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天山地区地震学中短期预报方法研究及效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多种地震活动性方法,对南北天山地区较大地震前的地震学中短期前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及时序特征两方面,提出了6个研究子区的前异常判定指标,在对种种上地震学方法的效能进行R值评分的同时,还对它们之间的盯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四川五个地震带的5种地震活动性预报因子为例所作的初步应用试验表明:多因子综合综合法的预报效能明显优于单因子的预报效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中期地震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张北6.2级地震前的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6.2级地震发生之前,区域地震活动显示出了明显的异常特征。作者在近几年来对北京西北-晋、冀、蒙交界地区的震情趋势变化给予了高度的注意,根据近几年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总体变化,提出了华北北部地区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尤其是在1997年10月 ̄11月,提出了华北地区1998年3月下旬可能会发生Ms6 ̄7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并且在强调华北地区存在多源孕震的特征以后,认为“北京西北-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  相似文献   

5.
调制块比在地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东  秦保燕 《地震》2000,20(1):27-31
从研究震前大范围的调制比异常出发,定义调制块比的概念,并研究了国内的某些震例。结果表明,调制块比平均异常时间1.25年,平均异常开始至发震时间2.0年,平均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1.0年,调制块比异常对7级以上地震显示为高值异常特点。另外,调制块比可反映部分地震前的中期地震活动性异常。当地震孕育到中期阶段时,震源周围地区出现小震调制比异常区域增加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四川五个地震带的5种地震活动世预报因子为例所作的初步应用试验表明:多因子综合概率法的预报效能明显优于单因子的预报效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中期地震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震活动性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发生的MS≥5·0浅源地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综合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显示:东北9次(组)浅震地震前,所研究的5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中,88·9%出现了持续3个月以上的短期异常变化,且5项参数R值评分结果都满足97·5%的置信水平;88·9%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有87·5%孕震空区在空区边缘或空区内部出现了ML≥4·0逼近地震,逼近地震以单个或成对的形式出现。66·7%的地震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地震条带异常。最后给出东北地区中强震的短期预报方法,这对未来东北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将起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研究1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提出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是一个难题,关于时间的预报更难。近几年来推出的实用化攻关及多种研究成果,使预报规范化了,但预报的准确率仍然很低,这就需要科技工作者进行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中国震例》资料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17次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得到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短临异常的三个综合特征,在归纳出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判定孕震过程、前兆异常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定量的综合标志。据中期异常的追踪分析和短临异常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义并计算了综合预报指标S值,以此值作为是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判据。本文的重点是在分析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用  相似文献   

10.
地震异常平静用于短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俊高  王炜 《地震》1994,(1):48-56
本文对我国东部十几次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的中期和短期(短临)平静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中期平衡,使用了归一化的N-t和L-t图,及地震活动统计量βn,由此定量确定中期平静的时间段。对短期平静,使用了归一化的N-t和L-t曲线,并结合主震前小震活动集中分布确定短期(短临)平静及未来主震的可能位置,根据研究区域内发生的标志地震震级估计未来主震的震级。本文还总结了中强震前几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方式,但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过程中的基础资料为基础,参照国际上最新地震区划原则,以抗倒塌参数作为基准,结合沈北新区及周边地区不同场地地震动参数,以及地震、地质背景的研究,编制了沈北新区地震区划。该地震区划可为沈北新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也为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数值分析研究,需要对其初始构造应力场有所了解,但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无法直接观测到深部孕震层区域的应力场状况.本文首先基于岩石库仑-摩尔破裂准则,利用青藏高原及邻区百年历史范围内的强震信息,来反演估算该区域的初始应力场.然后,考虑区域构造应力加载及强震造成的应力扰动共同作用,重现了历史强震的发展过程.然而对于初始应力场的反演估算,本文仅能给出区域其上下限的极限值,并不能唯一确定.因此,采用Monte Carlo随机法,进行大量独立的随机试验计算,生成数千种有差异的区域初始应力场模型,且保证每种模型都能令历史强震有序发生,但未来应力场演化过程不尽相同.最后,将数千种模型在未来时间段内的危险性预测结果集成为数理统计结果,据此给出了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布图.初步结果显示未来强震危险性概率较高地区集中在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及鲜水河断裂带地区.

