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机构改革的视角,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等六大融合和23项具体指标的评估体系,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以浙江省文旅产业发展为例,分别从省、市和县3个层级对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改革促进文旅融合的效果已经显现,但还不平衡,行政层级越低,效果越不明显。由于新组建的文旅机构运行时间较短,尚未产生实质性的行政合力,所以对产业和市场融合的促进作用还很有限,文旅融合程度不高。据此,从文旅机构高质量运行视角提出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是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点,但各个大学实现融合的模式仍存在差异。本文拟基于地方文化传统和周边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地方对大学主导功能的影响,并结合对英美典型研究性大学的案例剖析,研究不同大学教学科研融合发展的主要立足点不同的内在原因。研究显示,地方不仅为大学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大学提供人力资本、知识创新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大学的主导功能与地方文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教学科研的融合则往往立足于大学的主要功能。例如,牛津大学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就深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哈佛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也与其追求真理的文化传统有关,而斯坦福大学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紧密融合的模式也受到实用教育理念的影响。总的看来,研究型大学都应该力促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这是其承载文化传播和知识创造功能的基础,但就具体大学而言,很有必要适应特定地方的文化环境,探索适合的教学科研融合发展模式,而不要陷入盲目模仿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冰雪旅游是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态,冰雪旅游产业集群体现了一个地区冰雪旅游的发展质量。基于1985—2021年中国冰雪旅游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产业集群识别和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中国冰雪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中国冰雪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京津冀、东北、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新疆地区等六大产业集群。(2)中国冰雪旅游产业链结构有待优化,多种产业形态未能深度融合发展。(3)中国各省冰雪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呈现差异化特征。(4)中国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外部因素包括气候和冰雪资源、政府政策和体育赛事、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内部因素包括产业关联和产业整合。本文初步识别了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并提出了优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大周镇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理.认为对该产业集群形成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创新、市场带动和环境建设等,而驱动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社会网络、专业市场、本土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引导与支持.这种动力机制为类似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案例性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6家珠三角企业的调查,发现区位条件、政策法律、生产成本、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5个最主要的投资环境因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针对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环境是有所弱化;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环境是有所改善。同时,从生产成本、区位条件、优惠政策和产业配套等方面对影响珠三角投资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推动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加强“三旧”改造、实现区域一体化等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采用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三大城市群的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截面数据,运用双产业系统的耦合测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趋于上升,但仍属初级融合阶段。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从下游到中游及上游呈逐步递减趋势。(2)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其增速出现空间异质性。中上游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增速较快,并与下游地区的差距有所减小。(3)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集聚差异显著。下游地区属于“高-高”集聚区,成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明显的空间扩散效应;中游地区及核心城市属于“高-低”集聚区,正在成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极;上游地区则需加快打破二者融合发展的 “低-低”集聚区困局。(4)三大城市群间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平衡。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的相应综合发展指数明显领先、二者融合发展的“高-高”集聚空间趋于扩大。  相似文献   

7.
1949—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主题演化过程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途径。论文系统回顾了乡村发展的历程,将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分为:人民公社为主体的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阶段4个发展时段。从时间序列深入刻画了乡村振兴的主体分化、产业演变、环境整治、文化重构、乡村治理5个振兴主题及乡村规划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趋势。最后,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与研究热点,从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提质增效研究、乡村“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研究、乡村跨区域协作与联动研究5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未来研究趋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旅游小镇作为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社区管理、空间整合和生态优化等多种功能。针对当前特色旅游小镇产城不融合、特色不鲜明等发展现状,论文以产业整合与景观重构为视角,探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双轮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① 以产业整合实现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转型升级。在挖掘产业共性与识别产业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整合手段实现产业互融,激发出产业整合极强的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消费集聚、服务集聚、空间集聚以及生态集聚等效应,促进特色旅游小镇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② 以景观重构实现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基因传承。通过识别景观基因、提取景观节点、组合景观廊道、构建景观形态的重构路径,描绘出特色旅游小镇文化景观的建设蓝图,以凸显特色旅游小镇的文化基因。③ 将产业整合与景观重构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双轮驱动器。在识别景观基因与确定形象定位的前提下开展产业整合,同时利用整合成果提取出景观节点,组成旅游通道,进而整合社会空间功能,形成和谐的景观形态,为特色旅游小镇提供一条产业化与特色化高度融合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1-2014年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与环境系统时空耦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两大系统耦合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产业-环境系统耦合度呈现"M"型曲线特征,具有明显的经济烙印。耦合发展度不断升高,流域产业系统对环境系统的胁迫作用不断降低,环境系统对于产业系统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环境系统耦合度经历了流域特征明显到不明显的过程,且耦合发展度区域差距不断缩小反映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环境系统耦合状况趋佳,产业生态化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值总额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是影响产业-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度的主要障碍指标,并且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外商合同投资额/GDP的障碍作用愈加突出。另外产业结构与产业规模是影响产业-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度的主要障碍子系统,而产业效率与环境污染是潜在障碍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多尺度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与空间升级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进入21世纪后,在面临成本上升和制度环境变化等诸多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这从根本上重塑了产业组织和空间结构,改变着中国制造业在地方、区域乃至全球出口市场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力。基于文献分析,论文将产业升级划分为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2种模式,并分别从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尺度视角下探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机制及其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现象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产业升级的2个侧面,综合两者的分析框架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产业升级的现状;② 中国产业在升级模式上体现了复杂多样性,已有研究关注的产业升级模式较为单一,未来应更加关注中国产业升级路径和方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③ 中国产业升级是由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重尺度力量相互耦合下共同驱动的,透过多元地理尺度融合的分析框架解读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和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旅融合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内蒙古12个盟市2009—2018年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改进的容量耦合模型、标准差椭圆、重心模型和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内蒙古各盟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旅游产业区域差异明显;②各盟市处于中度失调向失调-协调过渡的优化发展阶段,融合协调度等级不高,大多数盟市一直处于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③各盟市空间分异显著,协调度水平呈“蒙中>蒙东>蒙西”的局面,协调度水平相对较好的盟市呈分散分布,盟市间的文旅发展尚未形成合力;④政府支持是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低值区的主导影响变量,消费水平是中值区的主导变量,基础设施是高值区的主导变量。  相似文献   

12.
