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地质工作正处在转变时期.各国地质工作的重点从以寻找和发现矿产资源为主向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方向转变.本文将分析地质工作的转变对地质工作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并阐述新形势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积累与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实现引起的一系列变革、信息服务的发展以及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态系统,是大气—水—岩石—生物四个圈层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区,也是相互渗透"交织"调控的有机整体;而人类活动会对地球表层环境生态的结构、演化方向、变化速率、物质和能量循环改变、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物消亡产生剧烈影响.岩溶景观,特别是钙华是大自然在地表赐给人类的资产和宝藏,其成因和...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05,26(1):96-96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南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和第八届全国岩石破碎与粉碎学术研讨会,将于 2005 年 10 月在长沙举行。1. 应征论文范围为资源与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岩土力学问题: (1) 岩土基本性质;(2)地下空间利用与风险分析;(3)矿岩破裂与岩层控制;(4)岩土本构、断裂、损伤;(5)环境岩土工程;(6)岩土动力学;(7)资源开发与利用;(8)岩土工程进展与工程实录;(9)其他。2. 应征论文要求:应征论文应未公开发表过,篇幅限在 8 000 字…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资源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评价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尚未进行全面分析.论文从广义的地质遗迹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入手,进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地质遗迹资源属性的研究对于促进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中的成因矿物学——纪念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会议名称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联系人/地址、电话、电子邮件时间地点人数(人)主 要 内 容西部大开发: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秘书处刘莉、马昌和/贵阳市观水路73号(550002)08515895823,kydhtb@263.net或liuli@ms.gyig.ac.cn第三或第四季度成都或昆明100~180中国西部地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划;西部资源与矿业经济;西部水资源地球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西部环境地球化学与人体(生物)健康效应(含“化学定时炸弹”);西部土壤地球化学与特色农业;西部大开发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可溶性含钾资源现状、难溶性含钾岩石的工作进展到几十年来我国可溶性找钾事业的坎坷历程,联系现行的含钾岩石分解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已有中试数据进行计算,阐述了含钾岩石资源产业化的途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牙都乌拉山地区辉长岩岩石化学具有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特征,与大洋型超基性岩相比,具有低镁的特点;Rb、Th正异常明显,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岩石富含Cr、Ni、Co、V、Ti等元素,说明岩石为幔源产物.根据同位素年龄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初步确定辉长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大兴安岭中段牙都乌拉山地区构造环境为拉张环境.辉长岩岩浆来源于地幔(深源),形成于海底裂谷和陆缘岛弧的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慧  杨更社  叶万军  申艳军 《冰川冻土》2015,37(6):1591-1598
未冻水含量是影响岩石低温冻结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是冻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采用CT无损识别技术进行不同温度梯度下岩石CT扫描实验, 获得了20℃、-2℃、-5℃、-10℃、-20℃、-30℃下岩石的CT扫描图像. 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依据, 运用CT图像直方图技术进行不同温度梯度下冻结岩石CT图像解析, 完成了冻结岩石未冻水含量及损伤信息的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2~-5℃是岩石内未冻水含量急剧减小的温度区间; 当温度降到-10℃时, 岩石内未冻水全部冻结成冰. 根据CT数直方图峰形形状可判别低温环境下冻结岩石的损伤大小及分布均匀性. 论文所提出的冻结岩石CT图像直方图技术为定量分析不同温度梯度下冻结岩石未冻水含量、损伤扩展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列述了中国在陆地传统矿产资源、海域矿产资源、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等能源资源方面的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提出了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若干岩石力学难题。指出了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如采煤对土地资源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煤炭开发和利用对大气环境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矿区环境控制的岩石力学对策,即推行减沉开采技术;矿井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清洁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三峡工程库区九座迁建城镇新址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划分出三个质量等级。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反映了迁建城址环境组成要素与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单要素地质体质量,城市综合灾度和自然资源优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农用岩矿资源的特点和湖南的资源概况。举例说明了其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效益中的作用,并就湖南的情况提出了开发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岩石-土壤-植被信息系统建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石-土壤-植被信息系统是地球表面分布范围最广的系统之一,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运用系统工程、信息科学的理论具有空间内涵的岩石、土壤、植被信息对进行了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等手段,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采集气候信息、地形地貌信息、水资源信息、地质背景信息、土壤信息、植被信息、地面热场信息和水土流失信息等,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研究岩石、土壤、植被信息之间的信息流关系,以供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工程岩体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 是研究岩石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工程岩体计算数据智能化准备与确定子系统、地质力学作用过程的仿真数值模拟及其快速图形处理子系统, 并将其集成为一体。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及多系统的自动转换, 使整个分析系统能充分发挥其模拟分析及图形处理功能, 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目前查询地学信息资源的部分主要工具,主要的水资源与环境地学信息数据库的分布格局,提供了相应的网址和主要地学信息库的特征;同时也对互联网上分布的有关地学应用软件系统,地学教育资源等作了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不仅给我国地学研究,特别是从事大尺度地学环境、水资源研究的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帮助初步接触网络的地学研究人员了解目前地学资源信息库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促使我国地学环境信息库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土壤科学展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学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矛盾的重要学科之一。在21世纪,从圈层角度研究土壤圈物质的组成、性质及能量循环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的影响是土壤学发展的总趋势,其中全球土壤变化是土壤学研究的战略重点,数字化与信息化是土壤学发展的驱动力,土壤质量与环境是土壤学的重要内容,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是土壤学的重要任务,研究资源节约型高效持续农业是土壤学的历史使命,加强土壤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土壤学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ArcIMS是ESRI第二代基于Web的GIS平台,用于Internet及其环境中发布和共享空间数据,并提供丰富的GIS互操作功能。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利用ArcIMS加以实现的土地资源信息分布式动态管理系统,它为长江上游土地资源信息共享提供了开放的信息空间。这里首先介绍了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环境、技术流程。最后对各个系统功能的实现分别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资源继续受损和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严峻形势,制定我国的全球资源战略意义重大。在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我国的全球战略任务主要是(1)积极参加全球性资源革命;(2)大力加强资源利用与保护科学技术;(3)继续规划和加快实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型工程;(4)建立为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资源保障体系;(5)推进资源产业化进程,使经济建设与资源再生产协调发展。为实现上述战略任务,必须从严控制人口数量,从快提高人口素质,对全民进行以提高“全球资源意识”的资源与环境教育,建立健全资源系统的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根据流域的特点,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和分级量化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以塔里木河为例,对源流和干流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源流到干流,从干流的上游到下游,生态环境质量的脆弱性逐步加重,评价结果符合塔里木河流域的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反映出生态环境系统的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指出 2 0世纪是地球物理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在此期间实施的一系列大型的全球性的研究计划深化了人类对地球本体的认识 ,提供了有关资源、能源、灾害和环境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深层过程和空间信息 ,扩大了人类对地球整体研究的视野 ,激励了对空间和地球 (包括大陆和海洋 )以及生态环境之间耦合的研究 ,并在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展望了 2 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认为 2 1世纪的地球物理学必将担负起地球科学中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先导角色。在深化对地球本体和日地空间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 ,量化地球内部各圈的耦合和深部物质状态及物质组成的错综组构 ,解决水、资源、环境 (包括空间资源环境 )等问题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