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我国铜、铅锌、钨、锡、锑、铁、锰、金、钼、铝11个金属矿种的矿床与不同岩性围岩的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在1369个各类型矿床中有904个矿床与碳酸盐岩层有关.11个矿种中有铜、铅锌、钨、锡、锑、锰7个矿种,无论在矿床个数方面还是储量方面都是半数以上到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与碳酸盐岩层有关;钼和铁在矿床个数和储量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与碳酸盐岩层有关,仅有金和铝两个矿种与碳酸盐岩层有关的矿床较少.因此,从研究地层控矿因素来说,碳酸盐岩层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金属矿床成矿的有利因素. 我国碳酸盐岩层分布很广,在各类岩层中占  相似文献   

2.
在实测剖面过程中,由于地形、岩层产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剖面线往往不能垂直于岩层走向.因此,探讨一个在剖面线与岩层走向斜交时简单、迅速、准确地计算岩层厚度的方法,确实是很必要的.现提出两种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强烈的裂隙岩层中,喀斯特以及大碎屑土石中,地下水的运动都是非层流运动,其中主要是紊流运动。当岩层的裂隙和通道在一公分以上时,在相应的水动力条件下,水在这样的岩层中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状态是与水在明渠中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状态相似。水在这样的岩层中运动是与粒状岩石中水的层流渗透过程相反。由于裂隙和通道的大小、特性以及水的运动速度的不同,在这样的岩层中水的运动可能既有层流运动  相似文献   

4.
假定弯曲流动褶皱的多层岩层是由多个各向同性的弹性薄层粘合而成的非均匀板,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研究了褶皱岩层仅受纯弯曲作用时褶皱中和面的位置的确定问题,得出了用各岩层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岩层厚度表示的褶皱中和面位置公式。结合贵州六盘水煤田涝河向斜,计算了涝河向斜褶皱中和面处于龙潭组9号煤层的底板岩层细砂岩中,距茅口组底部966 m, 煤岩层距离中和面越近,褶皱构造对其瓦斯赋存影响越少,使得该处的瓦斯含量与翼部差值就越小。研究成果对煤层气开发及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钻进软岩层及中硬岩层时,一般采用刮刀式钻头(鱼尾、三翼钻头都用)。在破碎岩石的过程中,在钻头上连续作用着使钻头吃入岩层的轴向力(给进力)和剪切岩石的圆周力(切削力)。  相似文献   

6.
黑色岩层的风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岩层是一种分布广泛且较为特殊的一类岩石,它的风化往往会加速各类岩石以及工程建筑物材料的风化与化过程,本文从矿物岩石学特征、黑色岩层风化的环境特征、黑色岩层中硫化物矿物氧化的地球化学过程中以及硫化物矿物氧化形成的酸性条件下其它矿物的稳定性等方面对湘西地区黑色岩层的风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黑色岩层的风化过程及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煤层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会发生变形、移动与破坏,其动态变化特征对巷道设计、支护等技术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结合淮南矿区某工作面回采进程,在煤巷中布设测试断面,通过钻孔布置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煤岩层变形与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应变参数进行实测与分析,讨论断面空间岩层变形发育规律及其采动影响特征。井下2个监测钻孔的16组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岩层受采动影响发生变形产生位移特征明显,且受岩层界面控制,变形位置多自层面开始逐渐发育,探查区底板岩层破坏的最大深度达14.1 m,与电阻率CT结果基本一致,且超前应力显现明显,整体监测效果良好。认为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可精确分辨采动作用下岩层的变形演化过程,有利于研究不同条件下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及破裂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岩层组合劣化型冒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明魁 《岩土力学》2007,28(7):1343-1347
通过对162起锚杆支护煤巷冒顶事故实例分析研究,顶板岩层组合劣化是引起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占事故总数的66 %。应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不同组合的层状顶板的劣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分析可知:岩层组合劣化与顶板岩层组合中软弱夹层位置变化、坚硬岩层厚度及高跨比变化有关;与直接顶板岩层组合中软岩层厚度变化有关。岩层组合劣化破坏的主要是拉破坏、剪切破坏及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剪应力的作用下层状顶板发生整体跨落;在自重应力作用下顶板岩层发生弯曲破坏;剪应力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层状顶板破坏形式为拱形冒落。  相似文献   

9.
丁宽 《甘肃地质》2007,(Z1):93-97,70
地震波在煤、岩层中传播,当遇到不同岩性之间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根据这一原理,对四台矿8307工作面12#煤层利用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接收煤、岩层中反射波信息,解析得到反射界面的位置,进而确定煤、岩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扩大PDC钻头适应岩层范围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PDC钻头在中硬岩层中具有较好的钻进性能,但钻进软岩时存在钻头糊钻、效率低的问题,钻进较硬岩层时则存在钻头寿命短的问题,而大部分岩层属软、较硬岩石互层,因而制约了PDC钻头的大量推广应用。论述了扩大PDC钻头适应岩层范围的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技术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苏联南部有一个赋存于老第三纪陆相碳酸盐建造的磷块岩矿床。其P_2O_5平均含量10%,估计储量8亿吨。磷块岩主要产于中始新统的含磷碳酸岩层中。从剖面看,磷块岩层的上覆岩层和下伏岩层也有含磷层位。磷块岩层主要为粒状磷块岩,计有两个类型:含有粉砂、砂、粘土成份的颗粒状、砾状磷块岩;含生物化石碎片,主要成份为砂、粘土的粒状-鲕状、粒状-碎屑状磷块岩。粒状磷块岩层的厚度在5—10厘米到1.5米之间;P_2O_5含量在5—29%之间,一般为10—20%。  相似文献   

