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维  齐久成  张静  李清  郭淑芳 《气象科技》2013,41(3):459-463
为了设计一种基于我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ARGO浮标,提出了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ARGO浮标设计方案.阐述了ARGO浮标的基本原理、应用概况和现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应用,初步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ARGO浮标设计方案;从通信方式、体制和定位、配重等方面对基于北斗的ARGO浮标设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ARGO浮标通信方式和两种通信模式.研究表明,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ARGO浮标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其结构特点、发展历程做了简要介绍,并探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火情传输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礼铮  李登科  陈立新 《气象》1996,22(9):19-21
卫星遥感监测森有传输服务系统是为用户建立的服务界面,依托于计算机网络通讯,用微机把卫星遥感森林火情监测信息展示在用户面前,彻底改变了以前只能用电话传输火情的信息方法,使用户能快速,高效和全面了解火点信息,为防火指挥机构及时掌握火情动态和指挥扑救火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琼  赵梦然  薄宇 《黑龙江气象》2023,(4):23-24+32
2021年黑龙江省汛情来势凶猛,黑龙江、嫩江等多流域出现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较为严重影响。单一卫星遥感监测手段难以满足灾害监测的需求,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升级传统水情监测模式,利用风云卫星、高分卫星和雷达卫星等多星组网,跨部门数据融合,并加入本地化应用卫星遥感定量产品分析,采用标准化、序列化监测方式,点面结合,动态监测境内外流域水体变化,大幅提高水情监测能力和服务效率,为防汛减灾、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就监测过程中所采用的多种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后续卫星遥感水情监测及地方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其结构特点、发展历程做了简要介绍,并探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分析闪电混合交汇算法定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绍兴市闪电监测与定位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特点,并对监测定位信息的开发应用作了探讨。分析表明,绍兴市闪电监测定位系统作为集中闪电监测、定位、应用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具有高集成、实时性、高精度、多用途和网络化的特点,它能够较准确地对闪电雷击进行定位,所获得的资料具有多方面的用途。通过对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闪电与雷击发生发展的规律,这对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风云卫星数据很早就在农业遥感中得到了应用,第二代卫星发射之后的十年,随着卫星技术水平、卫星数据处理和分发能力的提升,风云卫星的农业遥感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利用风云卫星在作物长势监测、作物分类与面积统计和产量估算、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草原生态监测以及数据精细化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未来还应充分发挥风云卫星数据的巨大的潜力,利用最新的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技术,面向全球农业监测,及时、高效、准确地提供全球作物生产信息,以支撑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承担科技部奥运攻关课题“奥运会雷电监测预警和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和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雷电预警和预报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以及业务建设项目等,针对北京地区强对流活动的特点,结合闪电定位系统和地面大气电场仪网对雷电活动的监测,以及卫星和雷达资料,提出典型区域强对流天气的闪电特征诊断和短时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对适合于北京地区的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利用GIS及GPS工具,提高对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的分析能力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研究北京地区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模式及适宜使用的下垫面状况和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遥感模式。利用GIS和GPS技术实现包括遥感信息在内的多种数据的复合,以影像的方式,将地表地理状况与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结合起来,实现了RS、GIS及GPS的融合,提高了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导航卫星授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英文缩写NAVSTARGPS,简称GPS,是美国1973年11月开始研制的第二代星基被动式无线电导航系统,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之后第三大航天工程,GPS由24颗高度为2×104km的卫星形成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其中21颗作为工作卫星,三颗作为备用卫星,连同设在美国本土的地面监测部分和采用伪随机码测跨技术的接收机,满足了提供全球范围从地面到9×103km高空之间任一载体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系统时间信息的要求。  GP…  相似文献   

11.
极轨气象卫星森林火灾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开发的极轨气象卫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数据处理流程.其特点是在卫星过境的同时就可处理出森林火灾信息,解决了目前同类气象卫星林火监测系统不能实时监测的问题.极轨气象卫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是由3台计算机组成的并行处理系统.该系统将火点判识的时序从模糊到确定分3步进行,并将数据接收、火点判断、火点定位、显示等的运行时序分配在3台计算机中同步运行.该系统于2005年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投入业务运行.与原有卫星遥感林火监测系统比较,该系统对森林火灾监测的时间可提早约30 min.  相似文献   

12.
气象卫星亚像元火点面积和亮温估算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给出了利用极轨气象卫星AVHRR多个红外通道资料在不同火点强度条件下估算亚像元火点面积和温度的方法,包括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不同红外波段(如:中红外3.7 μm通道和热红外11 μm通道,或短波红外1.6 μm通道和热红外11 μm通道)混合像元表达式建立的二元非线性方程组, 得到亚像元火点面积和温度;通过建立亚像元火点面积和温度与11 μm混合像元亮温增量和11 μm与12 μm混合像元亮温增量差异的关系,以查表方式获得对于相同红外波段不同通道(如11 μm和12 μm通道)亚像元火点面积和温度估算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利用NOAA极轨气象卫星AVHRR资料监测森林草原火点的原理和方法。对甘肃省1992年10月至1996年12月监测到的火点进行时空统计,分析了火灾监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监测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极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灾的原理 ,分析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与森林火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回顾近20年青藏高原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森林火险和积雪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指出目前青藏高原气象卫星应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云南大面积干旱监测的方法和业务流程,讨论了干旱指标、面积估算方法、作物干旱识别、产品制作等关键问题,并对1999年春季的曲靖市监测结果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范围干旱的面积、程度、空间分布等动态变化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利用NOAA极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森林 ,草原火灾的原理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阐明了引起甘肃省森林、草原火灾的成因、林牧区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气象卫星遥感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省气象卫星遥感信息系统是在充分吸取国内外现有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接收,预处理子系统,图像应用开发子系统,通信管理子系统及服务子系统组成。它具有多种图像处理平台,其目标是不断研制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监测服务产品,为云南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环境减灾卫星(HJ)的光谱特征,参考MODIS火情监测模型,发展了基于HJ卫星的火情遥感监测方法。针对甘肃省2011年2月10日发生在玛曲、2012年12月8日发生在岷县境内的2次草原火灾,研究了HJ卫星相应通道的本地化阈值,采用植被指数的多时相阈值法提取过火范围并计算了过火面积,同时与甘肃草原监理站的过火面积观测资料及同期MODIS的监测结果分别进行比对。结果表明,2次判定火点的阈值为T4〉310K;HJ卫星监测到的玛曲、岷县的火灾面积分别为65.3hm2、19.8hm2,监测精度为98%和90%,较MODiS监测精度提高了10.5%和2g.9%;Hj卫星进行火情遥感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监测结果更精细,具有很好的业务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