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2.
扬子地块西南部地球化学异常层与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南部自上元古界板溪群到三叠系发育在盆地和下斜坡背景中泥质岩的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下寒武统、上泥盆统和上二叠统这三个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它层位的地球化学异常层。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层与本区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后太古代沉积地层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壳演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可通过这些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来恢复地壳发育和演化历史;同时,在正常沉积地层中,元素的富集和亏损程度是有限的,只有在那些与地壳发展演化的特定阶段相对应的层段中,某些元素才有可能高度富集而成为重要的矿源层。这对应用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正确认识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的时控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松潘甘孜地块与秦岭褶皱带、扬子地台的关系及其发展史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30
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与否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地块的古老基底为前震旦纪花岗质岩系。地块与南秦岭褶皱带可能都是古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由于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造成的裂陷,使地块从扬子地台的西北部解体出来,但这次解体并不彻底,裂陷槽后来逐渐被弥合填平。茅口期开始的峨眉地裂运动使地块再次从扬子地台解体出来,裂陷线大致沿木里、平武一线。这次裂陷是扬子地台周缘及内部同期张裂的一部分,反映扬子地台迅速北移造成的后缘、侧缘及内部的拉张作用,使地块连同南秦岭地区一起与邻区割裂开来。拉丁期时,松潘甘孜地块与南秦岭区整体强烈下陷,直至晚三叠世末晚印支运动将其海槽关闭,全部褶皱隆起成山。 相似文献
4.
云南永胜分水岭矿区富碱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永胜分水岭矿区富碱斑岩体位于扬子地块西缘宾川-程海断裂与箐河断裂交汇部位,属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组成部分,主要由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BGDP)和花岗闪长斑岩(GDP)组成。两类岩石均具有富碱(BGDP的K_2O+Na_2O均值为8.22%、GDP的K_2O+Na_2O均值为8.13%)、富钾(BGDP的K_2O/Na_2O均值为1.08,GDP的K_2O/Na_2O均值为1.2)和准铝质(BGDP的A/CNK均值为0.95、GDP的A/CNK均值为0.94)特征,表明二者均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富碱斑岩。两类岩石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Sr)、Th、U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二者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右倾平滑型,且Eu异常不显著(δEu=0.85~1.12)。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属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源区特征和成岩动力学背景。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5±0.3 Ma(MSWD=1.5,n=19),落在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岩浆活动的高峰期内(45~30 Ma)。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岩年代学资料,认为分水岭矿区富碱斑岩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和源区特征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一致,即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期后动力学性质转换背景下,是加厚下地壳和上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与金沙江–哀牢山走滑断裂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湘西黔东地区Zn元素的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对该区内的Zn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Zn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湘西黔东地区Zn地球化学块体的下限值为110×10-6,圈定了4个Zn地球化学块体和7个区域异常.通过统计地球化学块体和区域异常的参数特征,以1000m岩块厚度计算了该区总的Zn金属供应量,并根据0.39%的成矿率预测出湘西黔东地区锌资源量为3085万t.其中,圈定的4个地球化学块体所在的花垣—铜仁—镇远地区、都匀—凯里地区、沅陵县董家河和沿河县三角塘等地区应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找矿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6.
扬子北缘晋宁期望江山基性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钐 钕同位素定年和系统的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的望江山基性岩体形成于约 785± 88Ma的晋宁期 ,并具有陆内裂谷环境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属性 ,与时代为 0 95~ 0 .90Ga、具岛弧型火山岩特征的西乡群明显不同 ,标志该地区于新元古代经历了由洋壳消减的大陆边缘向陆内裂谷转变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7.
8.
中南部非洲优势矿产资源有金、铜、铁、铬、金刚石,锰、铀、镍、钒、钴、铂、锑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主要的矿产集中分布于前寒武纪地体内,中南部非洲前寒武纪地体的形成演化决定了矿产的种类和主要成矿类型。文章总结了中南部非洲的地质构造演化以及其主要矿产资源的成矿类型和分布规律,并划分成矿区带至三级。探讨了部分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太古宙的矿产主要与花岗-绿岩地体有关;古元古代的矿产主要分布于陆缘盆地,与岩浆作用有关;中元古代的矿产主要与岩浆作用有关,次为沉积变质作用;新元古代的矿产主要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次为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9.
川西北碧口地块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位于碧口地块西南部。岩体的SiO2(69.89%~71.69%)和Al2O3(15.01%~16.25%)含量均很高,A/CNK在1.04~1.12之间,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33.13×10-6~150.42×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体可能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印支期华北和扬子地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环境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为后造山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个旧拉丁尼克期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个旧地区拉丁尼克期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期玄武岩的岩石类型为杏仁状斑状纤闪石化玄武岩,属于硅不饱和、富碱、高钛,镁、铁偏高,铝偏低,具有大陆碱性橄榄玄武岩的组分特征.该玄武岩为陆内拉张环境下基性程度高、分异程度低的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并与拉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大理岩类组成, 其中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SiO2变化于52.89~75.03, TiO2为0.48~1.05, Al2O3为9.19~20.3, ∑REE为(149~323)×10-6, δEu为0.34~0.80, (La/Yb)N为7.96~15.6, 具中等-强烈铕负异常, 轻、重稀土分异明显; 石英岩类的SiO2变化于95.49~97.44, ∑REE很低, 在(8.89~15.1)×10-6, δEu=0.63~0.81.原岩性质及构造环境分析表明, 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原岩主要是杂砂岩和粘土岩等, 石英岩的原岩为硅铁质沉积岩.所有变沉积岩的原岩均以长英质成分为主, 具有上地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部分样品显示有古老沉积物的加入; 它们形成于岛弧-活动陆缘环境, 成熟度不高, 属于近源沉积, 与本地区华夏地块基底下部变质岩系岩石(古元古代的天井坪组、八都群、陈蔡群、麻源群)具有相似的物源. 相似文献
12.
辽东地区硼找矿概率-地球化学块体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资源量预测工作中,大多是基于地球化学数据本身,虽考虑了除成矿物源之外的如地层、构造等地质背景因素的影响,但仅限于定性阶段,多用于地球化学块体含矿性的分析及远景区的分级.在充分研究地质背景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如地层、构造等富集因素与成矿物质基础是矿床形成的2个必要条件,因此,在资源量计算的工作中,还应考虑富集因素的影响,据此建立了找矿概率-地球化学块体法,并将其应用于辽东硼资源量的定量评价中.结果表明,辽东地区硼矿资源潜力较大并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羊拉矿区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滇西北金沙江带羊拉矿区的基性岩进行了系统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同时对比白茫雪山-拱卡路线上与蛇绿岩共生的玄武熔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探讨羊拉矿区基性岩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矿区下石炭统贝吾组玄武岩与白茫雪山-拱卡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具洋脊之特征,低K,Ti,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二者可能来自于较富集的源区,均为金沙江洋盆扩张的产物,属于缝合带的组成部分。矿区泥盆系地层内的辉绿岩脉斜交侵入围岩,晚于火山岩和洋盆沉积物的形成,辉绿岩脉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右倾,强不相容元素富集,Ta、Nb亏损,具大陆边缘岛弧性质,微量元素特征与大洋玄武岩和洋内岛弧玄武岩亦存在一定差异,推测辉绿岩脉可能形成于三叠纪金沙江带陆缘岛弧岩浆活动阶段,对于有的学者确定该区为洋内岛弧构造环境的认识在本次工作中没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