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7月10日晚7时许,刚从矿山上巡查归来,还没来得及吃饭的陕县宫前国土资源中心所监察员小任的手机又响了。他不由一阵紧张,心里暗想:十有八九又是一起宅基地水路、通道纠纷求援电话,看来今晚的安生觉又不能睡了!  相似文献   

2.
贺社军,河南省陕县国土资源局原店国土资源所所长。他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一千就是10年,10年间,无论是在矿产资源管理站,还是在国土资源所,他都尽心竭力、尽职尽责,维护着辖区的每一寸国土资源,受到各界好评,他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国土所也多次被评为“目标任务完成先进单位”,2009年3月,他又被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3.
年初先生谢世时,我正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未能在他弥留之际看上最后一眼,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痛感.在此之前,先生已转辗病榻一年有余,我们这些做弟子的,却很少去看望他,惟恐他老人家化疗后抵抗力不足,我们把外面的病菌带给他.说实话,我们都没有最后的思想准备,先生尽管已九十高龄,但身体底子一直很好,国家在他罹病期间,又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我们坚信他会挺过这一关.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质》1988,2(3):273
杨遵仪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今年是他从事地质科研和地质教育五十五周年,又欣逢他八十寿辰,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刻苦勤奋、治学严谨,以学识渊博而享誉海内外;他廿为人梯,无私育人,桃李遍中华.他的治学道路、学术道德和高度的事业心堪为楷模,深受广大同行与我校师生的爱戴.  相似文献   

5.
米.瓦.罗蒙诺索夫1711年11月19日出生在北德维纳河口内一岛上的渔民家里.他10岁时便到父亲的船上学打渔.他勤奋好学,渴望学有所长,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做出贡献.但因出身卑微,无权接受高等教育,1930年,他19岁时,徒步投奔莫斯科,隐瞒  相似文献   

6.
张含英 《水科学进展》1993,4(4):325-325
谢家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是新中国水文事业的奠基人.他对我国水利水文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47年,我与家泽先生曾同在中央大学水利系执教,新中国成立不久又在水利部共事,我们是心灵相通的好友.他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事业前途充满信心和乐观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沉积物的成岩作用是近十多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砂岩的成岩作用随着石油的开发利用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次生孔隙的研究方面施密特(Schmidt)等人开劈了新的领域.他们多年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次生孔隙的成因、鉴定特征、相互转化及相互关系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今年八月施密特博士与赫斯教授应邀来到我国,在成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讲学.施密特博士侧重介绍砂岩成岩年用,又重点阐述了次生孔隙的种种特征.本文将概要介绍他有关次生孔隙的讲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当企业面临的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时,作为掌舵人,他总能审时度势、因市而变、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在他担任院长的10年间,企业驶上了调整转型、迅猛发展的快车道.201 2年,该院新签合同额13.1亿元,营业收入达到8.3亿元,其中设计咨询收入7 4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20%、20%和27.81%.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煤设院").30年来,从普通员工到企业一把手,变化的是他的职务和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不变的是他对事业和企业的热爱与执着.他就是重庆煤设院院长杨勇翔.2013年,重庆煤设院伴随着新年的曙光即将迎来它的60华诞.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杨勇翔,试图揭开近年来重庆煤设院快速发展的奥秘.杨勇翔坦诚地表示,重庆煤设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因市而变、顺势而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廖大海 《广西地质》2011,(10):21-23
从2002年初到2011年3月,从27岁到37岁,整整10年,他一直战斗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第一线。 10年了,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只有一个人,股长是他,股员也是他。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县防治地质灾害专职工作的千斤重担,换来的是全县10年的平安,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屡有发生,国土执法监察异常艰难,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那么,国土执法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又该如何攻坚克难?广西上思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队长宁安军深有体会,认为难在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他说:"在困难面前,我们更要知难而上,敢于碰硬,恪尽职守。"宁安军在国土资源系统工作整整10年,在这风雨兼程历尽坎坷的10年里,他心系群众、化解矛盾,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成为执法监察"三难"的攻坚者。2011年,他带领的部门被评为防城港市卫片执法先进集体,他亦多次  相似文献   

11.
黄星 《湖南地质》2010,(12):72-73
39岁的资兴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股股长叶军,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经历--幼年因触电致残,不幸失去双手.但在乖舛的命运之前,他却从未放弃过抗争.他以惊人的毅力,敲开了学校大门,又以优异的报考成绩被破格录取到机关单位工作.叶军长期在资兴市基层扎实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被当地的老百姓誉为"灾区群众的保护神".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多次荣获各级荣誉和表彰.2008年底,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将叶军树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典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时匡大师事迹   时匡同志30年来一直工作在建筑设计第一线,主持完成了220余项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工程项目,面积达180多万平方米.其中有国家、省的重点项目,也有技术复杂,艺术性要求高的工程.在苏州这座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古城中搞建筑创作有相当的难度,但他负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认真地对待每一项设计,坚持走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的道路,坚持研究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又注意吸纳现代国际上最新的设计手段,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完成一批社会上有相当影响的作品,其中9项获得国家、部、省级以上的优秀设计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选,韩国也专门为他出版了一本设计作品专刊,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在国外拥有个人的作品专集.……  相似文献   

