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79年夏,我们在弓长岭铁矿发现了大量磁铁矿双晶及少见的磁铁矿板状晶体,产于被古断裂切割的富矿围岩绿泥岩、石榴绿泥岩、铁闪绿泥岩中。双晶属尖晶石律的粒状双晶、三晶、板状对称和不对称双晶,单晶的形态也有各种各样,粒状、板状不一。最大的晶体可达3.5×3.2×2厘米。在这些单晶和双晶上,往往迭加有聚片双晶和蚀象,组成了罕见的磁铁矿晶体群。  相似文献   

2.
生長着石英晶体的岩洞,通常称作水晶巢或水晶洞。水晶洞与石英脈是有着空間的关係的。已探查过的地區的大多數石英脉僅只包含一个水晶洞。照例,水晶洞是位於石英脈的尖滅之处或其脉壁粘土中。位於石英脉尖減之处的晶洞好像是这些脈沿傾向或走向的延續(圖1)。位於石英脈脈壁粘土中的晶洞,則常位於石英脈的底盤中(圖2)。  相似文献   

3.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 水晶及垂直水晶柱面生长的葡萄石球粒内圈与铜矿物球粒外圈组成。铜矿物球粒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由自然铜核、黑铜矿 幔、硅孔雀石与孔雀石壳组成。野外及镜下观察显示,铜矿物集合体形态受自然铜形状和产出控制,铜矿物球粒主要分布 于多个葡萄石球粒边缘的汇聚处,核部自然铜为球粒状;脉状铜矿物由一向伸长自然铜与黑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组成, 分布于晶洞裂隙中。碳同位素与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晶洞中的沥青为生物成因,属石油沥青,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 (P13)碳酸盐。晶洞中矿物为含有机质成矿溶液依次结晶而成,其顺序为:玉髓或石英→水晶、沥青与自然铜→自然铜与 葡萄石→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方解石。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特征、水晶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以及水晶中沥青与自 然铜之间的关系显示,沥青是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转变而成,其形成温度约为290~230℃,自然铜的结晶温度为230~ 160℃。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的快速泄出:来自霓辉石英脉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金华  罗照华  梁涛  卢仁  刘晓  白凤军 《岩石学报》2014,30(11):3481-3489
河南外方山地区熊耳群火山岩中新发现了一种霓辉石英脉群,脉表现出独特的矿物组合及晶体特征,如霓辉石英脉具有复杂的矿物组成,表现出强烈的不平衡特点;霓辉石英脉具明显的对称分带特征,各分带中矿物组成及特征显著不同;存在具熔蚀边结构的钾长石-霓辉石集合体团块;霓辉石具在明显核幔结构,内核化学成分与幔边部存在较大差异;钾长石晶体元素分布存在似"文象"结构,表现出Fe元素的熔体分离特征;脉中矿物普遍发育环带结构;霓辉石英脉交代致密火山岩围岩形成蚀变带,新生大量榍石、霓辉石等矿物且含量随着与脉壁距离的增加急剧减少,显示出强烈的流体/气体扩散交代作用.霓辉石英脉独特的矿物组合及晶体特征反映了其成因的复杂性以及生长环境的变化.根据霓辉石英脉矿物的特点,推测其源于流体、熔体和晶体的混合物,并经历了快速侵位、快速冷却的过程,因而能够保存流体演化各阶段的结晶信息,保留不同成因的晶体群.外方山霓辉石英脉矿物可划分为捕虏晶亚群、熔体晶体群、超临界流体亚群、热液晶体亚群和凝聚晶体亚群等.外方山霓辉石英脉矿物晶体群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揭示岩浆熔体向流体转换的机制及侵位机制,进而可揭示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火成岩的晶体群与成因矿物学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岩浆系统物理过程的研究进展导致了岩浆系统成熟度的概念,因而认识到火成岩中的晶体并非全部由寄主熔体晶出。本文将火成岩中的矿物晶体按其加入岩浆系统的方式划分为3种晶体群:固体晶体群、熔体晶体群和流体晶体群。固体晶体群系指呈固态加入岩浆的晶体群,包括残留晶亚群和捕虏晶亚群;熔体晶体群系指从熔体中晶出的晶体群,包括从不同深度水平岩浆房中晶出的晶体亚群(岩浆房晶体亚群)、岩浆上升途中晶出的晶体亚群(通道晶体亚群)、在岩浆系统中长期循环的晶体亚群(循环晶亚群)和岩浆侵位后晶出的晶体亚群(基质晶亚群)。流体晶体群系指从流体相晶出的晶体群,包括从超临界流体晶出的晶体亚群(超临界晶体亚群)、从气体晶出的晶体亚群(凝聚晶体亚群)和从热液晶出的晶体亚群(热液晶体亚群)。这种划分方案为火成岩成因矿物学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阐明不同晶体群的标型特征和形成条件是成因矿物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理论上,残留晶与原生岩浆保持热力学平衡,捕虏晶一般与岩浆不平衡,熔体晶体群在岩浆系统演化的特定阶段上与岩浆保持热力学平衡,而流体晶体群则一般不与岩浆平衡,但超临界晶体亚群可部分与岩浆平衡。各种晶体群在火成岩中的保存程度与岩浆系统的存续时间尺度和晶体吸收速率紧密相关。在快速上升和固结的岩浆系统中,所有的晶体群都有可能得到保存。相反,在缓慢上升和固结的岩浆系统中,有可能仅保留有基质晶亚群。因此,晶体群的数量和颗粒大小可以用来定性评价岩浆系统存活的时间尺度,定量化结构分析将成为成因矿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瑶岗仙钨矿床的晶洞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依壤 《湖南地质》1995,14(4):226-234
