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介绍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和管理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在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政策法规、加强执法、筹集资金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在德国,饮用水被确定为生活中的第一物质材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是一项法律程序。德国人经过100多年的长期实践,迄今为止已建立近20000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水源地保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被欧美工业国吸收采纳。本文介绍了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政策、规范与模型;保护区的划定原则与方法,以及利用岩石土壤对水污染的过滤净化能力或者水体自然净化功能,分区分级保护和利用水源保护区的实用哲学。本文还描述了全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水源保护区的关系,东德与西德水源保护工作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作者提出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一样,建立优质耕地保护区。阐述建立成都平原耕地保护区的依据、有关耕地保护区认识问题、建立耕地保护区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成基  孟彩萍 《山地学报》2002,20(6):757-760
文论述了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目的,进行了保护分区,将其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视域保护区三个区,重点分析了核心保护区的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内容和对策,以实现山崩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确定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考察和地质勘查的结果,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调整方案: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保持不变,实验区调出部分为基本不存在保护对象以及人口密集、生产活动频繁的城市建成区,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由975.88km2变为359.13km2。通过调整使保护对象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保证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保护区规模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保护区其规模具有随保护区类型、建设时间和地区分布的不同而变化的特征。自然保护思想和保护区建设中土地的可获得性是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保护思想对保护区规模大小有指导作用,而土地的可获得性则直接影响保护区面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湖北龙感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和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在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资源管护与执法、科研监测、强化举措、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南极特别保护区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梳理南极条约协商会议(ATCM)形成的相关文件,概述了南极特别保护区设立的发展和南极特别保护区管理计划(草案)的编写与批准流程。对已批准设立的67个南极特别保护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保护区总面积超过2700平方千米,分别由13个南极条约协商国提请设立,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提出的占绝大多数;1966年和1985年为保护区设立的两个高峰年份。这些保护区主要以动植物、动植物栖息地或者生态系统为保护内容、以科学价值为保护目标。此外,简要地分析保护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介绍我国的南极特别保护区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阐述了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分析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一步探讨了保护区长远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冯相昭  吴良  郭群  朱秋睿  田春秀 《中国沙漠》2015,35(6):1700-1707
基于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5-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该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近30年保护区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减少趋势,每10年至少减少18亿元;(2)平均温度和降水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贡献率至少为52.5%,保护区每10年因气候变化损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至少为9.5亿元;(3)保护区现有生态保护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候变化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政策以及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其生态系统完整,功能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一处典型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本文在对沉湖湿地的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保护与恢复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总体目标等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当前沉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出一些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垦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孕育着特有的北大荒文化和极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湿地文化。针对保护区湿地文化的重要性,对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湿地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保护区湿地文化的开发、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社区共管、结合地域文化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强化宣传等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及植被是敦煌绿洲的生态屏障,通过对其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提高保护区资源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盐城滩涂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自然保护区足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盐城滩涂动物种类繁多、遗传多样性丰富,这里建有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麇鹿Elaphurus davidianu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台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保护区。本文介绍了盐城滩涂野生动物、保护动物及经济动物的种类,论述了盐城滩涂白然保护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由文昌和琼海两个省级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面积17 517 hm~2。区域内资源丰富,有麒麟菜2种,面积19.40 km~2,平均覆盖度0.54%;造礁石珊瑚75种,分布面积约92.34km~2,平均覆盖率10.21%;海草8种,面积约46.16 km~2,平均覆盖度35.15%。目前保护区存在功能区划缺失、重点保护对象缺位、保护区域重叠、管理力度不足及区域内资源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调整保护区结构、开放实验区参观考察和旅游功能以及健全保护区管理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海南省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探讨了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认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在产生和发展上具有相似的背景;在相互联系上既具有相当强的互补性,同时又具有本质上的冲突性.这种关系为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同时又告诫人类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