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概述英国海洋与海岸带管理机构以及相关法律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1999年以来英国海洋与海岸带管理政策的演进,主要包括《海洋和海岸带准入法案》的颁布、海洋规划的制定、海洋保护区网的建设和生产者组织作用的发挥等,以期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苏近岸高、低潮位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德安  张忍顺 《海洋工程》2004,22(4):119-125
利用MForeman改进的G·Godin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程序对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的16个验潮站潮位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和潮汐预报。根据各测潮站高、低潮位预报结果,对各站高低潮潮时差、低潮每日延迟时间、高潮每日延迟时间进行了统计计算,并对辐射沙洲海域高低潮潮时差特征值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潮汐表预报结果探讨了江苏沿岸6站的高潮位、低潮位、高低潮潮时差、高潮每日延迟时间、低潮每日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分析给出了各量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3.
现代近海工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近海空间资源的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是一个高技术群体,它带动着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发展,如海洋环境检测和预报技术,海洋工程结构及施工技术,海底结构及新材料研究,及声学定位,导向,遥控等等。它们是一群知识密集度极高的科学技术,也可以说是一个产业系统。海洋空间一般包括海上、海中、海底和海岸带四部分。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在建造各种海上设施,如海上飞机场、海上发电站,海上油库,海上城市、水下工业城市、人工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体积方法的海洋数值模式(FVCOM),对辽河口潮汐及盐度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辽河口盐度锋面位于三道沟上游2 km至下游2 km范围内,在2009-05径流条件下高潮和低潮时刻盐度值分别为16~26和10~16;高潮期间河口底层盐度值大于表层,低潮期间盐度垂向变化不明显;三道沟附近高潮时刻盐度值在5,7和8月...  相似文献   

5.
张春桂 《海洋学报》2007,29(4):51-58
以2001~2005年MODIS数据为信息源,每年选取高潮位和低潮位两个时相的MODIS数据,根据滩涂对MODIS 250 m分辨率可见光和近红外探测波数的光谱反应特性,采用波段比值算法来监测福建省海岸带的滩涂面积,并对监测结果用罗源湾和福清湾30 m分辨率的Landsat-7/ETM+影像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MODIS数据的观测时间与海洋高低潮位时刻比较接近,便于对滩涂资源的遥感监测.用MODIS数据计算的滩涂面积比用高分辨率的Landsat-7/ETM+数据计算的偏高.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从1986至2001年福建省海岸带滩涂面积减少了107 km2,并且从2001至2005年滩涂面积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名词解释     
杨治家 《海洋科学》1978,2(2):60-60
海岸带的泥沙运动 海岸带的泥沙运动,通常是指在沙质海岸、淤泥质(包括粉砂淤泥质)海岸的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上的泥沙,在波浪和海流等动力因素的作用下被掀动并向某一主要方向的运动(搬运或运移)。当然运动的方向并非固定不变。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反映了海岸带开发管理中的一个问题,令人深思。建议有关部门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角度来研究解决。江苏中部近岸浅海区发育有一列向外辐射的水下沙脊群。沙脊群南北长达.200km,东西宽约90km,多数沙脊的近岸部分在低潮时出露,成为规模不等的沙洲。据综考统计,沙洲的总数有70余个,其中面积在IkmZ以上的就有50个,海图零米线以上的岸外  相似文献   

8.
应国家海洋局邀请,以美国海洋大气局海洋及沿岸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Peter Tweedt为团长的美国海岸带管理代表团于5月19-22日来青岛访问.在青期间,代表团参观了我所并作了有关海岸带管理的报告,我所也作了有关"我所海岸带调查情况"、"中国水下沙脊的分布"、"中国海岸类型"、"海滩的变化"的报告,报告后双方展开了热  相似文献   

9.
《海洋测绘》2015,(6):91-93
<正>日潮港diurnal tidal harbor24h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海港。半日潮港semidiumal tidal harbor24h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海港。混合潮港mixed tidal harbor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港和不正规日潮混合潮港的总称。分潮constituent按静力学理论将海洋潮汐分解为一系列简谐波,每一简谐波即为一个分潮。分潮振幅amplitude of partial tide  相似文献   

10.
对金山三岛地貌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完整的地貌单元从陆域向海域依次为陆地地貌、潮间带地貌、水下岸坡和海底地貌.陆地为剥蚀侵蚀丘陵或孤丘,基本地貌单元包括丘顶、山坡、陡崖、平台和断裂谷等.潮间带分为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基本地貌单元包括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柱等海蚀地貌(又称岩滩),以及砾石滩、沙砾滩等堆积地貌.水下岸坡环岛发育,进一步分为侵蚀岸坡、稳定岸坡和堆积岸坡.海底地貌包括海底平原和海底潮流冲刷槽.  相似文献   

