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州,有福之州,"海上丝绸之路"上不能不提的一座城市。古代素有"榕城"美称,在唐代和五代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由陆上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在这种形势下,福州与中原文化交流增多,为福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闽安古镇正是当年最繁荣的四大重镇之首,古港口中的军事要地,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来闽安之前,查阅了不少资料,怀着对历史的珍重与尊敬,很期待这一次能找到资料中展现的那些古朴又沧桑的历史遗迹。出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周边国家的风险挑战,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周边国家的风险评估体系与应急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从海上丝绸之路海区自然地理环境、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地区地缘人文环境和海上丝绸之路海区海洋综合资源等三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决策支持。研究工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海洋环境保障和决策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可以说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众多的学者都将其作为崭新的现代“海洋思维”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更将这一研究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不仅说明它新在是一个新设立的新区,更说明它在主题上的新颖。2013年1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颁布明确提出了一个“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经济”主题概念。该书巧妙地将“现代海上丝绸之路”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了当今“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日渐流行,使“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定位也发生了质变。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海啸灾害危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和贸易的通道, 也是东西方文化友谊的道路。2004年印度洋海啸对丝路沿线的多个沿海国家造成了重大破坏。因此需要对海啸发生规律和危害进行分析, 以确保海上丝绸之路上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安全。为探索和识别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灾害, 本文给出了历史海啸事件的特征和规律。从震源震级、震源深度和水深等震源参数中发现了一些历史海啸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本文还探讨了不同震级引起海啸的概率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主要发生在8个主要构造断层, 每个断层都有不同的海啸发生规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采用数值模型模拟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计算结果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灾害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海啸灾害预警, 能够为保证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海湾地区临近亚、欧、非三大洲交汇地带,四周被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所包围,故历史上称其为“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海湾为海上交通要道,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曾经过这一地区。据阿拉伯史载,早在5世纪时,中国的远洋帆船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广东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广东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发展平台。通过阐述新形势下广东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分析广东拥有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提出广东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下考古已成为考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沿海,尤其在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留存了大量前人活动的遗迹。水下考古需要使用高新探测设备,并配合合理的操作流程。本文以广东川岛水下考古为例,由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呐系统和磁力仪等新型高精度海洋物探设备构成水下考古系统,建立了水下考古的基本流程。川岛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泊靠点,在此次川山群岛海域考古调查中,根据多波束大规模覆盖和侧扫声呐拖曳式作业,在泥湾水道、打铁湾以及乌猪洲等处有新的发现,包括清代瓷器碎片和古代铁炮等。川岛水下考古文物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沿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调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使水下考古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背景,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困境,提出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观点。通过介绍美国、丹麦、澳大利亚和我国的主要海浪发电装备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上风能和波浪能概况,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滔滔珠江水,悠悠黄埔云,热血红土地,滚涌世界潮。翻看黄埔历史,掩卷让人嘘唏: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淌金流银!黄埔上空变幻的是那战火的硝烟和改革开放的风云!在这片不到120平方千米的红土地上,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埔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黄埔是中国惟一长盛不衰的港口:新石器时期,黄埔先民就在珠江口以江海为生;汉朝,黄埔成为中国最早进行对外贸易的商埠;隋文帝下诏修建了我国第一个海神庙:南海神庙;唐朝,黄埔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几个重要港口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闭关锁国时期,更是中国惟一对外交往的窗口。在这里,最早蕴育了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南海神庙和外国人公墓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的历史见证。大批黄埔人南迁,飘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为各国特别是南海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作出很大贡献,甚至黄埔的地名,也被他们借用:香港多处地名就是从黄埔复制过去的。今天,他们又是外国资本进入祖国大陆的主力军和引路人,为祖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海洋世界》2015,(2):8-9
<正>延绵不断的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像"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那样来审视秦汉至宋元时期的世界历史的话,那么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类活动之一。这条海上航线从公元前200年开始出现之后,不仅没有被无数个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所打断,而且日趋兴盛。在这一时期的地球上,很少能见到延续时间如此之长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3.
看海     
《海洋世界》2015,(2):7
<正>1.《话说中国海洋丛书:话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作者:董志文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10-1简介:书中以中国秦汉时期至今日的海上贸易为主线,介绍了涵盖港口、造船、航海、移民、宗教、国家关系、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诸多与海上贸易有关的内容,详细描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盛、衰落、停滞、复兴的过程。为今天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细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4.
看海     
<正>1.《海上丝绸之路》作者:李庆新著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5-1简介: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陶瓷之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涵盖了中国的港口史、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移民史、宗教史、国家关系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具体内容,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本书详细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丝绸之路又有海陆之分,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丝绸贸易,还包括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宗教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张明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部分。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海路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更大。福建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两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为清楚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文章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绘制出研究热点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考查当今研究热点问题。结果表明:目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且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战略、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文化交流、海洋经济等问题展开;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战略对接研究、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研究仍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对外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海上的务实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海上合作在合作原则、合作思路及合作重点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分析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据点——肯尼亚的战略优势及海洋优势,提出中国与肯尼亚海洋合作应从推动双方海洋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建设中肯海洋渔业联合研究中心、资助联合研究项目的开展、加强双方人员交流,扩大青年科学家培训规模、加强双方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5个方面重点推进的建议,为今后中-肯海洋合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语嫣 《海洋世界》2015,(2):36-37
<正>孟加拉是世界上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产值占国民产值55%。孟加拉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沿途国之一,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贸易、文化交往历史。历史证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还贯穿东西,加强了中国、印度次大陆、波斯、欧洲和阿拉伯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作为与中国的参照对象,印度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而印度古代史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随着这个名词的问世,"海上丝绸之路"又一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郑和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七下西洋,竟会影响数百年后的中国与世界。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未来。在那时,人们没有世界的概念,也更不会想到在地球的另一些地方还有"外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