13.
值此翟裕生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又逢他八十华诞之际,作为他的学生,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为<矿床地质>"祝贺翟裕生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论文专辑作序.  相似文献   

14.
《世界地质》2001,20(2):205
弗朗西斯J.裴蒂庄(Francis J.Pettijohn)是20世纪最著名的沉积地质学家之一,几乎经历了整个20世纪的风云变化.弗朗西斯时代的地质学在20世纪初以野外工作为主,随着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的不断引入,现已发展成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弗朗西斯在他的有生之年,包括退休以后,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沉积地质学的变革.近30岁的时候,弗朗西斯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此时地质界正发生着巨大变化.随着N.L Bowen和他的同事们对结晶和溶解相平衡的研究,一种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的新的火山岩岩石学逐渐发展起来.伴随X射线衍射技术,晶体结构学和晶体化学的产生,矿物学也发生了变化.Arthur Holmes同其他人合作,用绝对年龄测定方法校正了地质年代表,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开始问世.弗朗西斯始终关注着这些进展,但他主要投入精力的仍然是沉积地质学研究. 在裴蒂庄的带动之下,沉积岩石学蓬勃发展.此期间,裴蒂庄参加了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下属的沉积学委员会举办的会议.在年会上最吸引他的论题之一是沉积构造学的新概念:砂岩及其它粗碎屑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性如何反应陆源区的抬升和剥蚀.后来,他的注意力又集中到沉积构造的研究上,尤其是交错层理提供的古流水怎样与物源区和沉积作用有关的机制,同时也了解了底面印痕如何能够在浊流中形成.随后,弗朗西斯对沉积构造及其形成的流体动力学机制方面又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Heinz Lowenstam和Bob Ginsburg的共同影响下,裴蒂庄开始意识到碳酸盐岩石学的重要性.在阿巴拉契亚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岩层中,他注意到了碳酸盐岩的沉积形式. 弗朗西斯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用他最后一本书的题目来概括:即一位无悔的野外地质学家的回忆录.20世纪初,当人们对我们今天熟知的前寒武纪地质学和沉积岩地质学一无所知的时候,他就开始了野外工作.他同科学一起成长,一方面极力同新的、相关的东西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始终严格保持将野外地质学作为验证新观点的基础风格.他的一生都在证明这样一个事实:野外岩石和沉积物的观察,对沉积地质学的许多发现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闫建萍编译自《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99,69(6):1 152-1 153  相似文献   

15.
步达生(Davidson,Black)教授是加拿大学者,1919年受北京协和医学院聘请,任解剖学系主任.在华期间,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研究室,后曾任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并参加了周口店北京人化石的研究、鉴定工作,对我国的有关研究做出了贡献.他1884年生于多伦多市,190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系,后又攻读了比较解剖学,1909年在大学任教,1914年去英国受教于当时神经解剖学权威史密斯(E.Smith)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东北煤田地质局副总工程师、物探测量队队长兼党委书记张群,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这一荣誉的取得是与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忘我工作在地勘一线分不开的.因为他自投身煤田地质事业以来,即始终以其为人生使命,与伙伴一起或带领职工南征北战、风餐露宿,探寻了一个又一个荒无人烟的地下构造,为地勘事业的发展奉献了美好年华和聪明才智,书写了一幕幕瑰丽的物探人生事故.  相似文献   

17.
据<韩非子·和氏>记述,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石头(玉璞),便将此宝敬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一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一个骗子,令人砍掉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当朝,卞和又将玉璞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鉴定后仍然说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于是将他的右脚砍掉.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在荆山下痛哭了几天几夜.  相似文献   

18.
焦建刚  汤中立  闫海卿 《矿物学报》2007,27(Z1):513-514
龙首山隆起区西延距离金川约200km,前人发现并打钻的109-2磁异常岩体,地理位置位于临泽县平川358°方向12公里处.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岩芯样品进行研究,发现其为龙首山隆起区又一个含二辉橄榄岩相的岩体,具有贫镍矿化,Cr:100×10-6~180×10<-6>,Co:10×10-6~50×10-6,Ni:0.05%~0.11%,对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9.
黄茂桓 《冰川冻土》2015,37(2):555-556
<正>每当我读老谢写的回忆录,总有一种亲切而又震撼心灵的感觉.尤其是最近读到他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谢自楚的冰雪人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c41f196f0102uyks.html),作为同龄人和长期共事的战友,我感慨万分.谢自楚是我们这一代冰雪研究者唯一一位科班出身的学者.他牢记中国、原苏联两国师长们的教导,牢记少年时期的誓言,尽其终生为我国冰雪科  相似文献   

20.
盛莘夫,字国贤,浙江省奉化县人.早年学农,并从事过10多年农业工作.1923年,他到杭州浙江省实业厅地质调查办事处任职员,在给该处技师、地质学家朱庭祜当助手期间,勤奋学习,进步很快.192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