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1976年以来,为解决工业供水问题,在河北一个100平方公里地区内,打了80多眼水井。水源井取水层段集中在400—820米深处,按三套井网分段开采。第一套井网(浅井组),深度400—500米,开采第四系下更新统含水层。含水层总厚度30米左右,主要由含砾细砂和中细粒砂组成。第二、三套井网(中深井组和深井组)开采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上段含水层。含水层主要由细砂岩,中细-粗砂岩组成。第二套开采井网深度500—650米,取水层段总厚30—45米。第三套开采井网,深度650—820米,含水层总厚25—60米。深层地下水开发后,水位急剧下降,而经常开采的井数还不到总井数的一半。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为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现就两年来开采实践,提出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
刘勇  李培英  丰爱平  黄海军 《地球科学》2014,39(11):1555-1565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及其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利用多年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 发现黄河三角洲广饶县和东营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且地面沉降严重, 含水层多处于超采状态, 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先后出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达2~3m/a.近年来, 东营和广饶地面沉降漏斗中心沉降量和速率分别为155.1mm、28.2mm/a和356.0mm、64.7mm/a.借助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法, 发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沉降漏斗空间耦合良好, 深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92, 深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井灌区第三粘性压缩层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 且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的地下水位已低于第三承压含水层临界水位, 沉降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3.
天津平原地下水可开采量与确定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比较,天津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小,为适宜开采层位。地面沉降控制在10 mm/a,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68亿m3/a。中部平原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在技术经济上鼓励开采,可开采量为1.64亿m3/a;山前平原地下水现状开采强度未引起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开采强度适当,可开采量为2.79亿m3/a。天津平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地下水总的可开采量为7.11亿m3/a。  相似文献   

4.
下辽河平原南部上第三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下辽河平原南部自1969年进入石油勘探开发以来,埋藏深度达300-1100m的上第三系地下淡水逐渐得到了利用,开采规模越来越大。深层地下水勘探孔造价高,孔深,成井结构复杂,含水层岩性为砂岩、砂砾岩、半成岩,缺...  相似文献   

5.
杜红磊  刘双才 《地下水》2021,(3):52-53,115
为提高河南西平县城区供水能力,对县城西侧拟新建的水泉汪水源地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水文地质模型,以两种开采方案为约束条件,运用解析法对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并预测未来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水源地在运行期间水位满足要求,两种方案开采20年后各井中水位均高于含水层顶板,证明水位下降情况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5,(5)
选用南京地区近5年来的地下水水资源量和月地下水埋深,通过开采系数法分析南京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研究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较大,在不大幅度影响开采潜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宽区域总开采量;(2)南京市63.2%深层地下水监测井代表区域地下水位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区域水位2014年有所回升;(3)提出了监测方式改革、监测站网调整等建议,为南京地区深层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陆岛地下水动力学特征—以湛江东海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海岛是一具有独特水文地质条件的大陆岛,浅层含水层与大陆以浅海湾相隔,中深层承压水含水层与大陆地下水系统紧密相连。为了深入地认识大陆岛地下水水动力学特征,以湛江东海岛为例,阐述了其水文地质条件,并分析了东海岛浅、中、深层地下水的流场和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岛为一个典型且独特的大陆岛,岛内和大陆的部分浅层含水层由湛江湾相隔,岛内中、深层含水层和大陆中、深层含水层通过湛江湾相连,且具有统一的水位分布,并保持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岛内中、深层地下水由南向北径流补给湛江市区的降落漏斗中心;滨海及海水区域浅层含水层及其下伏的粘土层构成了防止海水入侵中、深层地下水的保护层;浅层地下水流场基本保持天然状态,水位动态特征主要为入渗径流型,水位变化与降雨量相关;中、深层地下水流场以人工流场为主,地下水由南向北径流,水位动态类型主要为开采动态型,水位变化主要受到开采量变化的影响;在近海岸地区,地下水动态表现为潮汐效应型,在潮汐作用下,地下水位动态具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淄河下游的人畜供水一直依赖地下水,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内淄河下游河道长期接纳上游污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浅层地下水已不适于人畜饮用。污染区沿淄河呈条带状展布,污染区边界距淄河约1.0~1.5 km,其中距淄河500 m以内的区域污染最为严重。中深层地下水水质良好,仅个别井点因井管损坏造成点状串层污染,可做为人畜用水水源。基本可满足2010年前区内人畜供水要求。人畜供水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时,应根据地下水污染特征和中深层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分区分层开采,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防止中深层地下水串层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陈迹  陈宝义  马新 《吉林地质》2004,23(2):29-31
深层地下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因其埋藏较深,地层复杂,常规方法难以钻进或无法钻进。利用贯通式潜孔锤多工艺空气钻进方法不仅能提高钻进速度,而且能减少对含水层的污染,为深层地下水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德州市地面沉降现状及成因综合分析,得出德州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造成承压水位降低,含水层本身及其上、下相对隔水层中孔隙水压力减小,地层压缩导致地面发生沉降;构造因素、工程地质因素是地面沉降的次要原因。德州市已经制定规划,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还应利用封停的深水井进行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才能控制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通市深层含水层-第III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咸化问题,在分析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变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分析成果,对其地下水咸化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已形成了区域性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深层含水层和上覆含水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水位差,致使上部咸水下移入侵到下部含水层,进而导致深层淡水水质咸化。  相似文献   