11.
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动力模式和数值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改进的ECOM模式,耦合泥沙输运模型,研究理想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动力机制。河口最大浑浊带位于滞流点处,上下游余流均向该处输运泥沙,造成该处泥沙汇合,而由流场辐合产生的上升流又使该处的泥沙不易落淤。南岸(河口东向)的泥沙浓度比北岸高,最大浑浊带位于南岸,这是由于盐水入侵带来的高盐水位于北岸的底层,其斜压效应使底层的环流由北向南流动,把底层高浓度的泥沙向南岸平流,聚集于南岸底层。除上游河流泥沙来源外,强大的涨落潮流冲刷床面,使沉降于床面的泥沙再次悬浮,成为余流输运泥沙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径流量和海平面变化对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进的ECOM模式,耦合泥沙输运方程,研究径流量和海平面变化对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影响.河口最大浑浊带位于滞流点处,底层上下游余流均向该处输运泥沙,造成该处泥沙汇合,而由流场辐合产生的上升流又使该处的泥沙不易落淤.由于盐水入侵带来的高盐水位于北岸的底层,其斜压效应使底层的横向环流由北向南流动,把底层高浓度的泥沙向南岸平流,使得最大浑浊带位于南岸.研究河口最大浑浊带现象必须使用三维泥沙输运模式.在径流量增大的情况下,与控制试验相比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减弱,滞流点下移,导致最大浑浊带也下移;因上游来沙量增加,在最大浑浊带中心和河口拦门沙处悬浮泥沙浓度趋于增加.在径流量减少的情况下,最大浑浊带的变化趋势与径流量增大情况的结果相反.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拦门沙区域底层向陆的密度流趋于增强,滞流点上移,最大浑浊带也相应向上游移动;最大浑浊带中心处泥沙浓度趋于增大,但口门拦门沙处泥沙浓度趋于减小.径流量和海平面变化对最大浑浊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温度分布为近岸低, 外海高; 近岸和海底地形变化缓慢区温度呈垂直均匀分布, 海底地形变化显著的陡坡区生成温度锋; 外海深水区的中上层温度低且呈垂直均匀分布, 底层温度高并形成弱的分层。春季, 近岸温度高、外海低; 近岸温度大致呈垂直均匀分布, 外海出现明显分层; 长江口以北温度表层低、底层高; 长江口及其以南表层和底层温度低, 而中层高; 陡坡区至外海生成温度锋, 随着温度锋自陡坡至外海的下移,锋面以上温度逐渐变为垂直均匀分布, 而锋面以下温度却大致呈水平均匀分布。夏季, 海区的温度分布和春季一样, 为近岸高、外海低; 长江口及其以南近岸浅水区温度呈垂直均匀分布; 长江口以北和长江口及其以南的外海温度自表层至底层由高变低且大致呈水平均匀分布, 并在表层至次表层生成强温跃层, 跃层强度随水深增加迅速减弱, 深底层温度几乎呈均匀分布且保持低温特征。秋季, 海区的温度分布与冬季相同, 也为近岸低, 外海高; 在长江口以北, 近岸温度为表层高, 底层低; 外海底层温度低且大致呈水平均匀分布, 而底层以上温度高且大致呈垂直均匀分布; 长江口及其以南, 近岸温度呈垂直均匀分布, 陡坡至外海的表层至底层生成弱的温度锋,随温度锋自陡坡至外海的下移, 锋面以上温度逐渐变为垂直均匀分布, 长江口以南陡坡区的底层温度几乎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4.
海州湾岸线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湾位于黄海南部,除北端岚山头,南端连云港一带为基岩海岸外,其余为淤泥质平原海岸。 因区域构造差异,南北岸线变化表现不一,湾顶临洪口是过渡地段。本文着重探讨海州湾全新世特别是近一千年来海面变化特征及  相似文献   

15.
刘兴泉 《海洋与湖沼》1998,29(1):97-103
冬季沿岸海区温度和盐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在近岸近表层大致呈垂直均匀分布,外海近表层形成较强的温跃层,近岸至外海的下层保持冷水特征。表层和底层盐度高,中层盐度低,在中层形成自近岸伸向外海且盐度逐渐由低变高的低盐水舌,河口冲淡水区形成较强的盐跃层。随着自南往北海区水深的逐渐变浅、岸界坡度的由大变小和沿岸下降流的由强变弱,近岸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越来越均匀,外海近表层的温跃层强度越来越弱。盐度自南至河口区逐渐由高变低,而自河口区至北逐渐由低变高。沿岸下降流使河流冲淡水区的益跃层变厚。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21年4~12月山东半岛烟台-威海北部海洋牧场区域4处连续观测站的长期观测数据, 研究了该海域底层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并探讨了物理机制。该海域底层DO从春季到夏季逐渐降低, 而从夏季到秋季逐渐升高, 主要受温度控制; 各观测站DO均在8月达到最低值, 受垂向层结增强和底层生物化学耗氧增多的共同影响。底层DO浓度在东西方向差异较小, 而在南北方向上差异明显; 在春季和秋季DO浓度南高北低, 是由于层结较弱, 海水垂向混合向底层提供DO, 且南边水深更浅, DO更容易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而水深更深处DO仍处于不饱和状态; 夏季DO浓度南边大于北边是季节性层结强度的空间差异所致, 同时南边底层DO浓度下降更快, 使其南北差异在夏季有所减小。在11月中旬, 近岸3个观测站底层DO快速增多, 可能是由于此前的大风过程引起浮游植物繁殖, 晴朗天气促进其光合作用使海水中DO增多, 之后海水层结消失, 海水充分垂向混合使丰富的DO到达底层。  相似文献   

