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介绍了光纤光栅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简述了光纤光栅监测的技术原理及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微波通道原理,在CORS系统下,使用网络RTK测量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基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量微波通道位置和微波发射中心的高度,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3.
残差网络能够有效地解决卷积神经网络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简单地堆积残差单元并不能很好地提高模型性能。通道注意力机制能够有区别地处理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更好地利用对分类有用的特征通道。为了充分利用残差网络及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能力,设计适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的残差通道注意力网络。在残差单元中结合卷积层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实现对特征通道的重新调整,并在模型中实现局部残差学习和全局残差学习,促进信息传递,增强模型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Indian Pines数据和University of Pavia数据能够分别取得98.78%和99.22%的分类精度,在有限数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二郎庙滑坡监测的方法,重点介绍GPS与光纤传感两种技术结合所进行的滑坡监测,这样既克服了GPS时效性不高的缺点,又弥补了光纤传感测量量程的不足,从而可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滑坡监测,获得滑坡体较完整的应变信息,使滑坡监测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评述了光纤陀螺的信号检测方法。对开环和闭环检测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全数字闭环检测方案优于其它方案,更适合于研制高精度的光纤陀螺。最后介绍了信号处理硬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全站仪测量技术存在作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和受观测环境影响严重等不足,本文将光纤陀螺寻北技术、倾角测量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中,降低了地籍测量对控制点及水平度的依赖,有效地提高了测量效率,推导了全站仪在倾斜状态下界址点测量和定向的计算公式。结合全站仪可水平旋转180°的特点,给出了光纤陀螺安装误差自补偿的操作步骤;对影响定向精度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光纤陀螺精度与水平传感器精度对定向精度影响较大,在光纤陀螺精度为0.05°/h情况下,当倾角测量误差为1'时,定向误差为26.51″。  相似文献   

7.
遗传神经网络在GPS高程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遗传算法进化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参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利用遗传神经网络进行GPS高程转换,实例分析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卫建东 《测绘科学》2007,32(6):10-13
本文对现代变形监测技术从空间、地面、地下三个方面的最新发展入手,综述了各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了测量机器人、GPS、三维激光扫描、光纤传感器、D-InSAR等技术在变形监测领域应用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随着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和G IS技术的发展,变形监测将逐步实现数据获取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多层次的集优化,变形数据分析与预警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GPRS的CORS网络差分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旧GPS设备在JSCORS系统下实现网络RTK的问题,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设计了CORS网络差分模块。该模块采用GPRS/Internet无缝链接技术,通过Ntrip协议的顺从及分析,将其嵌入到模块中,建立了GPS差分数据传输通道。通过大量测试表明该CORS网络差分模块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组合系统近几年来得到大力发展。组合系统充分利用了GPS和INS互补的特点,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精度,同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是飞行载体最理想的导航系统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对光纤陀螺在惯性导航和组合导航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适应于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服务的对等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对当前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建设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对等网络技术引入到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建设中。对现有的对等网络路由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进而设计了一个适应于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服务的大规模对等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测试和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陀螺仪的研究现状谈陀螺经纬仪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陀螺仪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陀螺经纬仪陀螺系统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光纤陀螺经纬仪现状及基本结构形式,探讨了未为陀螺经纬仪可以的发展趋向,指出未来的陀螺经纬仪将是光纤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陀螺仪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陀螺经纬仪陀螺系统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光纤陀螺经纬仪现状及基本结构形式,探讨了未来陀螺经纬仪可能的发展趋向,指出未来的陀螺经纬仪将是光纤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14.
李卫海  陈丽佳 《测绘通报》2018,(6):135-138,152
城市电力隧道具有结构多样、截面尺寸小、设施多、电磁干扰大等特点,在运营期间,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监测精度,需要推进智能化监测。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应用的新趋势,但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在小截面隧道变形监测中应用成果鲜见。本文结合实际,研发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电力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无线传输、自动化、高精度、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和预警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对于其他类似变形监测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PRS服务的安全架构,包括信号加解密、PRS安全模块、PRS密钥管理设施和PRS管理框架。详细阐述了PRS拓展密钥与辅助信息分发渠道而采用的二级通道技术,介绍了常规接收机和基于服务器的接收机2种PRS接收机结构并进行对比,最后介绍了PRS用户段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轻量化SAR目标检测方法对快速检测SAR影像中的地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轻量化检测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通道剪枝与知识蒸馏相结合的轻量化SAR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复杂网络中批归一化层的缩放因子γ进行稀疏化训练,判别对应特征通道的重要程度,进而裁剪次要通道,并在微调训练后将其作为教师网络,构造知识蒸馏框架指导轻量模型训练,提高轻量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YOLOv5-6.1算法搭建了检测框架,并在重组的MSAR和SSDD多类目标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持模型体积仅3.73 MB的轻量化条件下,提升SAR目标检测精度,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基于节点关系的3维拓扑数据模型,建立了建筑物内部通道的几何网络,较详细地讨论了走廊多边形的中轴线求取算法。然后基于图论算法对建筑物内部通道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分析结果的3维表示。该方法对基于GIS的多层建筑物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光电式互感器的研究和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电力系统中,光学传感器较之传统的电气传感器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叙述了近年来电流互感器(OCT)、光学电压互感器(OVT)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及发展,详细总结了从110kV三相OCT到500k V组合式光学电流电压测量系统(OMU)等实际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一些新型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应用于电站的基于光纤传感、光纤监控、光纤通信及光纤继电保护的光纤局域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国产高精度光纤陀螺技术和先进闭环误差控制算法自行研制了高精度光纤陀螺位置和姿态测量系统。惯性测量单元由一个三轴一体的光纤陀螺仪和3只石英加速度计互相正交安装组成。采用的高精度光纤陀螺稳定性全温范围内优于0.01°/h。提出一种有效的闭环误差控制算法,闭环误差控制算法可以解决GPS缺失、跳变引起的导航曲线不连续问题。与加拿大的POS AV610的跑车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与加拿大Applanix公司的POS AV610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对其优缺点和主要误差源做了阐述.对光纤陀螺在惯性导航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及我国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光纤陀螺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