瑶岗仙黑钨矿床石英脉的地质特征、晶洞类型、含晶标志,分布规律以及晶洞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矿区第Ⅱ成矿期矿脉的晶洞规模,分布、优美晶体、晶簇天然观赏矿物的成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经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中普遍产出沥青和铜矿物。沥青主要产于玄武岩气孔、晶洞和裂隙中,少量产于水晶晶体的锥状体部位。铜矿物主要有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硅孔雀石和孔雀石等。自然铜可形成完整晶体,分布于水晶菱面体的锥体顶部,也可呈它形粒状或片状,分布于杏仁体、脉状体沥青的裂隙中和铜球粒核部;赤铜矿主要与板状自然铜一起分布于石英或玉髓脉的裂隙中;黑铜矿常与自然铜一起产出于裂隙或铜球粒中;硅孔雀石呈脉状、浸染状、网状分布在沥青中及其裂隙中,部分硅孔雀石呈皮壳状赋存在自然铜、水晶晶体表面和铜球粒表面;而孔雀石主要分布于铜球粒的最外圈。沥青与铜矿物形成次序为:沥青→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沥青和自然铜形成于水晶结晶作用晚期,自然铜形成于沥青之后。碳同位素研究显示沥青为生物成因,可能来源于下二叠统(P13)的碳酸盐岩中的生油层;沥青的红外光谱及螺旋生长纹与气孔构造也证实沥青是由成矿热液中的原油受热裂解为固相;成矿溶液中的有机质成熟度越髙,成矿溶液析出的自然铜越多;铜矿物的演化(Cu→Cu2+)与含有机质的成矿溶液的氧化还原条件及成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赵珊茸  宋岳庭  徐畅 《地球科学》2020,45(5):1481-1489
矿物晶体连生是岩浆岩中晶体生长及岩石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可以提供岩浆演化过程信息.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析了天堂寨花岗岩和梅川花岗闪长岩中石英晶体的结晶学取向关系.这2种岩石中石英的道芬双晶和交生(两晶体以某个相同的面重合连生)出现概率非常高.除了道芬双晶和交生外,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英晶体对称性连生现象.在这种特殊的对称性连生体中,考虑石英的劳埃群3 2/m(而不是石英的点群32),两晶体形成的道芬双晶的双晶面(0001)或(1010)与第3个晶体的对称面(1120)重合.这样的重合使得这3个晶体的连生体保留了道芬双晶的某些对称性.这种双晶面与第3个晶体的对称面重合的现象在我们以前报道的NH4Cl晶体聚集体和透辉石枝晶聚集体中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说明晶体的连生受控于对称性,即:晶体连生会选择对称性高的形式.由于劳埃群是与晶体空间格子的对称性相关而并不是与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相关的,所以,空间格子的对称性可能是控制晶体对称性连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湖南宜章瑶岗仙黑钨矿石英脉成矿流体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于黑钨矿石英脉的成因,历来都认为是高中温热液充填而成。本文根据石英脉与细晶岩、伟晶岩过渡;围岩蚀变种类及强度的变化;石英脉中晶洞特征的研究;矿物包裹体研究及测温资料;金属矿物局部大量集中的不规律性;石英脉中黑钨矿的产出特点;产在角岩中的石英脉内出现花岗岩角砾;黑钨矿中MnO/FeO比值变化特征:含钨石英脉中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变化特征,认为形成黑钨矿石英脉的成矿流体是一种粘稠的、密度较大、成分以SiO_2为主的熔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它具有上部偏液、下部偏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矿物是岩石圈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其变形行为、特性和物理/化学过程直接影响着大陆岩石圈的力学强度和流变学性质。石英是地壳主要的组成矿物之一,对其变形机理及制约因素的研究,是理解地壳流变学性质的关键。石英中的道芬双晶在晶体形态上表现出沿c轴方向的6次对称,早期研究认为其只能形成于α-和β-石英的相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机械应力诱发的道芬双晶对温度和应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通过对高黎贡剪切带内变形石英的EBSD组构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发现石英道芬双晶对晶内塑性应变的分布及其不同滑移系的激活起着重要作用。α-石英晶体中菱面方向比方向具有更高柔度,即更适应变形。在外力作用下,石英道芬双晶通过菱面上的弹性性质差异,即相比方向,在压缩方向(σ1)上代表晶面方向的极点更多地聚集在方向,形成一种较为少见的菱面晶格优选取向。由此可见,道芬双晶是石英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流变弱化机制,其不仅使得晶体发生可恢复的结构弱化,还通过动态重结晶作用和颗粒边界...  相似文献   

11.
