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无线传真通讯中,每个广播台均以数个频率同时广播,对每一个接收点来说,一般总可以在这些频率中找到一个接收效果最好的频率,称之为最佳频率。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传真接收的最佳频率即存在着日变化,也存在着季节性变化(年变化),其变化规律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成明显的正相关。一般来说早晨的最佳频率频率较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最佳频率逐渐向高频处转  相似文献   

2.
邱金桓  杨理权 《大气科学》2002,26(4):449-458
从宽带的太阳直接辐射1天或1小时累计量(曝辐量)气象观测资料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很有用的.作者把太阳曝辐量与"等效"的瞬时太阳直接辐射关联起来,建立了一个与曝辐量"等效"的瞬时太阳直接辐射的模式;应用该模式和一个"等效"波长模式,发展了一个从太阳直接曝辐量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作者还从试验上比较分析了由某时刻的宽带太阳直接辐射、每小时或1天的太阳直接辐射曝辐量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由太阳光度计探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试验结果表明,由日太阳直接辐射曝辐量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可理解为辐射加权的日平均光学厚度.  相似文献   

3.
庞嘉棠 《气象》1979,5(2):20-21
太阳总辐射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是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许多作者对我国的总辐射进行过研究,但是限于当时日射记录较短,其精度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又多是以年、季、月总辐射进行计算,难以满足服务需要。在农业科学实验中,要讨论农作物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光能利用,在工业产品的光化试验中,需要旬(甚至日)辐射资料。为此,本文尝试作旬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荣波 《山东气象》2000,20(3):58-58
1999年 1 2月 2 3日上午 8时 3 0分至 9时 ,我县县城上空出现“假日”现象 ,在太阳的左右各 1个 ,右边一个这度特别明显。县电视台拍了录相 ,并在陵县电视台新闻节目和中央电视台《新闻 3 0分》同时播出。1 假日形成过程2 3日上午 7时 3 0分左右 ,太阳从东方缓慢升起 ,此时我县上空天气晴朗 ,能见度 2 0km ,仅有几丝几缕的卷云 ,太阳强度较弱 ,气温 -8℃ ,相对湿度 60 %。 8时整云量达到 3成 ,为密卷云。太阳周围有几块不完整的晕 ,气温 -7 3℃ ,太阳左右分别出现一个亮点 ,呈对称分布 ,确切地讲是该点的云仅是比较明亮 ,假日不太明显。 …  相似文献   

5.
用卫星资料计算我国东部地区晴空太阳辐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光的多次散射理论的离散纵标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探空站的资料,计算出不同高度上分谱段的太阳直接辐射和向上,向下散射辐射,与相应时刻的卫星测值(可见光,红外通道S-VISSR计数值)进行逐步回归拟合,建立晴空状况下卫星测值与大气中各高度太阳直接辐射和攻射辐射的统计模式,并将拟合方法进行稳定性检验,据此可以利用卫星资料计算各高度分谱段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相似文献   

6.
农谚浅释     
李志超 《气象》1975,1(8):9-9
天空中有薄薄的云层时,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个淡淡的彩色光环。有经验的老农看到了这种现象,就很有把握地说:“天气就要变坏了,你们看天上起阴圈啦!”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围绕太阳或月亮的光环在气象上称之为晕或华。晕一般出现在卷层云上,是日月光通过冰晶发生折  相似文献   

7.
今年三月十五日,马尔康天气晴朗,十一点左右,太阳周围出现了与往常一样的日晕。十一点三十分左右,人们惊奇地发现太阳周围的日晕由原来一个变成两个,呈双环状,东西两侧出现一片五彩缤纷的色带,且南北交叉部位特别明亮,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过了二十分钟,在太阳正北方又  相似文献   

8.
把时钟拨回到大约40亿年前,回到太古代(Archean),当时的太阳光线比现在要弱大约30%。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太阳虽然为地球提供了热量,但不足以避免海洋结  相似文献   

9.
滇南气候的特徵及其形成因子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克映 《气象学报》1963,33(2):218-230
本文探討了滇南气候的特征和形成.作者从不同角度考虑,把一年划分为三个或五个季节;分析了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輻射、大气环流和自然地理环境在滇南的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区太阳总輻射的空間分布特征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本文評述了以前計算太阳总輻射的各类經驗公式。根据我国26个日射站(1957年7月到1960年底)的实測资料,按B.H.烏克拉英采夫方法确定了我国緯度20°—50°地区每2.5°緯距晴天状况下月总輻射的緯度平均值和月总輻射的計算公式.根据我們的公式計算了136个地点的年、月总輻射值.利用上述实測的和計算的资料繪制了中国地区年、月总輻射值分布图,并对年和月的总輻射空間分布特征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1.
1991年2月27日15时40分至16时30分,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上空西南方向,出现一奇特的现象:以太阳为中心出现-22°的彩色光环;在太阳下有一个圆形亮斑(假日),其亮度稍次于太阳。在假日两侧各有一条较长光弧,这两条光弧和一个较大的光弧相交,这个较大光弧又与22°光环相切,这个切点与两个交点连成一彩色斑弧(日珥)。两条较长光弧的两侧各有一条对称的彩色光弧,其光弧是内紫外红(和夏日的彩虹相似),亮度较低,但尚属显明。另外,还有一个和太阳相交的较明亮的大光环。这  相似文献   