推动城乡各种“能量”的相互交换和双向流动,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城乡融合和城乡“对流”的内涵,探讨了城乡“对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基本路径。城乡融合是城与乡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可以从总体思路、基本路径、主要维度、重点内容、实现过程等方面阐述城乡融合的内涵。城乡对流是城乡互动的形象表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举措和方法,主要包括要素“流”、产业“流”、产品“流”、公共服务“流”和文化观念“流”。城乡“对流”通过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资源要素良性循环、结构功能优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重塑,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城乡“对流”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产业格局重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重建、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城乡文化交流互补。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是中国治理体系的底层与基座,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考量乡村治理绩效的重要方面。在现行的“乡政村治”治理模式下,政治能人替代传统乡贤成为新的乡村治理主体,探究其治理能力与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系统检视政治能人—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关系和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建构了政治能人治理能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评指标体系,以甘肃省金昌市139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了治理能力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 139个行政村中,“内生”型(En型)和“内生+嵌入”型(En-Em型)村庄分别占45.3%和54.7%,两类村庄中,内涵特征指标值差异较小,而外延指标值En-Em型村庄较En型村庄大;② 产业融合以中低水平为主,且En-Em型村庄产业融合的基础、广度和深度以及效果均好于En型村庄;③ 单因子探测显示两类村庄乡村产业融合受外延因子的影响较内涵因子大,且En-Em型村庄较En型村庄弱;双因子交互作用探测显示内涵因子在En型村庄中的作用较En-Em型村庄强,而外延因子相反,表明嵌入型政治能人治理能力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正处于技术快速突破与应用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低空智联网是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在低空空域实现“人—机—物”三元融合万物智能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低空智联网体系架构就是依托天空地海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传统互联网络向万物智能互联网络演进,形成适合低空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的实体网络空间,可为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营环境,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对影响因素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中的作用方式及路径进行假设和建模,并结合实证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驱动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水平、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其中管理水平和技术环境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产业创新,而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因素则需要通过产业发展选择的方式,来间接推动产业创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通过作用于影响因素,强化区域产业创新驱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类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盐湖资源系统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盐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将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与动态综合监测理论相结合,基于GIS、物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从相互关联的环境、资源和产业多个子系统中选取关键监测指标,从构建理论、构建原则、技术体系和系统结构等方面对构建盐湖资源综合监测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并结合青海吉乃尔盐湖区具体实际,在监测站网的最优化布局、传感器选型、数据传输方案和多源数据整合方面开展深入探讨;最后对水灾、环境、生产等预警模型的预警层次和预警模式提出具体实现路径。对保障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产安全,保证西部国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一鸣  王健  吴群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2):2191-2202
城乡要素流动贯穿城乡发展全过程,是构建城乡能否实现融合发展的核心,探究城乡实体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破局提供科学指导。论文基于TOPSIS模型对全国292个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城乡实体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层面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空间分异特征,达到深度融合水平的多为经济发达城市。相较而言,东部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最为平衡。(2)全局上看,土地要素与人才要素的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且两者驱动作用为负;局部上看,各城乡实体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3)土地要素流失使乡村失去了生产要素和发展空间,而人才要素无有效路径回流至乡村,使其限制了城乡融合;政府投资促进实体要素集聚并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城乡产业实现分工协作、功能互补,信息要素有效流动降低其他实体要素配置成本并提高配置效率,这益于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8.
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文琦  郑殿元 《地理研究》2019,38(3):509-52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贫困地区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又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如何科学识别村落类型,分类推进典型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对于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解析了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理论,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剖析了村域空间结构格局演变和城乡要素结构功能优化重组;构建了西北干旱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村落类型识别体系,从乡村主体、产业发展、人居环境、资源禀赋4个子系统进行逐级分类判断,识别乡村主导类型,结合专家征询分析与村落特征,将乡村振兴村落类型识别为集聚提升类、三产融合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结合不同乡村振兴模式提出了相应地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数量的不断增多,GIAHS保护已成为一个新的国际研究课题。本研究从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及其运行机制。首先,根据重要农业遗产的保护要求,构建了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包括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源条件、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基于该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和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发展是一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但是,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强调资源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重视不同政策的组合和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等适应性要素构建了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 产业系统的发展深受内外因素双重扰动作用,重型化的产业发展现实导致了产业系统运行状况不佳,而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对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② 不同的适应性要素以及适应性子系统均表现出迥然各异的区域性演变特征,产业系统与环境系统以及产业系统适应力与环境系统适应力均具有非线性变化关系特征.环境系统适应力的提升对于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的优化改善均具有更为重要作用;③ 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总体表现出由流域自上而下依次降低到中心--外围特征逐渐形成的过程,说明了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并非一定完全呈现流域的特征,流域内中心性城市功能的发挥也可以影响并且改变其演化发展趋势;④ 产业结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调控能力是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