12.
唐石山  徐玲俊 《地下水》2012,34(5):59-61
永城市神火工业园备用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主要是对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与评价,采用均衡法、解析法和开采抽水试验法进行评价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差别较小,按水源地拟定的开采量开采是可行的。在现有开采条件下,水源地开采20 a中心井的最大井壁动水位埋深97.88 m,位于含水层顶板之上,故在规划年限内开采1.80×104m3/d是可行的。因此,该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鲁北平原地下水的劣变特征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鲁北平原开采机井数由9.29万眼增至28.76万眼.浅层水、深层水开采量分别增加了近2倍和3.76倍。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体积不断增加、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并产生地面沉降、成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农业节水、调整工业开采强度布局、加强浅层水均衡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本地劣质水资源化、保护和涵养深层地下水资源等举措,修复和涵养鲁北平原超采区的深层地下水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沧州市封停深层地下水井效果及水位回升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珍 《地下水》2011,(1):16-17,164
以沧州市2005年以来封停自备井前后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回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深层地下水补给与释水机制及其开采过程中激发释水效应的剖析,揭示深层地下水自然释水和开采条件下释水的规律,研究本区域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原因,为深层地下水保护和修复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5)
安徽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对蚌埠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分析可知,蚌埠市淮河以北地区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开发潜力较大,适宜分散开采,但总体水质较差。而淮河以北地区中深层孔隙水单井涌水量较大,水质良好。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对蚌埠市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严格控制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恢复地下水位,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为区域水资源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地面沉降主要由深层地下水开采造成,含水层的压缩释水是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主要构成来源,同时随其压缩变形孔隙比减小造成储水系数、渗透系数的减小,对弱透水层非弹性释水量、越流补给量造成影响。地面沉降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参数非线性变化及对承压含水层系统的反馈作用也成为水文地质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对地下水开采量、沉降量、地质参数变化以及给水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较为定量定性的探究,以含水层压缩过程中的物理机制为依据,并基于沧州地区深层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和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数学手段构建储水系数和渗透系数变化的一维非线性沉降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随承压水头下降,储水系数最高可减小77%,含水层系统的给水能力和储水能力会随压缩变形减小50%甚至更多。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水文地质参数与应力变化相关关系、科学评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储水调节能力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本文通过沧州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资源量、开采现状的阐述,提出了科学的、合理的开发措施。农业直适合开采浅层地下水,少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工业及城乡居民饮用宜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深层地下水做为饮用水及工业用水是有保障的,无论对水资源的保护还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有深远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朗  姚炳魁  黄晓燕 《江苏地质》2014,38(2):273-277
通过建立符合该地区承压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渗流特征的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并在模型识别、验证的基础上,根据各承压含水层的水位控制要求,调整现有地下水的开采布局,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出各含水层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及最优开采布局,并预测2011—2020年底逐年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山东鲁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平原目前区内供水水源以黄河客水和地下水为主。最新均衡计算结果为: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37 03×108m3 a,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2 62×108m3 a。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现状年需水量约74×108m3 a,2010年需水量为93×108m3 a,2030年需水量为109×108m3 a,现状年供需基本平衡,远景供水不足。浅层地下水易采易补,更新能力强,应以合理调控水位为中心,优先开采浅层地下水,充分发挥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供水功能,尤其是东阿—齐河—商河—利津沿黄地区更应加强开发浅层水的力度。浅层水为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深层地下水更新能力弱,应严格限制其开发利用。在德州、滨州漏斗中心区,建议实施部分封井,调减开采量。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适当增加地表水引用量,实施含水层的恢复工程,遏制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继续发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中普遍关注的若干问题(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的构成、深层水开发利用的环境约束条件、深层水的循环特征、深层水的越流模式及深层水的可恢复性)进行了较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在2010年南水北调来水前深层水的开发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