12.
武辉芹  时珉  赵增保  尹瑞 《气象科技》2020,48(5):752-757
太阳辐照度与光伏电站发电功率密切相关,其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发电功率预报的准确性。根据光伏电站太阳辐照度实况、气象站实况、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模式辐照度预报、EC细网格数值预报以及太阳理论辐照度,利用逐步回归法开展太阳辐照度预报订正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太阳辐照度实况与太阳理论辐照度的比值与EC细网格数值预报中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优于太阳辐照度实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②不同时刻影响太阳辐照度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不同时刻太阳辐照度预报模型;③在非晴天情况下,回归预报辐照度相对均方根误差比WRF模式预报辐照度降低10%左右,减小了辐照度预报误差。该研究成果在光伏电站的新能源数值预报服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目前能观测到的1020个恒星之一。其他恒星比太阳离地球远27万倍以上,所以在望远镜中看起来只是一个光点。但对太阳,却可以仔细观测它的表面及其大气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太阳大气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现象,统称太阳活动。人类早已发现,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太阳概况太阳的半径6.96×10‘m,约为地球半径的109倍;质量1.99×1030kg,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由于温度很高,太阳完全处于气体状态。由里向外可分为内核、辐射区和对流层三部分。内核是发生氢核反应的太阳中心区域。由于热核反应的结果,4个氢核结合成一个氦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3年5月4次强太阳耀斑爆发期间横县电离层测高仪的电离图和SAO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5月13-15日4次X级的强耀斑过程中,其中有3次电离图上出现了0.5-2小时的描迹线消失过程。(2)每一次描迹消失的起始时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起始时间存在一定的滞后关系,一般在太阳耀斑爆发5-20分钟之后,电离图描迹线才会开始消失,而当耀斑事件停止时,描迹线恢复也会相应的滞后。(3)横县上空的电离层在当地时间上午时段的吸收现象较晚间时段的明显。  相似文献   

15.
孙治安  夏韵 《高原气象》1989,8(3):194-204
本文根据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研究了利用卡斯特洛夫公式计算青藏高原晴天太阳直接辐射的有关问题。首先从原始资料中挑选出晴天太阳直接辐射并计算其日平均辐照度,然后以此为标准,利用迭代法反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日平均辐照度理论公式中的系数C,建立该系数与平均水汽压的经验公式,再利用经验式反演晴天太阳直接辐射。本文还比较了由乌克兰英采夫法确定的可能太阳直接辐射与实际晴天太阳直接辐射的差异,证实前者要比后者偏大,其偏离程度随站点拔海高度增加而缩小。文中最后讨论了青藏高原晴天太阳直接辐射日平均辐照度的地理分布,并分析了其随拔海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0年杭州站太阳总辐射、日照、降水、云量、水汽压和视程障碍日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测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0 a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近50 a杭州年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以日照时数下降更明显,其突变年份分别发生在1975和1971年;年太阳总辐射下降主要出现在1961-1992年,1993-2010年呈波动变化,1993年以后未出现明显“变亮期”,而年日照时数在上述两个时段都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至21世纪00年代降到最低.夏、秋、冬3季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趋势变化与年变化基本一致,春季两者在1961-1992年均呈下降趋势,1993年后存在较明显的“变亮期”.降水量、低云量和轻雾日的增加是造成杭州年及夏、秋、冬3季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春季太阳总辐射的增加则主要与降水量、雨日、总云量和低云量减少关系密切,此外,霾日数变化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王艺  伯玥  王澄海 《高原气象》2016,(4):908-919
利用ISCCP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1984 2009年青藏高原中东部云量和云状的气候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云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中低云量呈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而高云云量日变化不显著;青藏高原地区日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与日最高气温不一致,即气温出现不对称升高。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白天、夜间云的变化分别与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速率存在显著相关,并在云量变化与气温的不对称升高之间存在着正反馈机制。高原中东部地区不对称升温使得日出时的地气温差减小,并可能通过减弱对流作用使日出后的云量减少。云量的减少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增加,从而使得当日上午气温升高明显;中午,高云的增多与中低云的减少增加了地面接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导致了较高的日最高温度;而傍晚除卷云外,各类云的云量均出现增加,起到了减缓傍晚气温下降的作用,有利于出现较高的日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18.
NOAA科学家说,由于2008年1月3日在太阳北半球出现第24周期的第一个太阳黑子,表明一个新的11年周期的太阳活动在增强。从而增大了对电力网络、军事要害部门、民用航空、商业通讯、航天活动、GPS信号甚至移动通讯和自动柜员机交易的危害预期。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超太阳常数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以拉萨站为代表)太阳总辐射的变化情况,分别使用常规观测站资料和自动观测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使用的是逐日太阳最大总辐射以及出现太阳最大总辐射的时刻。1993年开始实施的中日亚洲季风研究市场调节太阳总辐射是敏隔20min采集一次。基于上述资料研究发现有青藏高原太阳总辐射大于太阳的反常现象。并对这种反常现象进行了统计,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最后在非局域力学平衡(NLTE)假设下,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面太阳辐射分布特征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01-2010年广西桂林、南宁、北海3个地面太阳辐射站的总辐射资料及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总辐射日总量、日最大值的年变化规律,时总量的日变化规律,日最大值出现时间频率的分布区间等,结果表明:(1)广西太阳总辐射的日总量、日最大值强度的年变化规律明显。总体呈现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纬度由北向南递减,总辐射值递增。日总量与日照时数的年变化趋势存在正向的线性相关。(2)广西太阳总辐射的时总量的日变化规律明显。总体呈现中午前后强.早晚弱的特点。最大值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10-14时这个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