12.
韩丽丽 《探矿工程》2016,43(3):23-2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相关向量机(PSO-RVM)的岩层可钻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选取岩层埋深H、声波时差AC、电阻率ρd、岩层密度ρ和泥质含量Vsh等5个参数作为评价岩层可钻性的基本参数。以某油田Du4钻井为例,采用PSO-RVM方法、多元回归方法和RVM方法对岩层可钻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PSO-RV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多元回归方法和RVM方法,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较高的精度,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钻井工程中岩层可钻性预测。  相似文献   

13.
当鑽进中如遇到地下含水层、透水层或岩层中有裂縫、空洞、断层时,就会发生孔內出水或漏水現象。这是因为当鑽孔由不透水层鑽通到透水岩层,如透水岩层中含水且水位高于孔口标高时,由于水平性的关系,促使地下水由孔口向外喷流,以致发生孔內出水現象。反之,如透水岩层中不含水或水位低于孔口标高时,由于水头压力差的緣故(如图1),促使注入孔內的液体漏进地层中去,从而发生孔內漏水現象。  相似文献   

14.
田月平  韩文红 《河北地质》2008,(1):27-28,32
地震波在煤、岩层中传播,当遇到不同岩性之间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根据这一原理,利用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接收岩层中反射波信息,解析得到反射界面的位置,进而确定煤、岩层的厚度。这种方法在探测四台矿81003工作面12^#煤层厚度的应用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5.
由于岩心采取不足而必须进行人工造斜来穿过预定岩层,这在勘探工作实践中是常有的事。在裂隙、破碎岩层中钻进以及倾斜钻孔的钻粒钻进时,出现了特别低的岩心采取率。我们的研究人员对于坚硬的裂隙岩层中钻进,以及倾斜钻孔钻进时提高岩心采取率注  相似文献   

16.
应城岩盐矿是封闭的内陆?湖相沉积岩盐矿床。除地表复盖厚仅十余公尺的第四纪冲积层(粘土、流砂、砾石)外,全部地层都是第三纪岩层,该层是由红色岩层及蓝色与黑绿色岩层的互层所组成。红色岩层系由厚层粉砂质粘土页岩及砖红色薄层粉砂岩和粘土页岩的互层所构成。而蓝色与黑绿色岩层大部均为薄层的粘土页岩夹少量粉砂层。各种岩石常因粗粒碎屑颗粒混入数量的不同及同生混入物的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岩盐多生于蓝色与黑绿色岩层中。根据已  相似文献   

17.
杨霆  杨绍祥 《地质通报》2016,35(5):814-821
位于湖南省北西部的湘西花垣狮子山铅锌矿,具有稳定的含矿层位,铅锌矿资源量巨大。铅锌矿的含矿岩层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质纯的含藻屑石灰岩和砂屑石灰岩,岩层单层为厚层至巨厚层,含矿岩层厚度为22.6~237.1m。在含矿岩层中按上、中、下3个部位赋存矿体。在全面总结狮子山铅锌矿床矿化富集特征的基础上,对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3种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求解岩层真厚度的简便方法,导线法是根据岩层上下层面已同程点连线的长度,高程差、与岩层倾向后夹角和岩层真倾角计算岩层真厚度,水平面切割法和铅直面切割法是通过假想的平面来获得岩层上下层面的2条走向线。它们之间的距离或离程关芬别代表了岩层的最大露头宽度或铅直厚度,结合岩层真倾角很救是岩层的真厚度。  相似文献   

19.
一、钻孔弯曲的原因钻进过程中不管操作如何仔细,孔斜总是不可避免。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使孔斜减轻到一定的程度。孔斜的原因很多。从地质角度来看与岩层的倾角有关。一般在水平岩层中钻进钻孔易于保持垂直(图1)。当岩层倾角大于45°时,钻孔易发生顺层跑的现象(图2)。当岩层倾角小于45°时,钻孔有垂直于岩层层面的趋势(图3)。  相似文献   

20.
泥质岩层中孔隙水在向外排运的过程中遵循低速非达西流动规律,当泥质沉积物成岩以后,地层中部的孔隙水必须克服微孔隙对其产生的启动阻力才能向外排出,否则,地层水就被滞流在岩层孔隙中造成泥岩的欠压实,具欠压实地层的孔隙水承担了部分上覆地层的重量而形成孔隙流体超压。因此,启动阻力是泥岩层形成孔隙流体超压的根本原因。在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泥质岩层启动阻力较小,流体可以流动,流体超压由粘滞阻力和启动阻力两部分组成,当成岩作用进入到中—晚期以后,泥质岩层启动阻力增大,流体不能流动,粘滞阻力近似等于零,超压值等于启动阻力值。因为启动阻力是泥质岩层的固有特征,所以,在没有裂缝或断层的情况下,孔隙流体超压就必然存在。启动阻力随着泥质岩层厚度的增大、埋藏深度的增加、成岩程度的增强、砂质含量的减小而增大,孔隙流体超压也随上述因素的变化与启动阻力等量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