17.
塘沽新港泥沙来源的研究,不仅对防止或减少新港淤积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港口整治和建筑物布置也具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关于塘沽新港泥沙来源问题,有两种看法。其一,根据水动力学研究的结果,认为泥沙来源于黄河;其二,则根据沉积物的物质成分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入海泥沙的分异作用,并结合海洋水文动力特点与浅滩动态特征,首先明确地提出了:泥沙来源于海河。最近南京大学地理系海岸研究组,以海河水下三角洲的演变和渤海湾沿岸地貌沉积特征为依据,也认为泥沙是来源于海河。 本文根据沉积物的粒度成分、重矿物与粘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等分析,探讨了关于塘沽新港泥沙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苏近岸海域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6—2007年间的四个季节在江苏近岸海域69个站位采集水样,获取悬沙浓度。通过对TM遥感数据反演,获取该海域四季大面悬沙浓度,并与调查的实测悬沙浓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面调查的非同步数据基本可正确反映大区域悬沙浓度的季节与空间分布趋势。悬沙浓度等值线由高至低、由陆向海分布,底层浓度约为表层的2—3倍;废黄河口和长江口外海域为悬沙浓度高值区,而海州湾为低值分布区,东南部陆架区受台湾暖流影响出现低值中心。冬季整个海域悬沙浓度均较高,其次为春季,夏季最低;废黄河口海域的高值中心在不同季节分布位置有所移动。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是苏北近岸悬沙最主要的来源,河流输沙量的季节变化是影响长江口海域悬沙浓度变化的关键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潮流为影响悬沙浓度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季风、风暴潮和风浪虽对悬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冬季的低温环境是形成该季节整个海域悬沙浓度显著偏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The main portion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al zone is the silty plain coast. The dynamic equlibrium has been broken continuously since the Quaternary, especially in the Holocene and the historical periods. In 1855 the Huanghe River (Yellow River) changed its channel entering into sea through the Bohai Sea. We find that the beach strand was then silting up intensely in the north of Qinggang but the coast was caving in and the beach was expanding in the south of Qinggang-. Multiple shoals and submarine ridges off the coast converged into Qionggang and formed a unique coastal landshaf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al zone and discuss the formative conditions for the northern Jiangsu shoal. Finally,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for the northern Jiangsu shoa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对于本研究采用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已在第Ⅰ部分论述。作者将对与垂直环流对应的温、盐结构进行分析。温度和盐度模拟结果表明:冬季东海沿岸海区的温、盐分布均为近岸低、外海高;近岸温、盐呈垂直均匀分布,在外海出现分层,其温度为表层高、底层低,而盐度却为表层和底层高,中层偏低,长江口以南的近表层以下形成自近岸伸向外海的弱低盐水舌;长江冲淡水区及长江口以北和其以南外海的近表层有温、盐跃层生成,深底层温、盐呈均匀分布,且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北往南纬度的降低,岸坡和水深的增大及沿岸下降流的增强,温度和盐度自近岸至外海的垂直均匀分布跨度逐渐变窄;外海近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自北至长江口逐渐增强,而自长江口至南逐渐减弱,其位置自北往南逐渐上移;冬季沿岸下降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厚。夏季海区的温度分布为近岸和外海高,近岸稍远出现冷水涌升,垂向上呈现显著分层,盐度分布为近岸低、外海高;长江冲淡水区及杭州湾以南外海的次表层存在温、盐跃层,其跃层以上出现混合层,且保持高温低盐特征,跃层以下温、盐大致呈均匀分布,并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南往北纬度的增高、岸坡和水深的减小及沿岸上升流自南至长江口和自长江口至北的增强和继而减弱,长江冲淡水区的温、盐跃层强度自南至长江口逐渐增强,而自长江口至北逐渐减弱,外海次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却自南至长江口逐渐减弱,自长江口至北又逐渐增强,其温、盐跃层的位置自南往北逐渐上移;夏季沿岸上升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