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简况台湾的“地球科学研究所”经过6年的筹备之后于1982年7月1日在台北台湾大学校园内正式成立,现任所长为蔡义本博士,副所长为叶永田博士。目前全所共有工作人员58名,其中研究员9名(两人为兼任),副研究员7名(两人为兼任),助研15名,临时助研4名,技术人员7名,研究和行政助理16名。研究人员的专业分布情况为:①地震、地球物理8人;②地震工程9人;③地球化学9人;④重力地磁6人;⑤大地测量2人;⑥地质1人。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88年8—9月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短期工作期间,与美籍华人金继宇博士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座谈讨论。现将我国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的简况介绍如下。1969年邓大量教授向我国台湾省提出了地震研究的长期计划,1971年成立了以游世高博士为组长的地震组,1972年开始建设地震、强震台网,1973年中央研究院物理所设立地震组,蔡义本博士任组长,1976年由蔡义本博士筹建地球科学研究所,1980年开始增设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地球构造物理学两个组,1982年正  相似文献   

3.
印度地球电磁研究所(IIG)位于孟买的科拉巴地区。据说该研究所的前身为科拉巴—阿利巴格(Colaba·Alibag)地磁观测所。科拉巴观测所是印度最早的观测所之一,是东印度公司于1823年建立的,从1826年开始进行正常观测。它最初的任务是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时间,这个时间对从事对印贸易的航海船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后,1846年开始进行了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地磁观测。1904年由于孟买市内电车通车,科拉巴已不适合进行地磁观测,观测所便移到孟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英里的阿利巴格。其后两年间(至1906年),在地磁部分由科拉巴观测所迁出的过程中,是在阿利巴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     
《地球》2012,(1):58-61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 据报道,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环球大洋科考,近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开展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等多项调查,共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其中在南大西洋发现的一处热液区是目前南大西洋洋中脊发现的最南端热液区。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5)
<正>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彰显这一主题,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了中小学地球科学素质教育大课堂示范活动,并与北京市第八中学、第一五九中学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的有关负责人,北京市第八中学、第一五九中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师生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7.
8.
《地球》2011,(3):81-81
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rce)是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这个大系统内具有有机联系的子系统,即各圈层内部以及图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张宏仁 《地球》2009,(1):10-12
人类在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后,再一次反省与自己的终极家园——地球的关系。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共同发起了国际地球年的纪念活动时,其初衷十分明朗:就是要向地球人宣传地学,提高地球科学在全球的认知度。那么,我们从前的、原有的认知度不够吗?这是地球年形成的又一个共识:尽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科学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球科学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比如水的缺乏、气候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太阳光子辐射产生的光压理论,作者揭示出了自然界存在有如下两种自然现象:(1)揭示了日-地闻天然形成的能量(动量)相耦舍的"轧制"式和"摇摆"式物理机制及其存在的证据.阐明了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在内的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所需要的能源(力源)不是传统地质学所理解的仅来自于地球内部,而主要是来自于太阳.太阳与其系内行星之间不单是先前人们所理解的靠万有引力作用所维系的那种家族式的首领关系,而且也是靠太阳辐射的斥力作用形成的"母子"关系.地球自生成以来,主要是靠太阳光子的能量(动量)的"哺育"才"活"下来的,地球目前还生机勃勃地"活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赤、黄交角的存在,不是先前人们所理解的只具有行星运动几何学上的意义,它在日一地之间能量(动量)相耦合转换机制中还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它是整个地球能有效地、连续不断地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动量)使其能"活"下去而必须具有的最为简单的天然条件.(2)揭示了自然界任一恒星系内部恒星与行星或星际物质间的斥力作用普遍存在.众所周知,太阳是一颗质量较小的恒星,在银河星云系中类似太阳的发光恒星大约就有4000亿颗,在宇宙更是不计其数.这说明宇宙中的任一恒星系内恒星与它系内的行星及星际物质(除暗物质外)之间的能量(动量)耦合与交换主要是靠光子来实现的.光予是宇宙中既普遍存在又具有特殊性能的一种物质.光子不带电,其电荷、电偶极矩和磁矩皆为零,它是一种稳定的粒子,其寿命为无限大.宇宙中任一恒星辐射出的光子可以对外任何可见物体起作用.光子对受体的作用方式是碰撞,它不但把自身的能量传递给受体,还把自身的动量(以光压斥力的形式)传递给受体,其斥力方向与恒星与受体之间的引力方向恰恰相反,以阻止行星或星际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向恒星内部凝聚,保持恒星系基本空间构架的相对稳定.由此推知,宇宙中物质之间的(光)斥力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它与万有引力作用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两个对立面,它们之闻的对立与统一构成了和谐一致的自然界.日一地间天然形成的能量(动量)相耦合的"轧制"式和"摇摆"式物理机制的发现与证实,为自然界星际(恒星与行星)尺度间的斥力作用普遍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是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后,首次对宇宙中星际间存在的"反引力"作用这一宏观自然现象的揭示.  相似文献   

12.
姬玮 《地球》2011,(4):116-118
3.11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漏危机,惹来世界各国人士对人类继续发展核能的强烈质疑。然而,各国政府却对发展核能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态度,这背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另一个重大压力——减少碳排放以阻止气候变暖,或许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建华 《地球》2011,(3):46-47
2010年的地球不平静。地震、火山喷发、旱灾、洪水、暴雪各种自然灾害,从年初一直持续到年尾。地球仿佛是一个得了重感冒的病人,一直不停地咳嗽,忽冷忽热。地球不舒服,人类就跟着遭殃。据报道,2010年近26万人因各种灾害失去生命,比过去40年来所有恐怖攻击罹难者总和还多  相似文献   

14.
宋帅华 《地球》2020,(4):42-46
在太平洋东海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处海滩上,每当退潮时分,便会有一排排的“巨大圆球”露出来,形似一堆堆的大号保龄球,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保龄球海滩”类似的圆球,也纷纷在世界各地被报道,位于新西兰南岛的摩拉基(Moeraki)海滩上便散布着很多圆形巨石。也有些大圆石分布在砂岩峭壁的周围,每块巨石都重达数吨,高达两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研究所科研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较翔实的统计资料,对“七五”计划期间科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所取得了良好的科学活动效益,但科技开发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大科学”时代的“小科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科学”时代,“小科学”并没有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相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使“小科学”亦得更为重要。“小科学”也可以以一定的方式“演化”成“大科学”本文中提出了两种模式:逾渗模式和成核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地球系统科学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关系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地球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一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随着矿产、煤炭、石油能源勘探、工程探测、地震预报等方面的需要,物理模型实验工作发展很快。为了明确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解决当前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地球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工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7年7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模型科学研讨会,全国有关18个单位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物理模型实验的新进展,广泛深入地讨论了当前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地球》2011,(6):95-97
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地球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最近,联合国却突然叫停,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延缓实施“地球工程”。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