魁岐花岗岩体晶洞中霓石、含锰钠铁闪石等晶洞矿物极为丰富,晶体形态完美,花样繁多,举世罕见,且有重要的矿物学意义。经采用经典方法精确测量研究发现:1.霓石晶体的偏锥状主要由d{131),q{692)组成(与其他研究报道不同);2.有从偏锥状→蛹状→柱状完善的宏观形态演化系列,晶体数量丰富,棱角清晰世界无先例;3.典型的双晶面依(100)的凹角式和闭合式接触双晶,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这是我国首次揭露十分完善的霓石晶体形态规律。含锰钠铁闪石晶形也十分完整,丰富,具有重要的矿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含矿与无矿侵入体的区分是阐明岩浆型矿床成因的基础,也是深部找矿预测的依据。本文选择四川米易青皮村岩体为例,通过岩相学及矿物成分剖面和定量化结构分析,试图阐明无矿岩浆侵入体的固结过程,并与攀枝花含矿岩体对比,进一步揭示含矿与无矿侵入体形成过程的区别。岩相学分析表明,青皮村岩体中粒辉长岩的造岩矿物可以划分为四个世代:①粗粒斜长石→②中粒斜长石+单斜辉石→③黑云母+铁钛氧化物→④伟晶状斜长石,展示了封闭系统的固结过程。加上粗晶辉长岩脉的矿物组合钠长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磷灰石,可以将青皮村岩体的组成矿物划分为5个世代,进而划分成四个晶体群:通道晶体群、岩浆房晶体群、基质晶体群和流体晶体群。晶体成分剖面分析表明,通道晶和岩浆房晶显示正环带,具有封闭系统降温结晶的特点,其中通道晶的生长伴随着减压作用;基质晶初始为正环带,末期显示反环带,反映了残余流体的聚集与逃逸;而流体晶体群的产出则反映了超临界流体的相分离和排气作用。定量化结构分析揭示了岩浆固结晚期的粗化过程,是封闭岩浆系统固结过程的重要证据,与岩相学和晶体成分剖面分析结果一致。此外,青皮村岩体中Fe Ti氧化物含量甚低,其体积分数仅为4%,暗示它们不可能聚集成矿。与攀枝花岩体相比,青皮村岩体固结过程中缺失先存晶体的溶蚀结构,后者被认为是高温含矿流体输入的结果。据此,本文提出,外来含矿流体(透岩浆流体)输入与否决定了镁铁质岩浆侵入体的产矿能力;进而认为,是流体输入导致了岩浆分异,而不是岩浆分异产生了含矿流体。  相似文献   

13.
何知礼 《矿床地质》1983,2(3):88-95
一、前言矿物包体作为成矿介质的样品和译解成矿作用的密码,在矿床学和其他地质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用途。例如它有助于解决成矿物质的来源、迁移、富集条件及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探等方面问题。 1979年,我国一锑矿在一个溶洞中发现一个极美丽的石膏晶洞,大小为15×7×2.7立方米左右。洞中丛生着一些罕见的巨大石膏晶体,有的倒挂洞顶,有的平地拔起或横卧洞壁(图版1)。晶体长约1米,最长者2.4米。晶体中有丰富的单相液态包体及一些气液比不定的气-液包体,最大的气-液包体长达40厘米。对洞中五块晶体的气-液包体作了研究。镜下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14.
