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野生动物旅游在旅游业市场所占比例较小,但是野生动物旅游不仅市场潜力大,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大。该文讨论非消费型野生动物观光游、体验游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提高游客体验和控制旅游的环境影响是野生动物旅游产品可持续性的关键,而缺乏对人与动物行为互动的科学理解是导致野生动物旅游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经验,呼吁加强对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措施的研究,促进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藏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丰富,发展野生动物旅游可促进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与申扎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发展的基础与现状,提出野生动物旅游社区参与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从管理经营、资源环境保护、产品生态化开发、利益合理分配四方面构建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并探讨其保障机制。研究成果可为西藏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持续发展及其它地区野生动物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3.
游客满意度会影响到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以及是否选择重游,是否向亲友推荐,是否因不满而投诉等种种行为决策。对此,以中国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通道景区内六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计算,得出游客对通道景区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的结论,在对六要素各因子层进行分析之后,建议通道景区继续加强道路、住宿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各环节的安全保卫和卫生工作,加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以客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游客满意理论,测评客家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发现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子,探讨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结果表明,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总体满意度没有达到满意水平,不同游客群体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满意度显著影响因子。提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形象策略、市场策略、产品策略、环境策略、管理策略以提升客家文化旅游的形象价值、产品价值、环境价值和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5.
广州鳄鱼公园野生动物旅游中的生命权力运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铎  高权  朱竑 《地理学报》2017,72(10):1872-1885
自然的社会建构是近年来欧美地理学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思潮之一。本文从自然的社会建构视角出发,以福柯“生命权力”的概念为理论工具,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野生动物旅游活动中人与动物互动过程及其权力关系的运作,并展示在此过程中景区、野生动物、政府和NGO等组建的行动者网络。研究发现:① 通过标准化、高科技的管治与保育措施,景区中动物种群的性别、健康与数量等方面得以最大程度的调控,并由此形成了与旅游市场相适应的“生命政治”运作模式;② 景区已经能够熟练地规训野生动物参与各项旅游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操控游客想要亲近并征服野生动物的双重渴望;③ 不同行动者在协商与制衡中组建的行动者网络,实质上为人对野生动物生命权力的施展提供了合法性与道德性的框架,使其更加紧密地嵌入到社会文化情境之中。研究丰富了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为人文地理学分析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宗教旅游是宗教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基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五台山游客满意度的实证调研,运用IPA(important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即“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分析方法”构建五台山目前发展的优劣矩阵图,得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的重点改进区域包括4个要素,即“景区的卫生”、“路标和解说牌”、“餐饮及住宿卫生”和“基础设施与环境协调性”。最后,提出如何弥补宗教旅游目的地五台山的劣势以及更好地发挥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感知情境的北京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建国  张妍  黄杏灵 《地理科学》2018,38(4):564-574
基于对北京16个景点游客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北京市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影响自然风光类景区和现代文化类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最主要因子为服务水平;便利性对历史古迹类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最大,景区主体特征对博物馆类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最为显著,而安全水平对各类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相对显著,反映出北京市旅游景点整体安全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不同类型景区之间游客满意度和出游决策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游客满意度对出游决策有正向影响。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北京市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需强化景区主体特征,完善景区的旅游功能,加强景区类型的划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性,从而提升北京旅游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探讨游客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知与支持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规划。本研究以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以旅游业和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确定游客是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一。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构建了苍山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并对苍山各旅游景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研究了游客的旅游特点、旅游倾向和目的。研究结果可为加强苍山景区特色的构建和游客投诉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也能帮助苍山景区更为合理地规划游览安排,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零缺陷”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雷志义  史正涛 《热带地理》2005,25(3):253-257
