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建真  董会明 《安徽地质》2010,20(2):100-103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是根据1∶20万祁门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东源地区圈出的W、Mo、Bi、Ag、As、Pb、Zn等元素综合异常,通过开展1∶10000土壤测量,成果显示:在东源地区W元素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等轴状面型异常,面积达2km2以上,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浓集值高,与其重叠的异常元素有Mo、Ag、Cu、Bi、Sb等。经工程验证,在异常浓集中心的东源岩体中找到了斑岩型钨钼矿床。在其外围Mo、Cu异常显著的江家岩体和东源岩体东北部蚀变带中也发现了较好的钼矿体或矿化体,具有进一步寻找其它金属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2.
良源铷铌钽钨多金属矿床是广东始兴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具有特大型远景的矿床。本文在良源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W、Sn、Nb等14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结果发现该矿区W、Sn、Bi、Mo、Pb等元素高度富集,相关分析显示矿区Bi、Nb、Mo、W、Sn等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R-型聚类分析显示元素组合主要有W-Bi、SnBe-Nb等。本次工作共圈定了以W-Sn-Nb为主的组合异常8个,在对其中的上营北和上营南异常的工程验证中均找到了规模较大的铷铌钽钨多金属矿体,显示了该区具有优异的铷铌钽钨多金属矿找矿前景,这一成果为该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梁乐辉 《福建地质》2012,31(3):240-246
同安水洋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W、Mo、Ag等元素综合异常多处,其中异常值较高、规模较大异常主要有Ag 1个、Mo 5个和W异常2个,各异常相互套叠,根据主要综合异常,地表已发现多条钼矿体和钼矿(化)体,显示矿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位于灵山-藤县与博白-梧州区域性深大断裂之间的大洲盆地及周边在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发现了多个锡多金属化探异常,以Sn为主,件生W、Au、Ag、Pb、As、Sb、Bi等.异常面状分布,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部分异常经1/万土壤测量验证,异常再现良好,经槽、钻探揭露和验证,发现了多个锡矿体.矿体赋存在诛罗系天堂组...  相似文献   

5.
1:20万区域化探及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青海湖南山中段江西沟岩体南缘为青海省钨(锡)成矿有利地段。为使钨(锡)找矿工作实现重大突破,青海省地矿局筛选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战略突破意义的哈尔梗钨异常作为重点对象实施检查解剖。对哈尔梗钨异常首先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经初步异常查证,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钨矿化带及钨矿体,证实哈尔梗钨异常为矿致异常。研究认为,已发现的钨矿化带及钨矿体远不能与异常的规模和强度相对应,异常区还蕴涵着巨大的找矿潜力,应不失时机地加大检查力度,力争找矿工作实现重大突破,进而带动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新县付冲一带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中东部。通过分析研究区内Mo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富集特征,讨论了元素组合特点及相关性;通过对比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Mo异常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Mo异常,认为Mo异常重现性好,且伴生Ag,Pb,W等元素组合,具水平分带现象,呈斑岩型钼矿异常特点。研究区内以化探工作成果为重要依据进行工程验证,共发现7条钼矿体,找矿效果较好,且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高乐  周永章  王琨 《江苏地质》2012,36(1):70-73
坡仔营地区钼矿床是根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坡仔营地区圈出的W、Mo元素综合异常,展开1∶5万高磁测量,成果显示:在坡仔营地区Mo元素存在一个近椭圆形异常,面积约2.5 km2,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与其重叠的有W元素异常。在浓集中心的岩体中找到了斑岩型钼矿床。在外围岩体也发现较好的的矿体化。通过物探异常、化探异常以及地质特征推测存在隐伏矿体,具有进一步寻找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8.
皖南粒七湾钨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科远 《安徽地质》2012,(2):98-102
通过水系沉积物地化扫面在安徽省祁门县粒七湾圈出了W、Mo、Cu、Bi、Ag等多元素组合异常,检查发现该异常区出露有花岗斑岩体,经探槽揭露取样分析发现有钨钼矿化.在2009年通过进一步工作,取得了找矿突破. 粒七湾钨钼矿为典型斑岩型钨钼矿化,矿化见于岩体内部,呈细脉浸染状产出,矿化的强弱主要受岩体内部裂隙发育程度制约,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状较平缓;主要矿体间断地赋存于标高-146.5~80.0m间,共圈出矿体26个,初步估算钨、钼资源量(333+334)均可达中型规模. 矿区的土壤中有以 W、Mo、Cu、Bi、Pb、Zn 元素为组合的地化异常响应,各异常元素分带现象明显,W、Mo、Cu、Bi为异常内带元素,Pb、Zn矿则为异常外带元素,W、Mo的异常侬集中心指示了矿化富集区. 矿区东北部分布有一个磁异常,反映存在隐伏小岩体,根据区域磁异常分析,该岩体可能与粒七湾岩体同源,具有良好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西藏恰我铁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矽卡岩型铁钨多金属共生矿床。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区开展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圈定了4个成矿元素以W、Pb为主综合异常;经物探高磁和激电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范围和圈定了靶区,并通过工程验证找到了资源量达中型规模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采用物化探方法找寻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体可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证明,在冈底斯成矿带上寻找矽卡岩型铁矿或铁铜矿的同时,还应注意矽卡岩型铁钨(钼)多金属共伴生矿床的寻找。  相似文献   

10.
