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属于欠发达地区,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中共青海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青海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最重要的要求是又好又快发展,最关键的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发展对于青海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土地违法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也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土地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量土地特别是耕地被占用.  相似文献   

3.
土地,关乎国计民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需要,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又赶上西部大开发机遇的广西来说,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土地的供需就成为了一个急需处理好的现实矛盾问题。在国家实行严格控制与地方建设急需用地的现实中,我们的理念是:以广西…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征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求政绩,不顾当地实际,不顾农民利益,大搞以地建桥、以地招商、以地兴业的方针,从而大量征占农民集体土地,降低补偿标准,拖欠挪用,截留征地补偿费等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土地上访、纠纷案件急剧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严格按政策法规征地,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项目投资主体通过组建运作机构,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在一定的区域内,按可持续原则,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等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法院执行土地使用权案件呈上升趋势,有力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通过近几年来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经历和调研,发现这些已实现土地使用权执行的案件,其权利受让人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已利用土地存在的问题和利用潜力,采取一定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一种措施。兰西县2005年开始申报土地整理项目,2007年着手实施,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劳动力转移数量也很大,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引发的纠纷也日渐增多。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好此类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人对海林市海南乡、新安镇、海林镇的12个村进行了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诸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下大气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矛盾,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改善当前农村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1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2183km2,辖23个乡镇(街道),人口106万,耕地面积10.67万hm2,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市。全市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52.7%,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7.3%,存在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诸城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田素锋  王宗龙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3/20-2007/6/16
近年来,垦利县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全局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把好项目的立项、实施、财务及验收“四关”,扎实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土地问题深层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集中爆发出来了一系列有关土地的问题,其中一些土地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自然也成了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表象来看,土地问题似乎主要是地方政府行为问题,有媒体就直言不讳地说土地违法主要是地方政府违法。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探析,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加强土地执法特别是解决执法难的问题是维护这项基本国策的重要保障.不可否认,土地执法难的问题在土地行政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不断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土地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要求,是搞好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把未利用地变为利用地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垦区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点对上地整理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刘长虹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4/3-2007/6/8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查清土地资源状况,对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菏泽市国土资源局为巩固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成果,进一步查清菏泽市土地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全市各类土地利用情况,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准确基础数据和资料,该市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土地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做好土地信访工作是保护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国土形象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但是近年来,土地信访件处于不断上升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造成土地信访的原因,研究制定遏制土地信访的对策,切实做好土地信访工作,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论土地政策参与国家宏观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呈现出周期性的上下波动.经济波动性愈大,浪费的社会资源就愈多。国家宏现调控,就是利用政策工具,对各种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因素进行调节,降低被动幅度.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公有并最终由政府掌控,政府可以通过不供地、从严供地、优惠供地等土地政策.调整用地结构,达到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保护耕地为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粮食生产和农业副业的持续发展,并通过土地形式开发整理,调整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结构,使原始农业型向生态高效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立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结构,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一、大庆市土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相关制度有待完善,政策执行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某些制度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划拨供地范围过大。划拨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不符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产基础性作用的原则。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可以以划拨的方式取得。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四类用地中有一些用地,如大庆市每年700公顷左右的油田用地属于盈利性行业,如果实行有偿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资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配套完善,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客商争相投资的热点,正确分析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面临的形势、搞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维护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对于促进东营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地区发展前瞻性的行动指南,对于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用地之间的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求矛盾和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化,因此,在面临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等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取向,以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的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