海合会6国经济发达,人均国民产值和可支配收入居世界前列,出国旅游高速增长。6国旅游资源以沙漠、海洋和伊斯兰文化遗产、阿拉伯风情为特色。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有大量海合会国家没有的精品旅游产品,对海合会国家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自然环境、宗教文化等方面中国西部与六国还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连带性,公民在宗教信仰上具有共同点。因此,中国西部地区有着开发海合会国家旅游客源的条件,开拓海合会6国旅游市场,吸引海合会国家客源,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向游客的旅游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旅游信息与旅游决策,游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对游客关心的旅游信息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旅客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的结构和基于因特网的旅游信息方案,指出目前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和单项因素两个层次对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安全性、东道主友好性评价最高,对东道主行为评价一般,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差。游客整体上认为到中国旅行价格便宜,对住宿、餐饮服务评价最高,基本认可旅游交通、娱乐和购物服务,对导游和通讯评价较差。在实地旅游体验的基础上,游客对到中国旅游总体较满意。然而,由于国内环境卫生状况、旅游信息解说系统不完善以及少数人的行为陋习等问题,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其后继行为,限制了对国际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曹小曙  刘丹 《热带地理》2018,38(6):771-778
抓取网络旅游评论,运用文本分析技术判断每条评论的情感倾向,计算每个城市的旅游交通游客满意度。通过地理探测器及相关分析,探究城市旅游交通满意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大陆地区城市旅游交通的游客满意度,在区域尺度上差异不显著,省域及市域尺度则差异显著。2)市域旅游交通满意度的空间差异主要受交通发展水平的影响。3)城市旅游交通满意度与城市拥堵指数呈负相关,与城市道路密度呈正相关,与有无地铁、高铁和民航机场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受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往往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游客交通满意度不高。4)根据城市旅游交通满意度和交通发展水平,将全国城市分为4个类别:A类为双指标中水平均衡发展区,B类为双指标低水平均衡发展区,C类为旅游交通满意度优先发展区,D类为旅游交通满意度滞后发展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爱平  钟林生  徐勇  周彬 《地理科学》2015,35(3):283-292
从旅游发展质量内涵出发,建立包括5 个子系统共31 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质"-"量"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旅游发展质量的测度,判定旅游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度,并结合旅游发展速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旅游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差异明显,东部 > 中部 > 西部,31 个省区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4 种类型,旅游产品等子系统发展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② 旅游发展质量与旅游经济规模等指标的关联性特征表明,传统的旅游经济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旅游发展质量的高低;③按协调发展度各省旅游发展质量可划分为良好协调发展型、中度协调发展型、勉强协调发展型、中度失调发展型4 种类型,多数省区为中度协调发展型与勉强协调发展型;④ 基于局部加权回归(LOESS)的曲线拟合发现,随着协调发展度的提升,旅游发展速度总体上呈现出较显著的回落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外葡萄酒旅游对我国茶旅游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研究文献总结出国外葡萄酒旅游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即产业互渗集群发展、行业组织积极作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多方支持、开展地窖口的销售、设计开发葡萄酒路径、举办葡萄酒旅游节庆等.这些经验对中国茶旅游发展的启示有:充分发挥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区域管理职能、重视社区参与、以游客体验为中心设计产品、借助茶博会营销茶旅游,以及多元横向整合和节庆带动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内客源市场发展潜力量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旅游业快速增长,国内客源市场日益重要。文章通过引入旅游客源市场强度来衡量国内各个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大小,运用定量化的方法对影响客源市场强度的指标进行了量化、精确化,并构建了计算各个省区市场强度大小的函数模型,经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等定级,然后就分类结果总结和概括出我国目前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规律并指出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域旅游产业集群:区域旅游发展的地域分工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专题。区域旅游是同一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区内旅游活动。区内旅游供给由跨城市区划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地方小产业集群环环相扣而成,这种分工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种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组合的广域旅游产业集群。在这种集群形态内,存在着空间组织、产业组织及运营模式创新的空间。研究区内旅游流在城市节点间的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以及区内旅游流所遵循的典型旅游线路在城市节点间的产业链演化特征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广域集群组织的区域旅游发展创新,最后在理论上形成提升,形成涵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广域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体系,对于区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该文对1980年以来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文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区域旅游环境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环境质量及其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保护对策与旅游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就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外旅游容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容量(TCC)最初只关注旅游地的游客量上限,认为超过就会对资源质量和游客体验质量造成破坏。随着研究的深入,用极限数字表示TCC的缺陷越来越明显,TCC的重心也逐渐由寻求一个魔力数字(magic number)转到具体目标(objective)的建立。TCC是一个管理工具而非科学理论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逐步形成了LAC、VERP等管理框架,广泛应用于美国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有效控制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购物收入已成为旅游经济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指出了目前旅游购物商品生产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