魁岐花岗岩体晶洞中霓石、含锰钠铁闪石等晶洞矿物极为丰富,晶体形态完美,花样繁多,举世罕见,且有重要的矿物学意义。经采用经典方法精确测量研究发现:1.霓石晶体的偏锥状主要由d{131},q{692}组成(与其他研究报道不同);2.有从偏锥状→蛹状→柱状完善的宏观形态演化系列,晶体数量丰富,棱角清晰世界无先例;3.典型的双晶面依(100)的凹角式和闭合式接触双晶,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这是我国首次揭露十分完善的霓石晶体形态规律。含锰钠铁闪石晶形也十分完整,丰富,具有重要的矿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兆瑾 《地质论评》1951,16(2):79-85
含铜钨酸钙矿物系一稀少而较少之矿物,系一九四九年秋作者往铜陵鸡冠山区调查铜矿时首先发见者。该矿物色呈橄榄绿,硬度四与五之间,玻璃质光泽甚强。比重四·八至五,体为半透明,折光率一·八以上,为一正方系中正光性符号之单轴晶体矿物。该矿物生於石英脉之晶硐内,孔隙中或裂缝里,呈大小不一之不规则粒状或块状矿物;但含此矿物之石英脉则穿插于含铜Skarn之节理成裂缝内。共生矿物按其发生次第有石英,白钨矿,矽孔雀石,孔雀石,含铜钨酸钙,褐铁矿及高岭土等。该含铜钨酸钙石英脉位铜矿氧化带之Skarn范围内,且常与白钨矿共生。关系密切,为一次生作用造成之矿物。  相似文献   

16.
早川与释迦坑矿床的铜铅锌矿化作用特征,集中表现在单位矿脉的构造、矿物组合、矿化阶段以及矿脉中石英和母岩氧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早川与释迦坑的矿床中,存在着黄铜矿—黄铁矿—黝铜了—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以及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铅锌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较铅锌石英脉更早期形成.铜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铜矿、车轮矿、板硫锑铅矿、碲银矿、黄锡锌矿、砷等轴硫钒铜矿、Cu-Fe-Zn-Sn-S系矿物、硫碲铋铅矿、硫铜铋铅矿、石英以及磷灰石.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银金矿及石英.随着矿化作用早期向晚期过渡,闪锌矿中的FeS含量有所减低.黝铜矿—砷黝铜矿的单一颗粒中,Sb与As之间的化学组成出现明显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7.
小南川地区已发现一批铜矿化线索,均赋存于奥陶纪纳赤台群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内,矿石类型有绢云石英片岩型铜矿石、变砾岩型铜矿石及石英脉型铜矿石三类。  相似文献   

18.
对马达加斯加新发现的宝石矿物草莓红绿柱石矿床的地质考察和研究发现,矿体属典型的复杂的锂-铯-钽型稀有金属晶洞花岗伟晶岩。出露于花岗岩的上部,沿片麻岩理呈脉状产出,宽十余米,产状170°~180°∠45°~55°。交代作用明显,带状构造发育,由矿体边缘至中心部位可分为6个带。草莓红绿柱石主要分布于石英-微斜长石带至石英核内,为伟晶岩晚期形成的矿物,与锂云母、叶钠长石、多色电气石、锂辉石和烟水晶等伴生。矿化富集与钾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直接有关。晶体,多呈不规则块状、六方板柱状或螺柱状;是由晚期富Li-Cs的热液交代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金矿田含碲金石英脉的发现及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秦岭含碲金石英脉发现于矿田的南部——洛南驾鹿地区。脉体主要由石英、方解石组成。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斑铜矿。已发现的碲金矿物有自然金,自然碲、铜碲金矿、针碲金矿、针碲金银矿、六方碲银矿、碲铅矿、碲锑黝铜矿等。据三个样品原岩分析,Au 含量分别为9.8g/t、7.4g/t、9.1g/t。Ag 含量分别为8.6g/t、8.5g/t、6.4g/t。Te 含量分别为79g/t、51g/t、61g/t。本文对该含碲金石英脉的地质概况、主要碲金矿物的产出特征、物理光学性质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测试数据,供金矿普查勘探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大宝山斑岩型铜矿床勘查突破及其区域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替资源勘查是广东省大宝山铜多金属矿近十五年的主题之一。本文在介绍矿床地质的基础上,回顾了大宝山英安斑岩中斑岩型铜矿的发现过程。陡倾细脉状石英硫化物是大宝山斑岩型铜矿的主要矿化形式,脉体倾向290°~310°,倾角65°~75°,脉幅主要为0. 5~10mm,脉频平均约22条/m。通过查明英安斑岩与铜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将勘探线方向调整为120°,钻孔尽可能大角度穿切石英硫化物脉体,成为斑岩型铜矿勘查取得突破的关键。大宝山英安斑岩墙是早侏罗世晚期(175Ma前后)沿大宝山逆冲推覆构造侵位的浅成岩,铜硫多金属矿化与之相关。铜矿化强度与(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关系十分密切,蚀变分带较为发育,是特殊类型的斑岩铜矿。铜矿化品位主要为0. 10%~0. 60%,平均品位0. 43%。250m高程以上的大宝山英安斑岩墙中,初步估算新增铜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深部依然是其找矿主攻方向。在粤北—赣南地区,加强与英安斑岩相关的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找矿勘查工作,有望在该区落实一个北东向斑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