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十二届国际固体潮专题讨论会于1993年8月4日—8月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国际固体潮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0余人,其中来自比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0月7—10日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震部门、海洋部门、测绘部门以及解放军测绘部队等27个单位的6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第12届国际地潮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8月3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外学者共87人。其中国外学者52人,分别来自比利时、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芬兰、丹麦、波兰、匈牙利、西班牙和埃及等国;国內学者35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与国家地震局系统。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Torge教授、IAG第5分部主席Dicky博士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批准,由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17—2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苏联、美国、日本、芬兰、中国(包括台湾省)及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约9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以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与上海市地震局局长王明球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这次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共收到12个国家60多位学者的论文摘要91篇,论文49篇。其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负责筹备的第二届重力学及固体潮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6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本届讨论会的共有60个单位、120多名代表。会议收到103篇论文摘要,有110名代表宣读了学术论文。 讨论会除了大会报告外,主要按精密重力测量与仪器、重力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天文大地重力和固体潮四个专题分小组进行报告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汤吉  王立凤 《地震地质》2006,28(1):157-157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10—12日在成都举行。来自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法国、苏丹等国的代表11名,来自国内60多个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2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电磁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以来第1次举办的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刘光鼎、刘宝、徐世浙和何继善4位院士专门为本次会议发来贺信。会议主席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教授首先致欢迎词,电磁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国泽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讲话并宣读了国际电磁会议主席A.Junge教授的贺信,白登海研究员代表国际电磁委员会工作组讲话,日本友人M.Uyeshima也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会议围绕“21世纪电磁勘探方法的进展与应用”主题,针对各类电法、磁法和电磁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进行了展示与经验交流,内容包括MT,CSAMT,TEM,GDS,DC,IP,GPR,NMR,GMS和AEM等方法领域。会议共收到论文73篇,35名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30余篇论文进行了展示交流。论文涉及提高观测资料质量的新技术,电磁方法在深部结构探测、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探、工程与环境探测和地  相似文献   

7.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学术讨论会暨IAG 成立125周年纪念大会于1989年8月2—12日在英国的爱丁堡举行。这次会议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的一次盛会,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代表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米勒(Mueller)、副主席托尔格(Torge)和 Kautzle-ben、秘书长路易斯(Louis)以及国际上的许多著名大地测量学者参加了大会。中国代表共6  相似文献   

8.
计算地球物理进展学术讨论会于1984.11.5—11.9在福州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有31个单位72人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傅承义教授和常务理事曾融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报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宠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53篇,其中33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盐胡研究协会委托,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盐湖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7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图书馆如期召开。邹家华副总理在会前接见了外国科学家代表,并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视盐湖研究、注意盐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及加强其生态保护与管理”的重要讲话。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15个国家的国外代表36人和国内代表47人,还有20名特邀代表也参加了讨论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96篇。会议进行了三天的学术交流,国际盐湖研究协会还在京召开了工作会议,选举了新一届的协会领导成员,主席为S.H.Hurlbert教授(美国)、副主席郑绵平教授(中国)、A.Nissenbaum博士(以色列);并研究商讨了下届国际盐湖会议的举办地址,迄今已有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国向国际盐湖研究协会提出了举办申请,但会议未作出最后决定。会议于7月19日结束,部分中外代表分赴青海和西藏两条路线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并按计划完成,而使这次会议获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次会议是受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委托和支持下召开的。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陈宗基教授、程裕祺教授、马杏垣教授和刘东生教授曾召集多次会议,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行筹备·会议由陈宗基教授和F.C.Froidevaux教授(法国)主持召集。参加这次会议有14个国家55名外国学者和150余名中国学者。会议期间的大会报告、小会报告及张贴的论文约130余篇。其中,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在多年对裂谷、断陷、盆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77篇,包括了中国的攀西裂谷、汾渭地堑、东部郯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日—19日在西安举行。到会中国代表282人,分布在18个部、委的168个单位;国外代表35人,来自四大洲的7个国家。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顾功叙教授任大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矿部副部长夏国治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的、有国内外20多家厂商参加的勘探地球物理仪器展览会。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徐家汇-佘山地磁台建台116周年而举办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由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美国、日本、芬兰、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香港的地磁专家、学者共95人。还有美国、法国、印度、智利、哥斯达黎加及捷克等国的有些专家因故不能参加会议,也寄来了论文或资料。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顾功叙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印度国家科学院(INSA)主席S.Varadarajan教授,科学技术部秘书和今天首席嘉宾V.S.Ramamurthy博士,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主席Peter Wyllie教授,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主席Claude Froidevaux教授,IASPEI秘书长E.R.Engdahl博士,亚洲地震委员会秘书长朱传镇教授,亚洲地震委员会副主席浜田和郎博士和Gary Gibson博士;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参加会前"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和交换国际培训班"的教员和学员们,来宾们,新闻记者,女士们,先生们:  相似文献   

14.
1982年12月21日至25日和1983年元月4日至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级工作组先后分別在北京和南京召开了第三次地震震级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震级工作组部分成员及震级专题的研究技术人员三十八人以及在北京和南京的有关科技人员。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內部物理学协会震级分级委员会“震级的物理基础工作组”主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S.J.杜达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学术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全国重力场和固体潮及重力与形变仪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9日至15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总局、地矿部、石油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共61人。 本届学术讨论会共收到135位作者提交的91篇论文和摘要。讨论会按地球重力场、重力勘探、重力潮汐、重力测量及重力与形变仪器专业进行学术交流。其中有11篇在大会上交流,有42篇在分组会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国家地震局、美国科学基金会及日本文部省资助、具体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的中美日三方减轻多种自然灾害的工程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1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中外代表共80余人,其中中国的正式与列席代表共45人;美方17人;日方15人。还有3位来自意大利和奥地利的特邀代表。会议的中方主席为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刘恢先教授;美方主席为美国伊利诺大学洪华生教授;日方主席为日本东京大学伊藤学教授。会上,代表们就四个专题,即地震、洪灾、风灾与滑坡,交流了40余篇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由中国地震学会和日本地震学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中日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28—31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共187人,其中日方代表67名,中方代表120名。为使更多年轻地震学者有机会参加交流,会议还吸收了近60名的旁听代表。这次讨论会共收到涉及地震学研究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171篇,其中日方64篇,中方107篇。这些论文反映出近年来两国地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和傅承义教授、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教授、中国科协国际部卢景霆部长等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或闭幕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9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暨中国测绘学会1998年重力与地球形状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2月20-23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解放军郑州测绘学院及总参测绘研究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16个单位的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力与固体潮专题组主持。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厚泽院士作了题为《大地重力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特邀报告,介绍了近两年来国内外在地球重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阐述了6个热点问题:1.围绕…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作者出席了第二十二届IASPEI 和第十八届 IUGG 大会,对这次于1983年8月15~27日在联邦德国汉堡举行的大会概况作了介绍,内容包括主要学术讨论会和各种组织活动、IASPEI 新选出的领导机构成员、所属委员会调整后的机构及其主席、大会作出的一些决议以及前届主席的工作总结和秘书长的工作报告的要点等。  相似文献   

20.
应第五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美)Jcseph C·Y·Chen教授的邀请,我局齐书勤同志于1988年8月3日至16日赴美参加第五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会址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参加会议的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中国大陆的20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的30多位代表和台湾的1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齐书勤同志向会议提交的《近10年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