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月正式列入中国海洋大学"211"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2009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实验室依托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学院建制于1946年,是我国从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本科教育最早、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03年由两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2005年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年纳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海洋药物研究室,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1994年成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立项建设。现有固定人员48人,有教授14人,教授级高工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  相似文献   

5.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  相似文献   

6.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  相似文献   

7.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9年通过教育部第二次评估并被评为优秀。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源于李吉均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虑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  相似文献   

8.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凝聚了国内外大批优秀人才,以我国西部高寒和干旱环境系统的形成演化为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实验室白成立以来,凝聚了国内外大批优秀人才,以我国西部高寒和干旱环境系统的形成演化为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03年由两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2005年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年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她致力于从地质时空尺度开展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前沿领域——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其核心是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月正式批;隹立项建设,是我国较早从事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综合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何为同济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在庆祝"同济海洋地质三十年"大会上的致辞有着这样的阐述,"从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出发,看准方向、不落窠臼走自己的路;从事业心出发,全心全意、日以继夜地投入工作;同舟共济,保持队伍内部的团结,取得产业系统和科教系统的大力支持"。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从蚊蝇孳生的废旧车间实验室起步,到海洋地质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成立,再到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时至今日走过四十年辉煌  相似文献   

13.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四次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实验室现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有研究与技术人员62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创建于1991年,是徐洵院士创立的我国第一个从事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实验室,目前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3个研究方向:深海生物多样性与生命过程、深海生物资源获取与应用潜力评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三十年来,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实验室被评为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2002年与中国大洋协会共建"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发基地"; 2003年实验室被批准为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2005年被科技部批准  相似文献   

15.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启动建设,2007年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博士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硕士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5—27日,第七届国际潮流沉积学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此次盛会由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挂靠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的王颖院士、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RichardDavis教授、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面向我国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服务于港口工程、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围绕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开放实验平台。该实验室的依托学科为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07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目前,实验室拥有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8.
<正>(2014-07-25)汪品先1936年11月生,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海洋地质系主任、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国家重点学科、海洋气象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海洋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主要开展物理海洋、海洋一大气相互作角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始建于1987年。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28-29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院"海山成因、演化及深部物质循环"创新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