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深切峡谷中普遍缺少阶地和阶地沉积物,导致对其地貌演化过程的认识受到限制。在喀斯特峡谷两侧的洞穴中,有很多受河流作用的影响而保存了河流相沉积,这样的洞穴可以等同于河流阶地。在北盘江上游的尼珠河大峡谷,由河流侧蚀形成的倒钱洞(26°22'52″N,104°40'38″E)堆积了厚层的河流砾石层,本研究对砾石层上覆钙板进行了铀系测年。结果显示:砾石层脱离河流水位的年代为距今89.2 ka,此后河流下切了85 m,下切速率达到0.95 m/ka,该结果是北盘江河流下切速率的首次报道。本研究还认为,受山区峡谷地形的影响,短时性洪水位可以升高数米,并能保留相关沉积。但古洪水位不能等同于河流开始下切的位置,古洪水位的年代也不能算作河流下切的开始时间,应以砾石层的高度和形成年代来计算下切速率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冯主任讨薪     
这天上午刚上班,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冯鑫就收到局领导转来的一封群众来信,是高村乡王村村民王某反映去年在该村进行土地整理时,  相似文献   

3.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中总结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中获得投奔 石学和构造地质学认识与区域上已经取得的多学科成果,论述了牙鲁藏布大峡谷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深部存在着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大另弯的形成是地幔上涌体作用于岩石圈和地表的效应。地幔上涌体的确认揭开了该地区的特有的生物学,气候特征等方面的奥秘,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周缘地区是大陆动力学研究,壳-幔动力学,地球系统中各圈层间耦合作用及大陆块体运动学研  相似文献   

4.
《山西地质》2012,(4):36-36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河南省西北部的林州境内,南太行的东麓,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境内干峰竞秀,万壑争奇,林海悬崖,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因此,有人说,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  相似文献   

5.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1994年4月18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文汇报》等我国几大报纸同时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从此,在壮丽的祖国山河中,又增添了一项新的世界之最。从70年代起至今,...  相似文献   

6.
《河南地质情报》2000,(1):29-29
据悉,担负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调查任务的河南省赴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国土资源调查的200多名地质队员,3月20日下午踏上了西进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中侏罗统地层新研究”“内蒙古1∶5万老房身等五幅区域地质调查”“海伦、巴彦、乌河幅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黑龙江省海伦地区开展联合野外地质调查,在海伦大峡谷发现大量保存精美、属种多样的古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8.
法方程式的解算是平差計算中最繁重的部份。为了減少法方程式的数目,一般采用克吕格分組平差法,將条件方程式分为兩组,首先解算第一組方程式,求出第一组改正数后,再改化第二组方程式,然后解算之。而类似于应用史賴伯第一法則的方法,亦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其結果相同。所不同者,是在第二组方程式的处理上。前者需要进行全部系数的改化,而后者仅增加少量的乘法,对全部系数的改化工作可以省掉,因而在计算上应用类似于史賴伯第一法則的方法,較之尤为簡捷。本文就如何应用类似于史賴伯第一法则的方法处  相似文献   

9.
嘉峪关断裂晚第四纪新构造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嘉峪关活动断裂位于嘉峪关市, 是与河西走廊中3个斜向隆起之一的嘉峪关-文殊山隆起密切相关的活动断裂, 也是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活动断裂体系的组成部分。该断裂走向320°, 呈线状延伸; 断裂切错前白垩系、白垩系、新近系和上更新统; 在剖面上断裂表现为南西盘上升、北东盘下降, 平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右行走滑运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存在5期明显的新构造活动, 分别发生于距今稍大于4.3ka、稍大于12.9ka、20.0~23.2ka、35.5~45ka和稍大于58.1ka。断裂粘滑活动为主, 并具明显古地震特点。   相似文献   

