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lobal Mapper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软件,文中介绍了该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开发应用.在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通过对Global Mapper软件功能的转换与灵活应用,结合动态GPS,实现了地形导航和历史信息、综合信息的实时显示与查询,并改进了多波束水深测量现场监控、工程磁法测量成果数据处理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海上进行资源调查时,船舶航迹线的制作是必不可少的,船舶航行的轨迹和调查的工作量都能通过航迹线清晰而直观地反映出来。列举了航迹数据采集的几种方式,给出了数据提取的方法,再通过Global Mapper进行航迹线的绘制,该软件绘制的航迹线可根据需要更改颜色、粗细等参数,并可显示航迹线所在海域的水深变化情况,基于Global Mapper绘制的航迹线对成果资料的验收提供了更为可靠和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Global Mapper是一个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软件,结合其在第28次南极考察中的应用,介绍了软件的基本功能。软件提供的链接可以让用户方便地下载诸如全球地貌网格数据之类的科学数据。软件支持数据格式繁多,并可以对这些文件进行大地坐标投影转换并输出,可以进行点、线、面和等值线图的绘制并兼有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此外,软件还可以连接GPS用以辅助导航定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向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提交海底地名提案的工作,介绍了海底地名专题图编制关键技术与难点,并对Arcgis、Global Mapper和Surfer制图平台进行对比。鉴于Arcgis以空间数据库的形式分析和管理海底命名信息具有显著优势,Global Mapper在格网数据的加载、实时三维显示和数据裁剪方面表现出色,Surfer在制作三维图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图形美观等优势,将三者优势结合起来,制定了海底地理实体专题图的编制方案,实现数据联合应用。编制方案能达到满足海底命名图件制作要求、提高制图效率的目的,为我国海底地名专题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HYPACK导航软件记录的导航数据用于地理制图,探讨了基于HYPACK原始导航数据的矢量航迹线几种生成方法,并给出了每种方法的具体思路。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按照Global Mapper中矢量文件的文本格式生成矢量航迹线文件最为简单,效率较高;直接编码生成法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实现效率较低,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在.Net环境下编制了统一框架下生成几种格式的文本文件的小工具,经过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波束测深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波  盛堰  刘胜旋 《海洋测绘》2013,33(3):56-58
利用Caris多波束处理软件、Global Mapper图形处理和Surfer处理软件中三角网网格化的方法来处理多波束水深数据,从整个测量范围来做水深准确度检验,由传统的水深数据处理线统计发展到面统计,能更有效的评价多波束资料的质量,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南海海底地形可视化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地形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物理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等研究的基础资料,是影响海洋要素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视化是地形数据解译的关键,它为揭示海底地形与其他海洋要素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和规律提供了独到的方法。基于可视化工具Vertical Mapper,在MapInfo Professional中对南海海底地形信息进行了渲染图与三维可视化实现,并对地形进行了剖面分析,进而将可视化的南海海底地形信息与表层沉积物类型、流场等其他海洋要素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由此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类型的分布与地形、海洋动力条件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海底地形的可视化对于海洋地质现象的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海洋地质调查中无人船艇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对无人船艇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无人船艇在海洋地质调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无人船艇搭载地质调查作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调查技术和作业方法,已经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崭露头角,未来这种智能化的水上作业模式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SBE19CTD仪在海洋调查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美国SeaBird公司提供的仪器软件包(SEASOFT软件)及软件手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SBE19 CTD资料处理的具体步骤、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调查中的班报数字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地质野外调查中,传统的纸质班报记录方式制约了现代海洋地质调查数字化的发展。介绍了作者等人开发的海洋地质数字化班报系统及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数字化班报技术不仅使现场输入更准确、更快速、更简便、更智能,还能提供智能查询、统计和数据导出功能,高效地服务于数据处理、制图和各项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海洋地质野外调查班报数字化应用的先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声学应答释放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与实验。该仪器具有接收、应答、释放三种功能,在海洋开发、海洋调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许艳苹 《海洋科学》2021,45(7):127-136
基于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WOCE)、全球联合海洋通量研究(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JGOFS)、全球海洋船基水文调查计划(Global Ocean Ship-based Hydrographic Investigations Program,GO-SHIP)和痕量元素及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国际研究(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the Marine Biogeochemical Cycl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Isotopes,GEOTRACES)四个国际海洋观测计划的科研数据规范化存储与共享管理经验,分析多学科综合计划如何让获得的海量观测数据进行长期、有效的存储,具有可传承性,探讨了建立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储对于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和推进数据共享的重要性。总结出一套数据管理方案:在项目启动时,建立项目/数据管理办公室,推行科研数据标准化管理。针对项目研究主题形成完整的实体参数目录,统一数据名称、单位、分类及内容,制定元数据模板等,数据管理办公室要能存储和共享数据,并确保数据安全,在项目成员内部就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数据共享与引用等管理规定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水下定位系统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HG接口程序为HiPAP100水下定位系统在海洋地质调查的进一步应用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主要介绍了HG接口程序的功能、系统分析与设计,完成程序的关键技术与算法,开发HG接口程序的过程与步骤。  相似文献   

14.