  相似文献   

13.
江淮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较强的地区性,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研究区(北纬29°~35°,东经114°~120°)位于华北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地震活动性总体水平不高,烈度衰减关系有其自身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衰减特性等.本次工作重新挑选震例,对研究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并与该地区已有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对地震处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为了能有效地对岩性油气藏进行识别,考虑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处理会造成保真度变差,因此,采用相对保真处理方法.但是,忽略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对地震处理的影响.为此,基于准噶尔盆地石东地区一条长8km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试验测线,通过分析剖面的反射特征和频谱特征,分别对地震采集震源和观测方式对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的剖面和对相对保真地震资料处理剖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炸药震源的处理剖面,无论单深井还是组合井剖面的目的层反射波组特征信息都比可控震源的处理剖面丰富;无论单深井还是组合井,接收道距不同,目的层反射波组纵、横向分辨率也不同.小道距(5m道距)接收,目的层反射波组纵、横向分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It is shown by the result of digital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s in the Tangshan seismic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s that the crust under the surface conductive sediments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i. e., the resistive upper crust and the conductive lower crust. The upper crust wherein the Tangshan main shock and most of the aftershocks occurred is a convex lens-like body which is cut by faults at the east, south and west sides. The focus of the mainshock was located at the position of maximum thickness of the resistive upper crust whil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Curie point isothermal surface and the deepest limit of the depths of aftershocks coincide with the downward depress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resistive upper crust. Thus, the Tangshan main shock and most of its aftershocks were related closely to the resistive upper crust from the view points of either vertical layering or lateral variations. And there were only a very few aftershocks in the conductive lower crust.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rocks transforms from being brittle in the upper crust into ductile in the lower crust mainly due to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e.g.,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change in minerals, rise in temperature as well as stabilization of slips by high pore—pressure.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and a rise in temperature may lead to a decrease of the electric resistivity within the rock while a change in the static pressure and mineral content within the rock causes very little change in the electric resistivity. Thus it is deduced that a resistive upper crust and a more conductive lower crust from the view points of either vertical or lateral varia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brittle and ductile properties respectively. Henc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ric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zones of potential seismic hazar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3, 354–363, 1991. The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相似文献   

16.
渤海及邻近地区各主要断块近期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及邻近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现今小震活动也较活跃.因该区域主要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渤断裂带上,且这两大断裂带在渤海内交汇,故造成该区域地震活动频发.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该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3个方面,总结了地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的特征.为本地区地震灾害的防御,减灾等方面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构造条件下碳酸盐岩裸露地区油气地震勘探是世界性难题.本文针对中国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特点,用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学理论分析了该条件下进行地震勘探涉及的难题,提出了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合理选择激发井深,采用单深井/组合井激发(必须打穿风化层5~7m,药包应尽可能在均匀介质中激发);2)采用饱和激发;采用泥浆闷井,提高激发的弹性性质与纵波的激发效果;3)在激发上选用炸热高、爆容大、做功力大的炸药;饱和激发满足最大能量准则,最佳药量激发满足最大信噪比准则.地质任务实现要求符合最大信噪比准则;4)采用高覆盖次数、中间放炮;5)应用面向目标的动态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小道距施工技术,因地制宜选择炮点;6)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检波器的耦合效果(贴泥饼、水泥/石膏固结、挖坑埋置等).文中给出各种实例,并结合实例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震预测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青  邵辉成  丁香 《地震》2004,24(2):53-58
在分析现有基于观测指标“异常-正常”的“二态”地震前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异常可表现为多种状态的“多态”前兆模式, 给出“多态”前兆模式下预测效能判定指标, 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预测效能最优的单项预测模型参数的选择方法。 在广义(时间、 空间、 时-空联合的预测指标)“多态”前兆模式下, 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我国华北和南北带地区, 分别确定了两地区活断层预测地震(MS≥6)空间分布的最优模型(分别为断层周围20 km、 30 km)及其预测效能(分别为0.42、 0.34)。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霍山地区丛集地震活动地震断面的几何形状及滑动性质, 本文基于安徽地震台网给出的2008年1月—2020年12月霍山区域内小震资料, 采用双差精定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确定位, 讨论了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然后, 利用地震精定位结果计算了区域内三条地震断面(BB', CC', DD')的几何参数(走向、倾角).其次, 基于该地区丰富的小震P波初动资料, 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反演区域应力场, 并结合断层的几何形状确定滑动性质.最后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应力场背景对发震断面进行分析, 获得以下认知: (1)BB'断层走向为245.7°, 倾角为85.6°, 滑动角为167.3°; CC' 断层走向为231.4°, 倾角为88.5°, 滑动角为173.2°; DD' 断层走向为49.6°, 倾角为87.5°, 滑动角为-174.7°, 三条地震断面与落儿岭—土地岭滑动性质一致, 均为右旋走滑.(2)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 区域构造应力场呈明显低倾伏角EW向挤压和SN向拉张; 区域应力场在三条断层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及正应力均表明三条断层上的地震事件的发生为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正常应变释放, 但受到了预先存在薄弱区的影响.(3)这三条地震断面为磨子潭—晓天断裂的雁列式右旋走滑分支断裂, 商城—麻城断裂带和郯庐断裂带南端右行右阶错动拉分推测为其错动的动力学成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