动。形成了严密的村级土地管理信息员、乡镇国土资源所、片区、国土分局四级全天候、无漏洞春季动态土地执法巡查网,确保了全区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二是包案查处,案件处结切实到位。对于涉及违法占地面积小、发现制止早的土地违规案件,由案件主办人从案件调查到查处结束,全程负责,一包到底;一般性违法占地案件,由国土资源分局分管领导亲自督办,并由主要领导审核,直到案件查处到位为止;重大或疑难案件的查处,采取由区政府领导牵头,有关乡镇及政府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进行查处,并及时与市国土资源局沟通协调,确保违法占地案件对事对人查处双到位。三是包访维稳,土地矛盾提前化解。  相似文献   

6.
崔伍  梁冬 《河南地质》2012,(1):23-23
2011年以来,沁阳市把完善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作为破解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重要手段,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共查结违法案件19起,对4名村干部进行纪律处分,追究刑事责任3人,2010年卫片执法检查实现了"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维护了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2,(3):11-12
为破解土地执法查处难、制止难、执行难。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路桥区整合各方力量,在台州市国土资源局的精心指导下,推行土地执法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关口前移,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变被动阻止为积极防范、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和第一时间查处,把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1-10月份,路桥区违法用地宗数同比下降27.9%、违法用地总面积下降38.7%、违法用地处置率提高52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依法用地、管地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魏姗 《河南地质》2012,(8):26-26
今年以来,巩义市采取两级督办制度,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及相关单位的责任,加大对违法占地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新发生的违法用地得到了有效制止查处,违法用地数量、宗数明显下降,违法用地查处难、制止难得到有效遏制,用地秩序明显好转。国土资源局对违法用地案件实行初级督办  相似文献   

9.
日前,安阳县瓦店乡大朝村村民孙某主动将自己新建设的位于省道219线东侧的7间违法建筑拆除,拆除面积800平方米。今年以来,瓦店国土资源所坚持政策感化与硬性执法并重的执法理念,始终对违法违规用地保持高压态势。在执法手段上,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县国土局执法机构、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沟通,建立起土地违法案件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对发现的所有土地违法案件,首先由国土所负责查处制止,通过向当事人宣传土地法律政策及违法用地严重后果,引导其自行拆除违法建筑;当出现制止无效情形时,启动联合执法机制,除对违法责任人依法处理外,对其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复垦。  相似文献   

10.
焦春雷 《山东地质》2008,(11):56-57
为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执法效果,解决当前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在国土资源系统实行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一是确定挂牌督办案件。定期对日照市辖区发生的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进行梳理,根据违法用地面积、影响程度等,确定挂牌督办.由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向案件所在分局下达《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挂牌督办通知书》。二是明确挂牌督办责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流失。尽管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制制度,相继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但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明确的执法权力,土地执法难以到位,“执法难”成为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20日,“温县国土资源巡回法庭”正式成立。此举是温县国土资源局为破解违法用地执法难,让法院提前介入,及时有效制止违法用地行为的一个创新。如今,一年过去了,温县国土资源巡回法庭的工作开展情况怎样?工作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11月23日,记者来到温县,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3.
“咱们这次强制拆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动是否有执法程序上的不妥?” “没有,我们这次行动是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65条的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相似文献   

14.
"支持严打乱挖山、乱建房行为……县里是在维护靖州的良好环境!""看到执法部门有所行动,扒违章建的房子,治理那些连夜挖矿的行为,实在大快人心!"如今,只要在互联网上点击"靖州"就可以看到这些激动人心的话语,不仅能感受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大网民对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矿山(以下简称“三违”)行为的深恶痛绝,还能深刻体会到靖州整治“三违”的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维护土地管理秩序,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与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执法出现“瓶颈”效应,各地土地违法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析当前土地执法难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推进,嵊州市不停留在“就事论事”抓卫片执法,着力构建对违法用地零容忍的执法机制,强化对违法用地的常态化管理。一、成立统一协调机构,齐抓共管。由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市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处置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相关常委和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质》2008,(7):16-16
近年来,我市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形势,紧扣执法监察工作的新任务,拓展执法领域,强化执法手段,以“五个转变”为突破口,即:政府领导深入一线,实现由“遥控指挥”向“现场指挥”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由“一管多用”向“多管多用”转变;成立警察支队,实现公安力量保卫国土资源由“协助执法”向“专业打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由“短效治乱”向“长效治本”转变,不断开创执法监察新局面,重大违法案件得到有效遏制,违法案件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相似文献   

18.
庄河市是大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土地违法严重,市政府于12月16日被国土资源部约谈。据了解,根据2009年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结果,该市行政辖区和花园口经济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共计59个图斑,新增建设用地违法用地共计12宗地,占地面积2206.51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超过了15%的问责"红线"。  相似文献   

19.
张涛 《河南地质》2014,(11):11-11
9月26日,方城县委、县政府召开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双违"整治工作推进会。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出席会议并讲话。 褚清黎在会上指出,要狠抓"双违"整治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一是实现"五个零"整治目标。按照"从严从重、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违法建设行为依法处理到位,实现"双违"行为"零容忍";坚持"日巡查、周督查、月暗访、季考核"的管控模式,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拆除、第一时间清理、第一时间回复,确保辖区新“双违”不发生、原“双违”往下降,实现“双违”行为“零增量”;在对“双违”行为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同时,制订好行动计划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到道理讲在前、矛盾化解在前、保障措施落实在前,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的难度和阻力,努力实现和谐拆违“零冲突”;继续集中纪委、公安、检察的力量,着力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实行“一案一挂牌、一案一班子、一案一督办”,努力实现依法惩处“零宽容”;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信息,全方位、高密度、深层次宣传“双违”整治工作,让“双违”整治家喻户晓,实现宣传教育“零死角”。  相似文献   

20.
土地违法执法难,是困扰国土资源部门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通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查处土地违法违规专项行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和“卫片执法检查”等多次强有力的土地执法行动,土地违法行为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是,这仅能治其标,而不能治其本。破解执法难,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深入研究违法案件的“症状”,研制出对症之“药”,才能治其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