远程遥控水下机器人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设备,能够实现海底长时间、高精度的定点取样作业及其他精细调查,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利用ROV开展高精度海底取样及其环境调查方面具有其他调查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ROV具有功能多、综合作业能力强、安全可靠和实时遥控等优点。目前国内利用ROV进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ROV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利用ROV进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将大大提高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装备水平和调查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海狮号"ROV系统为例,介绍其在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浩翰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要研究利用海洋,离不开对海洋进行观测。随着海洋调查活动的不断加强,外国对海洋调查装备十分重视,已把不断完善调查装备和不断改进观测技术作为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课题来对待。谈到海洋调查装备,包括水面、水下和空中三个方面。海洋调查船只、观测浮标和沿海台站属于水面调查装备,而水下居住实验室、深水潜器和飞机卫星则分别属于水下和空中调查装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十年来,这些调查装备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海洋调查中,人们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深潜技术和空中遥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改变了海洋学研究的概况。目前,国外正在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海洋调查协会在1999年~2000年召开了两次会议,座谈最近海洋调查应用新技术的方向。其中主要有: (1)利用GPS定位精度的提高,使得海洋调查测量简易化。 (2)多波束系统和ADCP、声学层析系统等与海洋有关的新技术进入海洋调查。 (3)GIS与Internet等信息技术(IT)的飞速发展。 (4)增加民众参与和向民众说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调查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 调查产生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和共享已成为衡量我国海洋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鉴于传统WebGIS应用交互性差, 扩展再利用性能弱的缺点, 文章以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基于Flex技术的应用开发接口(Flex API) 和ArcGIS Flex Viewer应用系统框架进行开发, 并定制自定义的微件(Widget)在应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 开发部署在网络环境下的“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用户能快速、便捷地获取调查数据。文章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调查基本信息的集中管理、展示与服务, 该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地勘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海洋地质工作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调查测量中水文气象数据传输实时性不强的现状,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无线信道单元,根据水文气象调查设备现状和调查模式,分别在指挥中心和测量终端搭建硬件平台,并研制专用测控软件,设计研制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实时传输监控系统,实现了实时水文气象数据传输及指令交互,达到了提高调查测量数据的质量和调查测量作业效率的目的,为构建突击性强、反应迅速的海洋环境保障作业及实现高效率应急机动测量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该系统的应用对水文气象调查数据的实时高效传输及实时调整调查测量计划任务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参数水质仪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多参数水质仪在海洋监测与海洋调查中普遍采用,如何获取可靠高质量的资料,质量控制是关键.根据多参数水质仪特点,结合多年海上观测经验,以加拿大RBR公司XR系列多参数水质仪为例介绍多参数水质仪种类、结构组成、应用注意事项,并着重探讨了在海洋调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为使用过程中减少故障率,获取高质量的海洋调查资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全球海洋资料同化实验计划(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GODAE)第三次会议全球海洋资料同化实验计划(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GODAE)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从实验阶段转为业务化阶段。2011年11月,GODAE第三次大会在巴黎召开,GODAE赞助组,任务工作组和科研工作组对已经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GODAE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