10.
谷懿  胥建华  胥姝 《探矿工程》2006,33(6):49-52
介绍了大峡谷地热井的地质概况、施工工艺;分析了灰岩地质条件下该井出水量较小的原因;提出了增水技术措施并运用于实践,同时对两种技术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热井增水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温泉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分析项目边坡地质条件,对其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弹塑性Mohr-Coulomb理论和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在向家坝水库蓄水前后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研究发现,在各极端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都远大于1.15,边坡整体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位于古代西域之龟兹国所在地的新疆库车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貌极具科学价值和视觉震憾力,其中的大小龙池是南天山不可多得的高山湖泊景观;库车河剖面是横跨天山的梦幻之道,是南天山造山带的天然博物馆;著名的西域冶炼中心,是南天山的聚宝盆.公园蕴含塞上风光、戊边道与商旅、佛教遗址交织的古龟兹文明绚丽夺目,它与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紧密联系,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13.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花岗岩,据其空间展布、岩浆活动时间、成因类型和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应与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造山有关,同时说明本次造山作用可能是中生代的一次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4.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和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雄踞于大峡谷西、北、东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势;该地区地层岩性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地震活动性强且震级高、风化卸荷作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主要探讨大峡谷高位岩质崩塌的影响因素。在卫星遥感解译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机载雷达高清航拍手段,通过详细地表地质调查,系统分析了该河段的大地构造背景、地形地貌特征、岸坡地质建造、岸坡地质结构和发震断裂分布等地质条件,从内、外营力作用、岸坡外形、内部结构以及应力状态等方面阐述了高陡岸坡的变形与破坏过程。研究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高位岩质崩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谷形态、岩性特征、构造条件、地震活动性、地壳隆升与河流下切、高地应力、风化卸荷和气候条件等。崩塌发育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岸坡形态与地质结构,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区域破坏性地震的反复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山东地质》2009,(11):76-76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46km,宽度为6~25km,平均宽度16km,谷底宽度762m,最大深度1740m,平均谷深1600m,总面积2724km^2,大峡谷因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而得名,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胡昆  李宏卫  黄孝波  李媛  张健 《华南地质》2022,38(4):638-648
在对广东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景观进行详细分类和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峡谷形成机制,建立了构造-地貌演化模式。大峡谷内共有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2大类地质遗迹,具体包括5类8亚类地质地貌景观,其中,基础地质景观以典型地层剖面和断层为主,地貌景观以峡谷、夷平面、石峰、石柱、瀑布、潭、壶穴为主。广东大峡谷构造-地貌演化模式为:(1)泥盆纪老虎头组滨海—河口三角洲相砂岩建造奠定了大峡谷发育的物质基础;(2)燕山期构造运动以来形成的大量高角度节理及区域整体抬升奠定了大峡谷的雏形;(3)新构造运动以来,准平原裂解和差异抬升,在溯源侵蚀和重力崩塌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大峡谷现今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7.
刘兴旺  吴赵  梁明剑  何文贵 《地球科学》2021,46(10):3796-3806
嘉峪关断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酒西盆地和酒东盆地的分界断裂,其最新活动特征及强震危险性关系到嘉峪关地区及相关文物古迹的地震灾害问题.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考察,发现嘉峪关断裂中段由多条分支断裂组成,通过古地震探槽研究以及光释光方法测年,对断裂古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断裂最新的一次地震事件发生在约4.3~5.3 ka,之前在约20.0~21.2 ka、37.0~45.0 ka、58.1 ka分别发生过3次古地震事件.根据经验公式,嘉峪关断裂具有发生Mw7.0左右强震的潜能及危险性.在此震级下,嘉峪关城楼文物区的烈度可达到Ⅸ度,嘉峪关市区烈度会达到Ⅷ度.因此,嘉峪关断裂是本区防震减灾需重点关注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18.
丘尔群(Chuar)出露于科罗拉多河的支流峡谷中,范围是长24公里,宽6公里。在东部,丘尔群与古生代地层成断层(孤山断层)接触;在西部,古生代地层不整合覆于丘尔群之上。丘尔群厚2013米,分成三个组和七个段。下部二个组,即加勒洛斯组(Galeros)和克瓦贡特组(Kwagunt),主要是泥质岩,带有少量薄的石灰岩层;上部为六十英里组,主要是角砾岩。有三个存在迭层石的岩层,其中一层是生物岩礁,迭层石的形态属主要是:Inzeria,Baicalia,和Boxonia,表明是晚里菲的沉积。在克瓦贡特组的顶部,发现了大的浮游生物化石Chnaria,丘尔群可能比亚利桑那州的其它前寒武纪地层要晚,它与加利福尼亚东部的寒武系下部地层是同时代的,与科迪勒拉北部的文德米尔(Windermere)组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9.
周建  赵坤 《山东地质》2009,(12):65-65
近日,在山东省省级地质公园评审会上,莱芜申报的房干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获专家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境内的南太行山区,历经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形成了以峡谷群、峰林石柱、河流瀑布、溶洞等为典型景观的大型高山峡谷景观系统,大峡谷现已建设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和“5A”景区。同时,太行山大峡谷因地处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地表突变带,构造活动强烈,地表侵蚀严重,在山地特殊气候作用下崩塌灾害频发,时常损毁道路桥梁、破坏生活设施,并危及居民和游客安全,制约景区建设发展。本文立足大峡谷景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明大峡谷内发育崩塌达318处,以高位小型岩质崩塌为主,主要分布于海拔700~1100 m之间,崩落高度平均120 m左右,最高可达300 m以上;崩塌多发育在断层带附近和软弱岩层处,沿峡谷两侧呈带状分布,以倾倒式和坠落式的破坏方式为主,具有明显的“群发、多发、复发”的特点。基于对大峡谷景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地表营力及人类活动等崩塌孕灾环境的分析,依据发育区位和致灾效应将崩塌划分为陡壁崩落带、梯状崩石链、碎裂崩滑带和水岸崩塌带4种类型;结合崩塌运动轨迹和对承灾体的效应归纳出崩落滚石型、崩链型、碎裂溃散型、落石涌浪型4种典型成灾模式,并分析提出景区安全防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