拉浪麦矿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成矿带,在收集矿区地质资料和1∶50 000化探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元素Au、Ag、Sn、As、Sb、Cu、Zn、Mo、Pb、W,圈定综合异常13个。通过数理统计和综合研究,确定W、Au、Pb、Ag元素为区内主成矿元素。2013—2015年,先后对AP1和AP4号综合异常进行地表工程验证,发现了3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钨矿体,为拉浪麦矿区矿产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HS(H)-20-甲1强龙异常是一个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该异常的确定经历了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逐次开展化探扫面、缩小找矿范围的过程。异常元素主要为Cu、Mo、W、Sn、Pb、Ag、Au、Zn等,与地表矿体分布对应较好。通过异常三级查证工作,证实调查区内发现的两个斑岩体中的Ⅰ号斑岩体为主要含矿斑岩体。异常元素分带特征及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8-681
HS(H)-20-甲1强龙异常是一个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该异常的确定经历了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逐次开展化探扫面、缩小找矿范围的过程。异常元素主要为Cu、Mo、W、Sn、Pb、Ag、Au、Zn等,与地表矿体分布对应较好。通过异常三级查证工作,证实调查区内发现的两个斑岩体中的Ⅰ号斑岩体为主要含矿斑岩体。异常元素分带特征及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3.
明水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北带,区域化探资料显示,区内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出露区以Au、Cu、W、Mo、Sn为特色的化探异常带规模大、强度高、有明显浓集中心,在部分异常内已先后发现多处金、铜、钨等矿床、矿点和矿化点。本文在1∶5万土壤测量工作基础上,对该地区(新圈定的1∶1万)Ht-1-1综合异常进行剖析,根据元素组合,圈定了前缘晕、近矿晕、尾部晕元素组合异常,利用累乘叠加方法圈定了2个Ⅱ级化探异常带,指出了在Ⅱ号异常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福建南靖南坑钼多金属矿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里平 《福建地质》2012,31(3):247-254
南靖南坑土壤地球化学圈出5个Mo多金属综合异常,异常呈北东向分布在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与文宾山组碎屑岩接触带及断裂带附近,异常元素组合以Cu、Mo为主,伴有Pb、Zn、W等,浓集中心明显,局部证实为矿致异常,其中甲3-1异常经详查,Mo多金属矿达中型规模,综合分析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已发现矿(化)点,认为南坑一带具有良好的钼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根据蔡家峪金多金属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分析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矿区土壤中除Hg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外,Pb、Cu、Zn、W、Au、Bi、Sn、Mo、Ag、As、Sb平均含量与中国土壤背景值相近或偏低,但Au、Bi变异系数较大。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发现了4个矿化的蚀变破碎带,并圈定出金银矿体,采用槽探揭露和深部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架上钨钼普查区位于赣东北地区,区域上具有良好的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为了分析矿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显示W、Mo、Bi、Cu、Ag元素相对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高,通过迭代方法,计算10种元素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共圈定单元素异常219个,其中Au异常12个,Ag异常30个,Mo异常12个,Cu异常25个,Pb异常35个,Zn异常23个,W异常20个,Sn异常20个,Bi异常22个,As异常20个。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各元素异常特征,圈出找矿靶区2处,其中Ⅰ级靶区1处(Ⅰ甲),Ⅱ级靶区1处(Ⅱ甲)。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土壤测量在智利北部干旱荒漠景观区的应用效果,通过土壤粒度试验,确定工作区土壤样品采集层位为B层或B+C层,样品加工粒级为-40目,并根据测量结果圈定了Cu、Au等多处异常,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与已知铜矿体吻合较好,经异常查证发现了新矿体,证实土壤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但工作区干旱荒漠景观不利于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1∶5万土壤测量对异常的控制作用有限,对于规模较小的矿体,宜采用更大比例尺的土壤测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开始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在皖南地区开展了横船渡等四幅图的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石台县银坑地区Ag、Cu、Pb、W、Mo、Bi、As、Sb,综合异常区,并在异常区域进行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异常元素组合良好的青山异常和甘坑异常开展岩石剖面和槽探工作,发现了铜矿化体3条,获得了银坑地区铜多金属找矿线索。该地区位于石台—青阳金—银—铅—锌—钨—锰成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以往地质、物化探资料的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为一较好的铜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裴进云 《地质与勘探》2022,58(5):954-964
山西省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东部灵丘地区发育多个与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银矿,近年来在吕梁山地区离石断裂东部也发现了多处钨铜多金属矿化,其中秦家崖钨铜矿床是工作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矿床。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矿物组合、物化探异常体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钨矿体主要赋存于NE走向F_(1)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另有少量蚀变岩型,矿物组合为黑钨矿+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热液蚀变以硅化与绢云母化为主;(2)断裂破碎带中发育多条与矿体关系密切的长英质岩脉,激电测深剖面指示深部(~1000 m)存在隐伏的岩体;(3)秦家崖一带已发现的钨铜矿脉仍处于浅部细脉带,物探剖面揭示矿脉走向与延深位置均有高阻、中低极化的物探异常,指示矿体延深稳定,化探剖面与钻孔岩心元素组成证实矿体附近Cu、W异常明显,同时伴有Au、Mo异常,可作为找矿指标。综合分析认为,秦家崖钨铜矿床是与花岗岩类侵入有关的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进一步进行深边部勘查工作有望在研究区实现钨、铜、钼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黎钼矿床是大瑶山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分布在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特征。在大黎岩体南西侧已经发现(1)号钼矿体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量、磁法、电法、土壤剖面测量等找矿方法,在矿区圈定了3个电法低阻高极化率异常,2个Mo、W、Ag、Au、Cu化探异常块段,经工程验证,在大黎岩体南东侧发现了(2)号矿体。综合各种找矿方法,建立大黎矿区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模型,并为大瑶山地区类似矿床的找矿方法、找矿方向提供参考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